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门吧 关注:2,529贴子:11,518

关于杜心五先生武功的一些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陈颂平——“杨庆山的房屋颇为简陋,墙壁不是砖造,而是以竹子编成,表面涂泥土,再刷白石灰。杜心五起身直立墙下,双手下垂,将身摇动,身子直线如同壁虎一般爬上墙,头已顶到屋梁。这种表演,不算惊奇,特别是杜一声吼喝,双腿互相绞起,居然围了两三圈(当时未注意计算圈数)。杜武功神奇,实在令人钦佩。”
陈颂平,江苏无锡人,就读于南洋公学,后留学日本。二十世纪初,与吴稚晖合编了《苏州注音字母表》,后来又编了《苏州注音字母拼音表》。早期任教育部佥事,后任国营中心印书局总经理、行政院参议、中央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到台湾后,与胡适、傅斯年等同任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并相与创办《国语日报》。


1楼2010-06-16 11:49回复
    2.龚德柏——“武师中颇多名人。如全国闻名之武术家杜心五,他的武术神出鬼没,他站在那里叫人打他,待他人一举手,他已在数丈之外,绝无法打中他。他站在井边,以手凭空向井中运气,则井水为之翻动。这是许多人都看过的。”(《儒将何键》龚德柏)


    2楼2010-06-16 12:28
    回复
      3,梁漱溟——“1929 年(或1928 年,待查)在杭州曾举行一次国术比赛表演大会,先生被聘为裁判员。会期一个月,临闭幕时,群众坚请先生表演,情不可却。先生乃于台上表演步法;起步行走如常人,徐徐为周圈绕行而已。台下众人方哗笑不满意之间,台上忽尔步法展开如飞,迅疾如闪电,不见其身,但见一黑影团团而转。正在台下骇异轰动时,先生在台上则悠然而止,稳立台心,向群众微笑点首,面不改色,气息宛如平常焉……即此一事,可见杜先生于道家之学造诣不浅。顾其深浅次第则非吾侪外行人所及知耳。”(《重印孙著<拳意述真> 序言)梁漱溟》)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於北京。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4楼2010-06-16 12:49
      回复
        4,梁漱溟——“日本人土肥原搞所谓华北国之事,我不知其详,但闻杜先生曾被日人延请住入一大花园中,围墙甚高,杜先生以其轻身术竟能越墙而出,日人莫奈之何云。”(给刘笃平的信)


        5楼2010-06-16 14:58
        回复
          5,黄美之——“她说杜老师,她是跟着大家这样称杜心五的,他能沿着锅边走,锅子一动也不会动,杜老师还能在夜晚飞檐走壁,什么人也不会看见……有天,我正站在离大门不远处的花园里,有人敲门,我连忙跑去开门,进来的是杜老师,他看我很费力的把门开得很窄,他便侧身而入,并很慈祥的拍拍我的头,我当然很有礼貌的向他鞠一躬并叫一声杜老师,他看有佣人来了就上楼去了。我才掉转头,见他已在楼上的前廊和杜太太在说话,他如此神速,竟使我这相当木头目脑的女孩子惊异万分,而且发觉他刚才从我身边过去时,像一片落叶一般,轻轻的飘了过去。至今,那种神速的飘然,仍常在我心中吹起几分迷惑。”(《欢喜》黄美之)
          黄美之,原籍湖南沅江,系名门闺秀,曾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1949年从军迁台,曾在孙立人将军处当秘书。因为孙立人案受牵连在台湾坐了××党蒋家父子的十年冤狱。出狱后,于1963年与美籍外交官傅礼士先生结婚,之后随夫遍游非亚各洲,1972年回美定居于洛杉矶巴萨迪那,服务于美国邮政局资料室直至退休,并活跃于北美华文文坛。
          


