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前一章讲大道的本源,这一章讲大道怎么样去体悟?道不可见,因人而见,人能成道,因道而成。想修大道,没有其他,无非一诚一敬一慎,老子讲了七句(若),都是借物形容悟道在微妙通玄处可见,大道渊深无底,不能测量,教人一念不可苟,一事不可轻,寂然不动,温养久后,阳动(活子时)徐徐生起,採来做为丹药,复採复炼,复炼复凝,不是一心不二,万缘皆空到这个地步可以完成的,虚后更虚,至虚之極,没有一点持满之心,这样才可以得虚无真一之气,炼得真常之道。因为没有盈满之心,所以能够达到事物新成而速敝的效果!
前一章讲大道的本源,这一章讲大道怎么样去体悟?道不可见,因人而见,人能成道,因道而成。想修大道,没有其他,无非一诚一敬一慎,老子讲了七句(若),都是借物形容悟道在微妙通玄处可见,大道渊深无底,不能测量,教人一念不可苟,一事不可轻,寂然不动,温养久后,阳动(活子时)徐徐生起,採来做为丹药,复採复炼,复炼复凝,不是一心不二,万缘皆空到这个地步可以完成的,虚后更虚,至虚之極,没有一点持满之心,这样才可以得虚无真一之气,炼得真常之道。因为没有盈满之心,所以能够达到事物新成而速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