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isiba吧 关注:142贴子:7,268
  • 2回复贴,共1

古雅端庄,这便是菖蒲之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有顶级雅室,一定要摆上一盆菖蒲!一株仙草,四时可赏,有此佳景,足矣逍游。天地之间,草木幽幽。如渊明隐于菊,和靖卧于梅,云林栖于桐,此皆情之所寄也。然而,在众卉群芳之间,亦有野客,独为世人所癖,东坡以碎玉盛之,陆游以白石养之,戏墨时为伴,作画时为友,盈盈独立,不舍其时,它便是菖蒲。菖蒲因其质洁、色雅、形美,成为文人的理想载体。我有一癖,滋养菖蒲。《苔藓》


IP属地:广东1楼2022-09-26 11:01回复
    生于野,雅于室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菖蒲》宋·陆
    菖蒲常生偏幽处,别开清寂之天,不嫌地僻;不作繁花之梦,所爱日长。不妆艳色,色艳邀人采;毋抹浓香,香浓引蝶忙。『独卧林泉,旷然自适,无利无营,少思寡欲,修身出世法也。
    古代文人好师法于自然,而万物所带给他们的感动,最初,必定是源自于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神和韵。换句话说,只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林木,其所现之形姿对文人产生了吸引,其所蕴之精神与高士形成了共鸣,古贤们才会将它邀入园内、伴于斋中、请至案上。
    正所谓:“以拙石代奇珍,则近古意,犹见先人之风骨;以草色为丽景,则入野趣,似入山林之况味。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滞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小斋之中,幽袅之时,对一盆细草菖蒲,倒是有一丝孤清的古意,似乎有那么一瞬可以与古人心意相通。汲泉承露养菖蒲,古人将这种植物奉为君子,案头清供,欣赏菖蒲的幽姿,更看重菖蒲高洁的品性
    文人对菖蒲更多的体现在文心修为,在书香中,在琴韵中,在茶香中,体味今世的繁华与野逸,和审美情趣的舒发与个性的展现,以清劲瘦雅为基本要素,更加体现了人文品质,所以更加受人喜爱。
    门深闭鸟不喧,独坐幽篁禅无边。懶做江湖惆悵客,寄身天地远尘烟。金石翰墨來相伴,菖蒲翠竹绿苔藓。闲品香茶草蘆醉,横卧花丛笑流年。
    --《醉花荫》
    菖蒲气质优雅自在,栖于山林,茎叶平缓柔顺,每每赏看,皆若山间石出清泉,爽雅自得,与树石搭配,置于案间,大有遁隐于野,得自在山人的气质。在这个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中,不妨效仿古人在书房案头放置一盆菖蒲,给房间里增添绿意,既能感受菖蒲特有的山林禅意,又能陶冶性情,愉悦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IP属地:广东2楼2022-11-07 11:47
    回复


      IP属地:河南3楼2023-04-25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