          6楼2010-06-16 14:59
          回复
            6,丁翔华——“民二十六年五月,游杭莅沪,作客于其同族之家,海上声应气求者,望风而至。席间请先生表演,初谦词逊谢,继以情不可却,乃运气工,身体冉冉腾空而起,首顶天花板,复渐渐而下,众皆惊服。”(《蜗牛居士全集》丁翔华)
            丁翔华(1919-1939),原名祥华、字训康,号吉金、乐石,别署蜗牛居士,室名蜗庐、吉金乐石室。宁波镇海人,为丁健行之子。幼聪明颖悟,受乃父熏陶,深嗜金石、书画、诗文、拳击及西洋剑术,寝馈积学,年未弱冠,已名著艺苑。惜乎英年早逝,艺林人士,无不痛惜。死于民国28年(1939年),年仅21岁。为文艺团体星社社友。著文散见当年报纸,其《哈同花园探秘》一文,有较高文献价值。其众多文人好友为纪念他,于民国29年(1940年),出版了《蜗牛居士全集》。
            


            7楼2010-06-16 14:59
            回复
              7,黄金荣——“杜师叔轻易不露他的武功,有一次,他老人家到上海,我请吃饭,请几位也会武功的大字辈作陪,席设旅社房间内,这几位请求杜师叔指点几手,杜师叔本来不肯,因他们坚请,最后只好站起来说:‘那就请你们推一位进招吧!’他们推出一位,拱手告罪后,拳出如风,连绵不断,杜师叔以非常快速的身法闪让,有时一足足尖在椅子上、沙发上、茶几上,点一点,只见影而不见身,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好几次飞闪到进攻者的侧面后面,是最有利的还击的机会,大家都为进攻者捏一把汗,杜师叔既不接招,更不还手,攻击者急急忙忙,杜师叔轻轻松松,虽是一间特大的房间,但摆了一桌酒席,除了绕桌游走外,剩余的空间不多,杜师叔最后被迫退到屋角衣橱之前,无处可退,也不见他作势,就身贴衣橱一直上去,笑嘻嘻的坐在衣橱顶上,好在挥拳者认为这一拳非中不可,只想点到为止,未出全力,收拳又快,不然玻璃门被打碎会使手受重伤。杜师叔又轻轻飘下,还谢谢挥拳者手下留情,合席都十分佩服。”(《大侠杜心五》张佛千)
              黄金荣(1867—1953),祖籍余姚,生于江苏苏州,字锦镛小名和尚,绰号麻皮金荣。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
              


              8楼2010-06-16 14:59
              回复
                10,万天石——“著名的神腿杜心五(湖南慈利人)也上台作了表演,他表演的名称叫‘走圆场’,这是自然门拳的一种基本功。起先他穿着长袍在台的中央走圆圈,一边走,一边用手打自然门拳。台下观众见他慢条斯理,在台上转来转去,觉得有些好笑。懂得拳路的人则说:‘不要性急,看下面的文章吧!’果然,杜心五的步子越来越快,顷刻之间,忽然看不见杜心五了,只见微微黑影闪电一样晃动。这时,全场爆发出春雷般的掌声。杜心五站定之后,面不改色,气不喘,接着又是一阵热烈掌声。”(《武林怪杰——向恺然》万天石)
                


                11楼2010-06-16 15:01
                回复
                  11,万天石——“当天晚上,向恺然邀杜心五、王润生同到湖滨酒家出席湖南同乡的联欢会。会上,王润生和向恺然都表演了拳技,同乡们又要求杜心五表演轻功。他们将三张饭桌叠在一起,杜心五一个纵步,就跳了上去,还在最高层的边缘打自然拳,然后象燕子一样飞了下来,一点声响也没有。同乡们个个赞不绝口。”(《武林怪杰——向恺然》万天石)
                  


