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27日
漏签
0
天
萨拉曼卡吧
关注:
599
贴子:
9,25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3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萨拉曼卡吧
>0< 加载中...
【转帖·文学】奥斯威辛之中,本来有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奥斯威辛之中,本来有诗
作者: 柴子文 2008-07-16 15:39:15 来源:南方周末
送TA礼物
IP属地:北京
1楼
2010-06-17 18:03
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鸟和蝴蝶》作者未留下姓名
IP属地:北京
2楼
2010-06-17 18:04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帆船》莉莉·博芭肖娃
IP属地:北京
3楼
2010-06-17 18:04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检查虱子》赫尔加·维索娃
IP属地:北京
4楼
2010-06-17 18:04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特莱津小院之景》作者未留下姓名
IP属地:北京
5楼
2010-06-17 18:05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残酷的。这句名言,反思人性之恶到了极致。人们面对20世纪大屠杀的灾难,不忍地侧过脸,羞愧难当。可人们要花很长时间才相信,即使在集中营里,绘画依然美丽,诗歌依然承载着生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里面的小作者们,大多走进奥斯威辛的毒气室,十二三岁的年龄就悲惨地死去,但是,他们侥幸留存下来的诗作、画作,甚至偷偷发行的报纸,让我们看到人类历史的珍贵一幕。作者林达尽力搜寻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展示了那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作、一首首明快有力的诗,让现在的人们明白,即使在集中营,也并非只有死亡的气味。面对绝望,人类依然可以保持尊严,而自由,从来都在人们心里,任何人强夺不走。
每一个对痛苦有感觉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里面的诗。“希望你一直保存着这本书,哪怕你在一年年地长大,哪怕它在书架上放了很久,落满灰尘。只要你再次打开,你一定会庆幸,你并没有把它丢失。”作者被孩子们的作品深深打动了。让我们静一静心,来读一读小作者们的诗:
《蝴蝶》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写诗的年轻人叫巴维尔·弗里德曼(Pavel Friedman),1921年1月7日出生在布拉格。他被遣送的那一天是1942年4月26日,那年他刚满21岁。两年以后的1944年9月29日,他被毒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23岁。此前,他一直生活在特莱津。
IP属地:北京
6楼
2010-06-17 18:06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是一个犹太人》
我是一个犹太人,永远不会改变,
纵然我要死于饥饿,
我也不会屈服。
我要永远为自己的人民战斗
以我的荣誉。
我永远不会因身为犹太人而羞耻
我向你起誓
我为我的人民骄傲,
他们是多么自尊。
不论我承受怎样的压力,
我将一定,恢复我正常的生活。
这位13岁就被杀死在奥斯威辛的男孩弗兰塔·巴斯,用他的诗回报了他从那些教他写诗、画画的犹太民族最杰出的人那里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最不幸中之幸运的一群小孩,在最饥饿最肮脏最无助的环境里,暗地里接受了最初也是最后的教育。艺术教师弗利德是这样教他们画画的: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同时,在这首诗里,我们隐隐看到了诗歌的伟大起源,那是对苍茫的宇宙和自然的深深的敬畏,以及起誓。诗的庄严在于,它的目光望向灵魂最隐秘的深处,依然坚定。
IP属地:北京
8楼
2010-06-17 18:08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闭封之镇》
一切都倾斜了,
像一个蹒跚、佝偻的老妇人。
每个人的目光闪闪,
都盯着惟一的期待
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
这里没有很多士兵
只有被击落的鸟儿在报告战争消息。
你会相信自己听到的任何一点传闻。
屋子更挤了,
气味的身子挨着身子,
有着亮光的阁楼在尖叫着,经久不息。
这位小作者的名字我们再也无从找到了,但他却为我们精准描述了集中营里的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什么时候”,真的是一个问题,一把抵着脖子的快刀。“什么时候”,他们能够离开这个逼仄的囚禁之所,或者,“什么时候”,他们被送上通往死亡的列车。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知道,两者是同一个时刻。
IP属地:北京
9楼
2010-06-17 18:08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个日落余晖的傍晚》
在紫色的、日落余晖的傍晚,
在一片开着大朵栗子花的树林下
门槛上落满花粉昨天、今天、天天都这样。
树上的花在散发着美
又是那么可爱,树干苍老
我都有些害怕去抬头偷窥
它们绿色和金色的冠冕
太阳制作了一顶金色的面纱
如此可爱,让我的身体战栗起来。
在上苍,蓝色的天空发出尖利的声音
也许是我微笑得不是时候。
我想飞翔,可是能去哪儿,又能飞多高?
假如我也挂在枝头,既然树能开花
为什么我就不能?我不想就这样凋谢!
这位小诗人也遗失了自己的名字。即使在空间有限的集中营,小诗人也看到了令他战栗的美景。在他们被扭曲的世界里,树能开花,太阳有金色的面纱,天空可以是紫色的,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景色,在孩子的眼中,既因为大自然的造化而美丽,也因为孩子们危险的处境而珍贵。
IP属地:北京
10楼
2010-06-17 18:09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思绪》
我站在一个角落,望着窗户
看着这个让我心碎的地方
在床上是海德跛行的影子,
一个失常的孩子突然举起手,
哭叫着:“妈妈!……
让我们亲吻,我们一起说说话!”
