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吧 关注:21贴子:624
  • 9回复贴,共1

【诗词】庆历年间每人一首代表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这时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这时的读书人除了要念四书五经外,更要精通诗词,不光因为科举考试时有考诗赋,掌握写诗的本领就是抓住了仕途经济的命脉。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诗词是叩开上流社会的敲门砖,是提高社会名望的垫脚石。
所以,几乎每个上了史书的庆历人,多少都有传世的诗词佳作,这个帖子便是收集他们的传世代表作。为了公平起见,每人只挑一首,当然这样对于诗词大家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代表作可能不只一首两首,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总要给别人留些机会吧,摊手~~


1楼2010-06-19 23:03回复
    欧阳修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
    《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后用在词牌。《词谱》引《尊前集》入“双调”。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畔儿简评:
    简单易懂到白话的词,却有着摄人心魄的美,那种美不是词语堆砌的,也不是故作悲伤。
    初恋的美好与失恋的忧伤那样简单又那样令人心动。
    


    3楼2010-06-20 11:52
    回复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渔家傲,词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渔家傲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畔儿简评:
      苍凉的边塞风景、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艰苦的征夫生活,跃然于纸上。什么人文学精劲又豪气满怀?什么人出将入相又文武兼备?什么人心怀家国又悲悯人间?边塞之上,悠悠羌管,数不尽的壮志难酬、思乡忧国~~~


      4楼2010-06-20 13:46
      回复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有杂言、齐言二体。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畔儿简评:
        富贵词人神童入仕,手握军权的枢密使,内心却有着敏感真挚的悯春的伤怀~
        独自徘徊的诗人看着年年飞来又飞去的春燕,叹着时光的无情逝去
        无一字的富贵词语,却是满纸的富贵闲适气象~


        5楼2010-06-21 10:45
        回复
          苏舜钦
          《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
          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
          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
          忽有扁舟急桨,
          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
          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
          当景盛,
          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
          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
          又恐鸥鸟相猜,
          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
          无语看波澜。
          -----------------------------------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畔儿简评:
          这是苏舜钦仅有的一首词
          与他闻名于世的诗一样
          充满着豪迈慷慨
          这是一种悲愤的慷慨
          在庆历新政失败后
          在他无辜被陷害后
          在他流落到苏州后
          什么意气风发
          什么少年激越
          什么慷慨天下
          全他妈扯淡
          人生至斯
          除了钓鱼还能干嘛
          所以大丈夫此时只能无语看波澜
          悲哉子美
          壮哉子美


          7楼2010-07-01 21:23
          回复
            宋祁
            《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
            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
            玉为笼,
            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几万重。
            ------------------------------
            《鹧鸪天》, 又名《思佳客》、《于中好》、《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后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而改为《鹧鸪天》

            畔儿简评:
            小宋公子堪称庆历年间最幸福的人
            做做学问陪陪美女
            随手套用前人诗句
            红杏尚书得佳偶
            此词有故事:
            宋祁上街
            偶遇宫廷香车
            帘挑处
            莺莺细语唤小宋
            小宋神迷
            一首鹧鸪天传京城
            天子一日召小宋
            蓬山有多远?
            小宋心慌乱
            天子哈哈笑
            赠予佳人归


            8楼2010-07-03 00:53
            回复
              梅尧臣
              《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
              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
              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
              薄暮归来车马疲。

              畔儿简评:
              一生落魄的梅圣俞始终没找到理想的归宿
              故乡的春天如此迷人
              这里没有了喧嚣无奈的俗世
              却依然逃不了内心的疲惫
              那老树上的鲜花
              那岸边的青草
              是那么美丽
              那水中的鸟儿
              那水底的沙石
              是那么静谧
              可依然要远行
              因为老树还在开花
              谁说我将没有春天?


              9楼2010-07-05 15:14
              回复
                滕宗谅
                《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
                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
                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
                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此词共六十字。

                畔儿简评:
                子京亦多情
                君山只孤影
                贬谪湘楚地
                郁郁伤琴停
                


                10楼2010-07-08 23:29
                回复
                  夏竦
                  《喜迁莺》
                  霞散绮
                  月沈钩
                  帘卷未央楼
                  夜凉河汉截天流
                  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
                  金盘露
                  凤髓香和烟雾
                  三千珠翠拥宸游
                  水殿按凉州
                  ----------------------------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燕归来》、《早梅芳》、《喜迁莺令》、《烘春桃李》。双片一百零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另有平仄韵转换变格。

                  畔儿简评:
                  这是宋真宗夜宴后庭时向夏竦索的一首词
                  典型的应制词
                  夏竦又称为“桂冠词人”
                  通晓百书有才学
                  此词清丽典雅
                  尤其最后两句沉郁有力为后世称道
                  只是人品方面的污点使其将更多的负面形象留于后世


                  11楼2010-07-12 12:03
                  回复
                    尹洙
                    《水调歌头》
                    万倾太湖上,
                    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后,
                    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
                    天与经纶才器,
                    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
                    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
                    烟寂静,
                    雨微凉。
                    危亭好景,
                    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
                    自有青山渌水,
                    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
                    别有好思量。
                    ------------------------------------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畔儿简评:
                    这是尹洙在苏舜钦写下《水调歌头.沧浪亭》之后的唱和之作
                    如果说苏词中更多的是悲愤的话
                    尹词更多的是劝慰之意
                    两个同样豪迈不羁的诗人
                    相似的人生际遇
                    相仿的年龄
                    又都壮年不永
                    前后一年间相继去世
                    足以让人唏嘘喟叹
                    我喜欢苏舜钦
                    亦喜欢尹洙
                    他们的骨子里都有着一颗高傲又敏感的心
                    他们才华横溢
                    他们渴望用经纶才器匡扶危世
                    但他们又都壮年憔悴
                    我是如此喜欢这样的大丈夫之词
                    优美典雅豪迈
                    但又神伤
                    但又悲凉
                    


                    13楼2010-07-21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