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工业主义、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谈理想是一种奢侈,会被认为迂腐,甚至有几分可笑。职业教育被认为是物质的、实用的、经济的、“硬碰硬”的,更是与“理想”二字绝缘。然而,教育自古至今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它传递价值,探索真理,祛除愚昧,寻求生命的价值。它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给人生带来希望,为世界照见未来。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起源于贫苦儿童的教育。它是为弱势群体带来希望的教育。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终生发展并能赋予人生意义的职业,是一个再高尚不过的事业。今天的职业教育,是在为被“精英教育”筛选机淘汰的“文化弱势群体”而进行的教育。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献身于这样一种教育,更加需要一份理想,一份情怀。理想主义之光虽然会被遮蔽,但我相信它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就存在你我的心中。只是它需要时间,需要被点燃。在物质主义汹涌澎湃的大海上,我终于看到了一道理想主义的光束——盛华职业学院。这所学校坐落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百鸟河村。这是一所建在偏远村庄的学校。就像这所村庄的名字一样,这所学校选址本身就充满诗意。当大都市笼罩在浓浓的雾霾之中的时候,这里的PM2.5读数几乎为零。显然,这是一块理想主义之地。这所学校的校训是“诚 信 爱 心 高 尚”。这是理想主义者之声。从这字里行间我看到了裴斯泰洛齐,看到了所有把教育视为启迪人性之美的理想主义者的身影。这所学校的创建者来自首都北京。他们抛弃豪华的都市生活,来到这偏僻之地,是为了探索一种“不一样”的教育。毫无疑问,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有外教、大学教授、企业高管、资深工程师,也有普普通通的老师……理想主义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盛华职业学院把“公益办学助教扶贫””视为自己的追求,希望把一批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基本被淘汰了的贵州农村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才。他们希望这些孩子们来到他们的学校,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爱心帮助完成他们的学业;可以真正地学有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他们深知:对贫困农村家庭来说,培养出“找得到工作并获较高薪资的”学生更具现实意义。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一般我们都会把“私立”二字与“投资回报”联系在一起。上私立学校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学费。但他们的口号是:学生“不向家长要学费”。入校一年级新生85%可获得入学奖学金;在奖助学金帮助下,高年级学生可将实习部分收入缴纳学费。他们的学校章程规定永远不要求合理回报、不要求分红。他们的使命是争创中国第一所非营利教育扶贫大学。盛华职院的办学理念引用的是柏拉图的一句名言:如果你问教育到底带来什么好处,答案是简单的:教育培养好人,好人行为高尚。这句名言似乎与职业教育好不搭界,但却透露出了职业教育的真谛。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的事业。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理想主义不是世外桃源。“理想主义者”往往要比“现实主义者”付出双倍的努力,因为他们不仅要给人们带来物质的回报,还要帮助他们探寻存在的意义。因此,我对盛华这片职业教育的理想之地充满崇敬。很遗憾,我并没有到过这里。文中的观点全部来自盛华网站。我希望有一天,能到那里看一看。当年,一位裴斯泰洛齐的拜访者曾写下这句话:“我在瑞士看到了比天堂更美的地方,因为我看到裴斯泰洛齐,发现了他伟大的心灵和巨大的才华,我从未如此地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神圣感和人格的尊严……”但愿当我看到真正的盛华后,也能写下如此类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