爱至成伤吧 关注:117贴子:1,334

令人震撼的照片,你看了会哭吗?没良心的都是不回帖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多少人曾经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 
但在这些图片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 
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 
每一张都能给人深深的震撼。 
我们只有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让这些成为过去,迎接新的时代。  


1楼2006-01-21 13:29回复
    吸毒


    2楼2006-01-21 13:29
    回复
      流浪的老人


      3楼2006-01-21 13:30
      回复
        除夕之夜,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


        4楼2006-01-21 13:30
        回复
          孩子的前途?


          5楼2006-01-21 13:31
          回复
            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也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没上过楼梯,没打过“的士”, 
            没进过电影院,可就是朴实勤劳的人们一代代的供养着我们。皇天厚土无以回报。 
            爱他们吧,至少在感情上尊重他们。否则我们还谈什么人性?


            6楼2006-01-21 13:32
            回复
              城管走后,哭泣的卖红薯老人。这个在街上卖红薯老人的三轮车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前轮钢丝被城管踩断。城管干完就走了,他靠着墙哭泣。好心的路人纷纷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帮他把钱收到怀里。**人是很好面子的,这个草民也有面子。他现在不能要面子了,老泪纵横,必是伤心到了绝地。因为,他得吃饭,他是个老人,所以他做不了民工, 
              他也没力气去偷抢,他是个男人,所以他当不了妓女,卖不了淫,他也得活呀!!! 
              你不让他卖东西也许是对的,那你给他指条活路呀!关注社会最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 
              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侯了。


              7楼2006-01-21 13:33
              回复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试想一下:让木子美背一筐煤(只2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50米,再走500米她还能有那么大的性欲


                8楼2006-01-21 13:34
                回复
                  当代矿工 
                  每次都有冲动。 
                  现在的社会,对于许多白领而言,是一个享乐主义的社会。 
                  仿佛纪律、严谨、敬业、吃苦这些东西,都已经完全过时。 
                  仿佛只有瞬间快乐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仿佛孝顺、奉献、牺牲、宽容都是愚蠢。 
                  仿佛美貌、气质是可以超越家庭利益的东西。 
                  所以有些所谓才貌双全的美女一心要嫁给老外,以此享受一种高品位的生活。 
                  仿佛财富、知识是可以用来超越公司利益的东西,所以有些高级白领无所用心, 
                  不思进取,还美其名曰:注重生命质量。 
                  我完全支持,人可以追求自己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是,我更加坚信, 
                  只有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家庭创造价值,为朋友创造价值的人, 
                  他们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本质上自私的人,他们的生命终将是苍白的!


                  9楼2006-01-21 13:36
                  回复
                    真的纤夫!(那有几多爱?) 天府的脊梁 
                    我想,没有什么可以打动我了,除非涉及到我和我的家人。但是我错了。 
                    今天朋友发来一些图片,有些看过,有些没有。但是当如此之多的图片摆在面前的时候, 
                    那种强烈的的视觉冲击和久违的震撼深深的打动了我,我感到自己的心那种深深的痛, 
                    眼睛也有发热的感觉。


                    10楼2006-01-21 13:37
                    回复
                      同在一片天空下 
                      这就是那张在网上广泛流传,引起了无数争议的照片。 
                      我想,这张照片最大的现实意义不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反差, 
                      更让人揪心的还在于--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后, 
                      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


                      11楼2006-01-21 13:39
                      回复
                        当我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的时候, 
                        当我们还在论坛里争论会不会在意自己的爱人是否是处女, 
                        当我们在闲暇的时候高呼无聊的时候,有谁想起了他们呢


                        12楼2006-01-21 13:39
                        回复
                          母亲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13楼2006-01-21 13:40
                          回复
                            雨中曲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富足, 
                            我们、我们后代生活的越来越轻松。我们把人类从在与大自然几千年的斗争里, 
                            只用了二三百年就解放出来,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虚无与空虚, 
                            于是我们扔掉以前所有的价值观, 
                            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来寻找和建立新的存在与意义; 
                            可是在我们、我们的后代的生命历程中,能留下些感触和印迹的人和事越来越少; 
                            我们生活在信息垃圾里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只有经历了生活中的苦难,或真正理解了别人生活的苦难, 
                            才能更深入认识到生命本质的意义,和自我的存在,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


                            14楼2006-01-21 13:41
                            回复
                              曹会龙,八岁,贵州省峨嘎村小学学生 
                              他最宝贵的:“一个布书包” 
                              原因:他没有回答,只是微笑。会龙没有布书包----为了拍照他向同学借来一个。 
                              他自己的书包是一个四百克洗衣粉塑料包装袋。 
                              曹会龙的一天:六时起床,吃早饭,八月至二月吃粟米或三月至七月吃 
                              薯仔 ( 小孩一般一顿吃十个薯仔,成年女性十五至二十个,成年男性二、三十个), 
                              做家务,回到只有一个课室的学校,午饭吃粟米或薯仔,照料家里的两条牛、三头猪 
                              和十八只鸡 (他对家里有甚么了如指掌),跟小朋友追逐或玩其它游戏,八点晚饭吃粟 
                              米或薯仔,偶尔还有红豆,然后上床睡觉。 
                              你觉得会龙留长头发像女孩子吗?当地的一个传统是小孩不会剪头发,直至家里 
                              经济条件稳定,小孩的幸福有了保证。在峨嘎村有好多貌似女孩的孩子……


                              15楼2006-01-21 1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