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升抖音说黄梅戏:黄梅戏的第三次高峰成了战国 m时代
白燕升:黄梅戏的第三次高峰成了战国时代,那个接班人短时间难以共识,如今大放光彩的还是马兰那一代,比如吴琼,比如杨俊......
白燕升:最近有不少的网友希望我聊一聊黄梅戏,我担心老生常谈,我也担心言多有失,得罪人。大家都知道,我喜欢黄梅戏,我记得我在央视的时候,在2008年前后的那七、八年的时间里,我做了大量的黄梅戏节目,我几乎遍访了黄梅戏知名的剧作家、作曲家、评论家还有艺术家。那么提到黄梅戏,有两个人是不能不提到的,可以说这两个人在黄梅戏发展史上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一个是严凤英,一个是马兰。严凤英创造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黄梅戏的第一个高峰,那么以马兰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创造了黄梅戏的第二个高峰。严凤英和马兰难能可贵的共同点渴望文化,她们所结交的多是有文化的人,现在的很多演员吃了没文化的亏。第三个高峰呢?恐怕继严凤英、马兰之后的第三个高峰的代表人物,公认的代表人物,还没有,这不能不说是黄梅戏的伤。严凤英在38岁的时候,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离开了人间,马兰在38岁的时候,可以说正值艺术鼎盛时期的时候,离开了安徽,离开了黄梅戏舞台,这也是黄梅戏的伤。
白燕升:那么从严凤英到马兰,再到黄梅戏第三个高峰的接班人,这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靠什么呢?复制前辈,超越前辈,我觉得都不是。我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我认为艺术是不可复制,也无法超越。那怎么办呢?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像水一样,绕着大师的那座高山走,不要试图复制他,也不要试图超越他,谁也复制不了谁,谁也超越不了谁。那么在大师身后,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个性高峰,这就足够了。严凤英是高峰,马兰也是高峰,那么能够创造黄梅戏第三个高峰的人,恐怕也得走这样的道路。我作为一个黄梅戏的爱好者,和所有的黄梅人一样,我们共同期待着黄梅戏早日迎来第三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