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生活中随处可见进口产品,医疗器械也不例外。统计显示,目前我国90%以上的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尤其是CT、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高昂的费用也让一些基层医院不得不放弃引进医疗设备。虽然部分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零突破”,但从“制造”到“使用”的转变仍需加快。
磁共振的“大脑”问题被打破了。
在中国医科大,有这样一台磁共振设备在运转:圆润的机身让设备看起来略显可爱,可升降的床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求,头部线圈中“隐藏”的小镜子让人在设备中感知外界。
这是国内首台准3T磁共振设备,实现了磁体、梯度、射频等所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由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历时6年自主研发,尤其是首次配备国产分布式光纤光谱仪,相当于掌握了磁共振设备的“大脑”。
这是该院使用的第二台国产磁共振设备。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让患者在检查时感到舒适和放松。独有的AI技术和电子显示屏,让操作者不用去手术室就能确认机器运行是否良好,病人身份是否准确。
“由于该设备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因此也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以前有些设备扫描头部只需要半个小时,现在不到五分钟就能完成。一天做100多个病人很容易。”
一直以来,磁共振因为学科复杂,制造难度大,被业界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医疗设备之一,长期被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外公司垄断。由于起步较晚,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上仍落后于进口品牌。比如磁共振谱仪等一些关键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光谱仪相当于磁共振设备的‘大脑’,负责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激发、编码、采集、重建等多项任务。”磁共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表示,“此次,我们自主研发了光纤分布式光谱仪,使磁共振成像更加精确,并配备了开放的无界平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自主性、原创性和领先的科技研究对加强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族企业要想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同类品牌竞争,必须实现最大自主性。“从国外进口时,要考虑与国产设备的兼容性。否则,一旦国外供应商停止供货或停止更新,我们在使用时就会失去独立性。”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指出,我国要开展工业基础研究行动,到2025年实现磁共振高场磁体、低温线圈、多芯光谱仪等关键部件的研究。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持续发力,但仍有短板。
根据中国工商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435亿元增长到9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7%。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同时,产业集聚效应也已显现,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三大产业集聚区。
为了提高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国产自主品牌的创新研发,地方采购文件也提出了限制进口采购、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的要求。
得益于这些政策,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低端医学影像设备的细分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东软医疗、UIH医疗等国内企业正在逐步参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竞争。
国产医疗设备在操作上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库和模型,更符合当地人群特点,在辅助医生日常诊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但与此同时,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的创新仍然落后于其他行业。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三甲医院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如CT机、b超机、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等,80%左右是进口产品。
昂贵的进口设备必然导致医院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这也是人们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国外高端医疗设备的过度依赖,意味着中国的医疗卫生发展依赖于国外的眼光,关键时刻可能会有哽塞的痛苦。
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资金也困扰着国内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专注于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或低端产品。这也导致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份额较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仍然不足。
以磁共振设备为例,关键技术难点在于磁共振设备涉及多学科,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时间长,小企业难以支撑。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东软医疗拥有超过100人的团队,对磁共振系列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在研发;仅光谱仪核心部件的d投资就超过2亿元。而另一个核心部件超导磁体,因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已经多次迭代成功,每一次迭代都意味着一个价值过百万美元的样机宣告报废。
此外,国产医疗器械在注册、审批、推广、应用等方面也面临一些“隐形门槛”。有企业表示,产品在医院采购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医院在试用前觉得产品技术不够,难以打开国内市场。
加强资源应用,让国产医疗设备“造”起来,“用”起来
虽然我国在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不断努力,突破了诸多技术封锁,但从“造”到“用”的转变仍需时日。特别是中国地域广,人口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备受关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还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高基层疾病防治能力,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也说明,在加速国产化的基础上,未来市县将获得大量优势医疗资源,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根据不同地区人群和常见病的特点,对设备进行差异化改造,更好地满足乡镇基层的需求,也能有效降低就医成本。”未来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并借助远程医疗,实现各种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方便群众就医。
这意味着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快速发展,在医学影像设备主流高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在基层医院实施覆盖,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从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向国产设备倾斜。准入、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加快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
