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镜式连环画的开创者—王可伟
王可伟,1950年生,北京人,1985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美编。
王老师在1972年左右开始接触连环画,第一部连环画作品为《边防狩猎》(作于1974年,山西版)。此书采用黑白明暗画法,已经有了后期西洋钢笔画的雏形。
1978年第一次以《强项令》“登陆”连环画坛,发表在1979年第10期连环画报上。《强项令》虽然仍采用中国连环画传统白描手法,但是已经看出有所改变和创新,屏风竖格条式,人物挤满画面,如3D动画般呼之欲出!
后期王可伟的连环画秉承了瑟吉尔.托皮等欧美漫画大师钢笔画技法的精髓,融汇了东方艺术之神韵,画面构成形式求新多变,绘画风格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随着王可伟大量军事题材(二次大战)连环画发表,向读者展现了二战的宏大场面,开创了分镜式,以现代军事题材为表现内容的连环画作品的先河,带动了后来的一批画家画军事题材,及二战连环画热,社会影响巨大,至今许多人仍记得其发表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品:《珍珠港事件始末记》、《莱特湾大海战》、《是我炸毁了广岛》、《人鸟之战》、《马岛之战》、《影子武士》、《唐·吉诃德》等,作品大量发表於国内著名刊物,参展、获奖、出版及被收藏。其中连环画《莱特湾大海战》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三等奖。
可惜的是,《莱特湾大海战》至今未出单行本,只是发表在《连环画报》1984年第三期上。
其后,一部用钢笔画创作的连环画封笔之作《楚汉之战》,更是以其磅薄的气势,恢弘的场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严谨写实的绘画技巧,艺术的再现了中国汉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意义最大,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这部倾注画家三年心血而成的历史画卷,成为用钢笔画技法表现历史战争题材最成功的典范而令人瞩目,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连坛的知名地位。
现在,和许多画家一样,已经远离连坛的王可伟先生在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上成就斐然,他的历史题材油画,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其作品已列为广州嘉德拍卖排行榜前十位,被海内外收藏。回首连环画创作,王可伟本人认为全是动情之作,黄金年华的结晶,更为自己油画创作,积累了经验,进行了先期的实战演练,与连环画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王可伟,1950年生,北京人,1985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美编。
王老师在1972年左右开始接触连环画,第一部连环画作品为《边防狩猎》(作于1974年,山西版)。此书采用黑白明暗画法,已经有了后期西洋钢笔画的雏形。
1978年第一次以《强项令》“登陆”连环画坛,发表在1979年第10期连环画报上。《强项令》虽然仍采用中国连环画传统白描手法,但是已经看出有所改变和创新,屏风竖格条式,人物挤满画面,如3D动画般呼之欲出!
后期王可伟的连环画秉承了瑟吉尔.托皮等欧美漫画大师钢笔画技法的精髓,融汇了东方艺术之神韵,画面构成形式求新多变,绘画风格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随着王可伟大量军事题材(二次大战)连环画发表,向读者展现了二战的宏大场面,开创了分镜式,以现代军事题材为表现内容的连环画作品的先河,带动了后来的一批画家画军事题材,及二战连环画热,社会影响巨大,至今许多人仍记得其发表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品:《珍珠港事件始末记》、《莱特湾大海战》、《是我炸毁了广岛》、《人鸟之战》、《马岛之战》、《影子武士》、《唐·吉诃德》等,作品大量发表於国内著名刊物,参展、获奖、出版及被收藏。其中连环画《莱特湾大海战》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三等奖。
可惜的是,《莱特湾大海战》至今未出单行本,只是发表在《连环画报》1984年第三期上。
其后,一部用钢笔画创作的连环画封笔之作《楚汉之战》,更是以其磅薄的气势,恢弘的场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严谨写实的绘画技巧,艺术的再现了中国汉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意义最大,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这部倾注画家三年心血而成的历史画卷,成为用钢笔画技法表现历史战争题材最成功的典范而令人瞩目,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连坛的知名地位。
现在,和许多画家一样,已经远离连坛的王可伟先生在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上成就斐然,他的历史题材油画,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其作品已列为广州嘉德拍卖排行榜前十位,被海内外收藏。回首连环画创作,王可伟本人认为全是动情之作,黄金年华的结晶,更为自己油画创作,积累了经验,进行了先期的实战演练,与连环画结下了不解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