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网友说,六经辩证比八纲辩证好用。其实六经从太阳经到厥阴经也是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排列的,也算八纲辩证的表里这一层面。
言归正传,《伤寒论》中从太阳篇到厥阴篇,每一篇的方剂都是按表里顺序排列的,只不过有时候是先里后表而已。张仲景对每个方剂的证候在身体的具体位置、具体表里层次非常清楚,然后才遣方用药的。
都说中医不传之秘密是~…药量,其实能看懂伤寒论中
张仲景的这种遣方准绳的,就能参透药量的秘密了。好多庸医在没有辩证失误的情况下,疗效差就是因为用药不到位,病邪在肺外表,他的药在肺内作用,纵有千军万马,疗效也不到位。真正的神医用药指哪打哪,即使几味药仍效果很好。
当你把伤寒读到这个层次以后,你会发现:诊断方面,中西医是殊途同归的。西医用各种检查找病灶、病因,中医也是用四诊、六经八纲也是要确定病邪表里位置。
那些套症状用方的同仁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有人可能要说我吹牛放空炮。举例说明一下吧。
1)大青龙汤在前小青龙汤在后;而小柴胡汤在前大柴胡汤却在后。这是因为:大青龙汤 症在少阳,小青龙汤症在肺脏里,相对少阳入里了;小柴胡汤 症也在少阳,而大柴胡汤 症在阳明里,相对少阳也入里了。
2)再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位在阳明内里,需药物的组成、各自的用量就如同排兵布阵一样出来了,何苦死记汤头歌呢?从这个层面再看这个方剂的适应症,你会发现眼前一亮,如同有了火眼金睛一样……
有能者可以应战吗?
言归正传,《伤寒论》中从太阳篇到厥阴篇,每一篇的方剂都是按表里顺序排列的,只不过有时候是先里后表而已。张仲景对每个方剂的证候在身体的具体位置、具体表里层次非常清楚,然后才遣方用药的。
都说中医不传之秘密是~…药量,其实能看懂伤寒论中
张仲景的这种遣方准绳的,就能参透药量的秘密了。好多庸医在没有辩证失误的情况下,疗效差就是因为用药不到位,病邪在肺外表,他的药在肺内作用,纵有千军万马,疗效也不到位。真正的神医用药指哪打哪,即使几味药仍效果很好。
当你把伤寒读到这个层次以后,你会发现:诊断方面,中西医是殊途同归的。西医用各种检查找病灶、病因,中医也是用四诊、六经八纲也是要确定病邪表里位置。
那些套症状用方的同仁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有人可能要说我吹牛放空炮。举例说明一下吧。
1)大青龙汤在前小青龙汤在后;而小柴胡汤在前大柴胡汤却在后。这是因为:大青龙汤 症在少阳,小青龙汤症在肺脏里,相对少阳入里了;小柴胡汤 症也在少阳,而大柴胡汤 症在阳明里,相对少阳也入里了。
2)再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位在阳明内里,需药物的组成、各自的用量就如同排兵布阵一样出来了,何苦死记汤头歌呢?从这个层面再看这个方剂的适应症,你会发现眼前一亮,如同有了火眼金睛一样……
有能者可以应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