在突破“卡脖子”问题方面,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好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相关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攻克核心技术,才能做出与进口品牌竞争的产品。”
磁共振的“大脑”问题被打破了。
在中国医科大,有这样一台磁共振设备在运转:圆润的机身让设备看起来略显可爱,可升降的床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求,头部线圈中“隐藏”的小镜子让人在设备中感知外界。
这是国内首台准3T磁共振设备,实现了磁体、梯度、射频等所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由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历时6年自主研发,尤其是首次配备国产分布式光纤光谱仪,相当于掌握了磁共振设备的“大脑”。
这是该院使用的第二台国产磁共振设备。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让患者在检查时感到舒适和放松。独有的AI技术和电子显示屏,让操作者不用去手术室就能确认机器运行是否良好,病人身份是否准确。
“由于该设备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因此也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以前有些设备扫描头部只需要半个小时,现在不到五分钟就能完成。一天做100多个病人很容易。”
一直以来,磁共振因为学科复杂,制造难度大,被业界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医疗设备之一,长期被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外公司垄断。由于起步较晚,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上仍落后于进口品牌。比如磁共振谱仪等一些关键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光谱仪相当于磁共振设备的‘大脑’,负责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激发、编码、采集、重建等多项任务。”磁共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表示,“此次,我们自主研发了光纤分布式光谱仪,使磁共振成像更加精确,并配备了开放的无界平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自主性、原创性和领先的科技研究对加强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族企业要想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同类品牌竞争,必须实现最大自主性。“从国外进口时,要考虑与国产设备的兼容性。否则,一旦国外供应商停止供货或停止更新,我们在使用时就会失去独立性。”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指出,我国要开展工业基础研究行动,到2025年实现磁共振高场磁体、低温线圈、多芯光谱仪等关键部件的研究。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持续发力,但仍有短板。
根据中国工商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435亿元增长到9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7%。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同时,产业集聚效应也已显现,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三大产业集聚区。
为了提高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国产自主品牌的创新研发,地方采购文件也提出了限制进口采购、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的要求。
得益于这些政策,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低端医学影像设备的细分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东软医疗、UIH医疗等国内企业正在逐步参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竞争。
国产医疗设备在操作上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库和模型,更符合当地人群特点,在辅助医生日常诊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但与此同时,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的创新仍然落后于其他行业。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三甲医院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如CT机、b超机、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等,80%左右是进口产品。
昂贵的进口设备必然导致医院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这也是人们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国外高端医疗设备的过度依赖,意味着中国的医疗卫生发展依赖于国外的眼光,关键时刻可能会有哽塞的痛苦。
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资金也困扰着国内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专注于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或低端产品。这也导致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份额较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仍然不足。
以磁共振设备为例,关键技术难点在于磁共振设备涉及多学科,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时间长,小企业难以支撑。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东软医疗拥有超过100人的团队,对磁共振系列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在研发;仅光谱仪核心部件的d投资就超过2亿元。而另一个核心部件超导磁体,因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已经多次迭代成功,每一次迭代都意味着一个价值过百万美元的样机宣告报废。
此外,国产医疗器械在注册、审批、推广、应用等方面也面临一些“隐形门槛”。有企业表示,产品在医院采购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医院在试用前觉得产品技术不够,难以打开国内市场。
加强资源应用,让国产医疗设备“造”起来,“用”起来
虽然我国在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不断努力,突破了诸多技术封锁,但从“造”到“用”的转变仍需时日。特别是中国地域广,人口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备受关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还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高基层疾病防治能力,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也说明,在加速国产化的基础上,未来市县将获得大量优势医疗资源,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根据不同地区人群和常见病的特点,对设备进行差异化改造,更好地满足乡镇基层的需求,也能有效降低就医成本。”未来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并借助远程医疗,实现各种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方便群众就医。
这意味着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快速发展,在医学影像设备主流高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在基层医院实施覆盖,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从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向国产设备倾斜。准入、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加快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
在突破“卡脖子”问题方面,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好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相关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攻克核心技术,才能做出与进口品牌竞争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