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裸藻基本概述
裸藻,又称绿虫藻,拉丁属名Euglena。没有细胞壁,能游动,它是一种“原生动物”;同时绿色裸藻细胞有绿色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有植物和绿藻的特性,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因此裸藻同时具有动植物两种特性。
1.裸藻的形态与体制
裸藻形态多样,单细胞,有鞭毛可运动,个别种类形成暂时群体。
2.裸藻的生态习性
广温型,但喜强光及较高温度,一般为20--35℃。适宜pH值为6.5-8.5。几乎为淡水产,海水少。适污染环境,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水坑、渠 道、池塘、溪流、湖泊和河流,动物污染或者腐烂有机质水域特别适合裸藻生存。
3.裸藻的细胞结构
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形态容易改变。细胞质内的色素体以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为主,呈草绿色。同化产物是副淀粉,副淀粉的形态、分布位置及多少是判断裸藻分类的依据。裸藻门的藻类都有鞭毛,一条鞭毛顶生,极少数种类有两条鞭毛,也有无鞭毛的情况。裸藻具有1个细胞核。
二、常见裸藻种类
裸藻科
具有1条鞭毛,能运动,单细胞。细胞形状以纺缍形为主,少数圆形或圆柱形,后端多少延伸成尾状。色素体1个至多个,盘状、片状、带状或星状,多数呈绿色,少数因具裸藻红素而呈红色,还有的呈无色。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最常见的属。在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中,大量生殖,形成膜状水华,使水体呈现绿色或红褐色。
绿裸藻顶生鞭毛1~4倍体长,色素体1个,呈放射状,中央蛋白核,1个细胞核,后端有1个眼点,前端副淀粉常聚集在蛋白核周围。
尖尾裸藻主要特征是副淀粉2个环状,大型,色素体小盘形,多数无蛋白核,鞭毛短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梭裸藻两头尖,棒状副淀粉,色素体盘状,是自然水体中常见的种类。
血红裸藻细胞容易变形,常为圆柱形或者纺锤形,前端略斜,后端渐尖,表质有螺旋状的纹,色素体星行,多个,呈红色。
囊(壳)裸藻具囊壳表面光滑或有点、瘤、刺等装饰物,常因含铁而成褐色。壳前有一孔,鞭毛由此伸出。基部有眼点,色素体盘状多数。
扁裸藻身体扁,横切面亦扁1~2个环状副淀粉,表面上有纵行或螺旋形排列的花纹或点纹,色素体盘状多数。
柄裸藻细胞前端有1个胶质柄,单细胞或连成树状群体,可脱离宿主成为游动个体。体形稳定,卵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体外有水样胶质的包被;色素体圆盘形;同化产物为副淀粉。
裸藻,又称绿虫藻,拉丁属名Euglena。没有细胞壁,能游动,它是一种“原生动物”;同时绿色裸藻细胞有绿色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有植物和绿藻的特性,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因此裸藻同时具有动植物两种特性。
1.裸藻的形态与体制
裸藻形态多样,单细胞,有鞭毛可运动,个别种类形成暂时群体。
2.裸藻的生态习性
广温型,但喜强光及较高温度,一般为20--35℃。适宜pH值为6.5-8.5。几乎为淡水产,海水少。适污染环境,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水坑、渠 道、池塘、溪流、湖泊和河流,动物污染或者腐烂有机质水域特别适合裸藻生存。
3.裸藻的细胞结构
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形态容易改变。细胞质内的色素体以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为主,呈草绿色。同化产物是副淀粉,副淀粉的形态、分布位置及多少是判断裸藻分类的依据。裸藻门的藻类都有鞭毛,一条鞭毛顶生,极少数种类有两条鞭毛,也有无鞭毛的情况。裸藻具有1个细胞核。
二、常见裸藻种类
裸藻科
具有1条鞭毛,能运动,单细胞。细胞形状以纺缍形为主,少数圆形或圆柱形,后端多少延伸成尾状。色素体1个至多个,盘状、片状、带状或星状,多数呈绿色,少数因具裸藻红素而呈红色,还有的呈无色。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最常见的属。在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中,大量生殖,形成膜状水华,使水体呈现绿色或红褐色。
绿裸藻顶生鞭毛1~4倍体长,色素体1个,呈放射状,中央蛋白核,1个细胞核,后端有1个眼点,前端副淀粉常聚集在蛋白核周围。
尖尾裸藻主要特征是副淀粉2个环状,大型,色素体小盘形,多数无蛋白核,鞭毛短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梭裸藻两头尖,棒状副淀粉,色素体盘状,是自然水体中常见的种类。
血红裸藻细胞容易变形,常为圆柱形或者纺锤形,前端略斜,后端渐尖,表质有螺旋状的纹,色素体星行,多个,呈红色。
囊(壳)裸藻具囊壳表面光滑或有点、瘤、刺等装饰物,常因含铁而成褐色。壳前有一孔,鞭毛由此伸出。基部有眼点,色素体盘状多数。
扁裸藻身体扁,横切面亦扁1~2个环状副淀粉,表面上有纵行或螺旋形排列的花纹或点纹,色素体盘状多数。
柄裸藻细胞前端有1个胶质柄,单细胞或连成树状群体,可脱离宿主成为游动个体。体形稳定,卵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体外有水样胶质的包被;色素体圆盘形;同化产物为副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