                  12楼2010-06-16 15:01
                  回复
                    12,欧阳衡——“杜公已不谈武术,转嗜书法。一日,师谓‘早出见何绍基真迹,在东直门某处。’公闻言亟欲同往一观。曰:‘来朝再散步去’。次晨同出门。行渐速,专走僻静巷道,穿北海过王府井大街达东城,神仙在前,但见衣袂飘飘,其行如风。杜公本擅长轻功,发足狂奔力追,终距一箭之地莫能迫及。至城边一门一首,呼曰:‘字在此矣,希细玩之,失陪了’。公至近视之,见人家旧门联,根本非何绍基笔迹,始悟神仙和戏谑,但欲试其足劲耳。”(《刘神仙逸事》欧阳衡)
                    注:
                    朱允廉先生《我所知道的杜心五》中有杜心五先生道及与刘神仙比脚力的事情——“再说刘二大神仙,我俩围北京城走三转,我只走两转就不行了,掉他老远。”
                    欧阳衡,其父欧阳旭,字愈众。欧阳旭早年毕业於北京大学,据说尝遇异人授以道妙。抗战之际,传道於四川。欧阳衡继承家学,精中医,兼擅仙学及密宗。(李丽凉《台湾解严前的两种仙道刊物》)
                    


                    13楼2010-06-16 15:01
                    回复
                      13,刘岳厚——“当晚何键设宴款待他这位‘太老师’。席终,大家坚请他表演绝技,他便叫人在客厅中叠上三 张八仙桌,顶上置一口大铁锅,他笑容可掬地站在八仙桌旁,忽然一扭身,便如飞燕 般上了锅沿,沿著锅边迅疾如风地旋了几圈,又飞身而下,阒无声响。”(《我为什么写 <游侠杜心五>》刘笃平)
                      刘岳厚(1892~1970) ,字子奇,长沙府醴陵人。毕业于长沙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历任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局长。30年代经何键力举,负责××党湖南省党务工作。创办《开明日报》。1948年任长沙绥靖公署秘书长。


                      14楼2010-06-16 15:55
                      回复
                        14,项杨惠——“宴会开始,卢作孚先请杜心武入席。只见杜老步履轻健,走至席前,腾空而起,离地一丈来高,然后有如落叶,徐徐飘下,稳坐板凳上。观者正欲鼓掌叫好,却被杜心武更加令人叫绝的一招惊住了。杜心武双脚一盘,两腿分从左右饶腰后又回至小腹前,犹如二龙饶柱。不要说杜心武当时已是偌大年龄,就是年青人,柔功非登峰造极莫办。经过短暂的寂静,客厅中爆发出一片热烈掌声。”(本文转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中心。)
                        项杨惠,信息不详。重庆武术界、气功界人士,五禽图传人,多有著述。


                        15楼2010-06-16 15:55
                        回复
                          15,向一学——“南侠杜心五,轻功很好,对面用脚可以打到对方的后颈窝……第三天,柳果一人应约而来。杜与父亲正坐堂上睡床分两头坐着谈话,柳来了即给 介绍。柳并未坐定,即猫腰向杜怀中猛冲过来,双手做叉喉之势。杜乘柳快近边,迅速闪跳 一边,用右脚在柳的头颈后一拍,把柳拍倒在睡床上扑面-—交,面部擦在床板上。”(《回忆父亲一生》向一学)
                          向一学,向恺然次子。
                          


                          16楼2010-06-16 15:56
                          回复
                            17,张锦湖——非常佩服杜老师:“武功第一,人品第一。”(《大侠杜心五》张佛千)
                            张仁奎(1865-1944),山东省滕州市人,字锦湖(又字镜湖)。旧上海青帮的重要头目。为青帮“大”字辈。贩私盐出身。早年曾在冯国璋的苏军第七十六混成旅任旅长兼通海镇守使,驻防南通。曾拜张春为老师。1927年北伐军开驻浙江、上海,告老辞职,迁居上海。在上海时,开香堂,收徒弟,弟子众多。军阀、政客韩复榘、蒋鼎文、朱绍良、陈光甫等都拜他为师,一时门庭显赫。后期在上海成立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鼎足而三。


                            18楼2010-06-16 15:56
                            回复
                              18,杨虎——(有待审核)
                              杜心五与宋哲元、杨虎同在西山游览,当宋哲元、杨虎坐车先出发,回到中南海时,杜心五已在花园中赏花。


                              19楼2010-06-16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