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于隋朝
发展于唐朝
成熟于宋朝
固定于明朝
认为功大于过理由
1,打开了寒门子弟升迁之路,让知识和做官不在被少数大家族垄断
2,让国家能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3,开辟了古代人民的晋升道路
认为过大于功
1,科举只有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科举让社会有才能的人都去学习社会科学,没人学自然科学
科举越成熟的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越慢,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
2,科举因为录取率极低,因为大部分都是非录取,造成社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社会整体阶级普遍下沉,
而通过科举成功跃迁的如中彩票一般很少。举例,明清长期三年进士100多人,平均每年50人左右,与参加考试人数相比极低。而明清也有三品以上官员后代因没中科举,四五代以后变为农民甚至是佃户的情况
3,科举并不能真相选拔人才,只是一种考试游戏,特别是八股确立以后,各时代都有公认有识之士没有中科举的情况
那么科举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发展于唐朝
成熟于宋朝
固定于明朝
认为功大于过理由
1,打开了寒门子弟升迁之路,让知识和做官不在被少数大家族垄断
2,让国家能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3,开辟了古代人民的晋升道路
认为过大于功
1,科举只有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科举让社会有才能的人都去学习社会科学,没人学自然科学
科举越成熟的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越慢,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
2,科举因为录取率极低,因为大部分都是非录取,造成社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社会整体阶级普遍下沉,
而通过科举成功跃迁的如中彩票一般很少。举例,明清长期三年进士100多人,平均每年50人左右,与参加考试人数相比极低。而明清也有三品以上官员后代因没中科举,四五代以后变为农民甚至是佃户的情况
3,科举并不能真相选拔人才,只是一种考试游戏,特别是八股确立以后,各时代都有公认有识之士没有中科举的情况
那么科举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