可怜的人们,
失去常态的人们,悲惨的形象,
被冬天包裹,他们走着冻得发抖,想要大叫一声
在他们的末日之前
“妈妈,抱着我,
我是一片快要凋落的树叶。
看看我是多么枯萎,我觉得好冷哦!”
当这可怕的合唱在老兵营的房子间回荡,
我——也推开窗户——
和他们一起嘶唱。
小诗人哈努什在特莱津集中营很有名气,他的有些诗作在那里广为流传。他的笔调老练诙谐,激丄情洋溢而富有穿透力。我们再来读他的另一首:
只要是有鸟儿生活的地方。
今天我在我的灵魂里看到它,
我的心立刻沉沉地盛满了眼泪。
终有一天,我要高高地飞翔。
从我身体的重负中解脱,
自由地在广阔中飞翔,
自由地飞出很远很远,
和我在一起的,是我自由的村庄。
今天那是一个小小的、捧在手心里的梦
围绕着它的却是遥远的地平线
在这些沉甸甸的梦里
还微微闪着战争暴怒的反光。
有一天,我要走进我的村庄,
我要享受我的家乡,
那是我的乡村!那是你的家乡!
那里没有“我”和悲伤。
1943年,他和妈妈一起,从特莱津被送往奥斯威辛纳粹宣称的“家庭营”,其实,是大规模的毒气室,死亡的熔炉。战后,幸存的伙伴们尽一切努力寻找他的下落。然而,他再也没能回到他的村庄。但是,我们至少相信,闭上眼睛的一刹那,骄傲的小诗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已经告诉我们,“不论在哪里,它也在我们心中”。
IP属地:北京
11楼
2010-06-17 18:10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特莱津》
沉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我们遭受的已经太多,
在这哀恸和羞辱凝合的此处
需要一个盲人的标记
以给未来我们自己的孩子,一个证明。
《我的乡村》
我在心里装着我的乡村,
那是为我的,就为我自己!
美丽的纤维在编织起来
它保存了一个永恒的梦。
我亲吻拥抱我的土地,
在它面前,多少岁月流过。
这土地不仅在地球上
不论在哪里,它也在我们心中。
它在蓝色天空中,在星星里,
等待了第四个年头,
像是站在一个沼泽地的上方
任何一刻,那里都有可能喷涌出泉水。
同时,河流奔向
另一个方向,另 一个方向,
不让你死,也不让你活。
炮弹没有呼啸,枪声没有响起
在这里,你也没有看到鲜血流淌。
没有这些,只有默 默的饥饿。
孩子们在这里偷面包,
并且一遍遍地提出同样的问题
而所有的人希望能够入睡,沉默
然后再一次入睡……
沉 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小诗人的小名叫米夫(Mif)。“沉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多么形象 地描摹出内心的恐惧与疼痛。入睡,也许再也不会醒来。沉默,是因为不能开口。他们生活在一种禁绝的状态。但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同的身份——犹太人。
IP属地:北京
12楼
2010-06-17 18:11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幸存的孩子们回忆起特莱津集中营,对美术老师弗利德(她被送去集中营时,已是著名的画家),印象深刻:“弗利德说得不多,可是我记得她确实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当无尽的贪欲抓住了一件事情的本质,它会把你逼疯。美,是神秘的。一件美的东西,是一个秘密。美不是自然的一个模仿,不是它的一个肖像;它是在变化和多样性中的一个表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完全固定的美。绘画的宽度,是在过度的细节之中,找出空间。”
透过这些稚嫩但深刻的诗作和画作,我们读到的,不再是这首诗好不好,这幅画有多少天分。相反,我们会更容易地闭上眼睛,想想,在绝望的环境里,是什么让小作者们敢于去写、去画,是什么点燃了枯竭疲惫的身体里神奇的蜡烛。这才是艺术的本质。
美和人生,在艺术的世界里,都是独特的。因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都有他(她、它)自己的世界。不论各自拥有怎样不同的身份,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有权利坚守自己的世界。
IP属地:北京
13楼
2010-06-17 18:12
回复
收起回复
隔夜
约伯记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终于把这本书的介绍发上来了,在一堆电子报纸中找了又找。
《像自由一样美丽》,作者林达。
今年4月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到的。2天看完,可以拿“难以承受”四个字形容看书的感受。
还不知道08年的《南方周末》上有这本本书的介绍。
IP属地:北京
14楼
2010-06-17 18:16
回复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慢慢的我也想生活在以色列,想自己是个犹太人...起码不至于看不到希望
删除
|
15楼
2010-06-17 18:54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盘点撸圈五大究极龟龟
1868790
2
印巴关系迅速恶化已爆发交火
1436979
3
发钱鼓励结婚这招能行吗
1380148
4
伊朗南部港口发生特大爆炸
985554
5
WB斩狼成功挺进胜决
911586
6
谈了两年的女朋友把我绿了
750925
7
明日方舟六周年前瞻讨论
748008
8
重制版一拳到如今one没有责任吗?
645495
9
华表奖提名是否实至名归
510906
10
Jiejie遭榜一女粉痛批态度敷衍
380688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