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原创文学吧 关注:2,367贴子:54,518

【写作工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
诗词工具:
1、格律校验:http://www.sczh.com/sczh/mcheck.asp
  
2、诗词格律:http://book.5ilog.com/cgi-bin/mz/poetry/tools.asp
  
3、白香词谱: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bise/gb/books/bx/boxiang.htm
  
4、词韵简编:http://www.sczh.com/cs_cyjb.htm
  
5、格律诗平仄简表: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ping.html
  
6、词林正韵:http://www.xywq.com/xiyuan/files/f-3/ciyun-2.htm
  
7、中华新韵:http://www.xywq.com/xiyuan/files/f-4/xinyun-1.htm
  
8、声律启蒙:http://www.orchid-cn.com/dfwh/slqm.htm
  
9、中国古典词库:http://www.shigeku.org/shiku/gs/index.htm
10、平仄容易混淆的常用字:http://lyh5766.blog.sohu.com/24979078.html
  



1楼2010-06-21 21:47回复
    很好,初学者的宝典。建议再增加一些对联的格律知识。吧中很多文友联对的意境都不错,但格律常常欠工。


    3楼2010-06-22 10:13
    回复
      诗词格律知识:
      一、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  
      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quot;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6楼2010-06-24 19:36
      回复

        下面这个是中华诗词学会为第一届中华诗词研修班学员编写的一份读物。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http://xz6.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346377


        13楼2010-06-24 19:45
        回复
          联    律    通    则
          (修订稿)
          中 国 楹 联 学 会
          引 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15楼2010-07-14 20:23
          回复
            出、对句点评技巧       作者:空空道人 Post By:2008-6-3 9:18:00
            一、好出句的标准
            要点评出对句首先要会读句,只有读懂出对句,才能开展点评。好的出句除了必须符合对联文体特征外(这就不展开讨论了),总是求新的,新,就是新颖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
            1、立意新。这是出句的灵魂。意,就是出句中的“题旨”,一个出句,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或言风物,或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对于同一题材,一个好的出句必须以最新的立意取胜,道前人所未道者。一个出句,如果能让你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就说明这个句子是创新的。
            2、角度新。也就是说出句构思途径要创新。多数题材,都被前人用对联的形式表现过,如果不另辟蹊径,只会低于前人或模仿前人,对前人的句子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也能出新。
            3、手法新。出句的表现手法是表现联意的载体,对联是很讲究修辞的,运用各种修辞方式,表现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风格意境,是出句形象生动,内容深刻,是出句创新的有效途径,一个出句,如果表现手法平淡无奇,即使立意再好,也无法得当充分表现。因此,好出句总是表现出很高的汉语使用技巧。
            4、语言新。对联的语言,应该是清新、典雅、自然、新鲜活泼的,陈词滥调、标语口号,是堆砌不出好出句的。用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意境,是好出句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一个新鲜灵动的词就会使出句增色不少。
            另外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也是判断好联的重要条件。
            二、好对句的标准
            好的对句,除了和好的出句有相同的特征外,还要强调的是,要工、稳、贴、切。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对仗工整。这是对句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讲究凝炼。并不是凑足与出句相同字数,符合对联格律的就是好联,而是要求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要精炼。
            2、 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如上下联的主题大小、思想的深浅程度、抽象与具象,感情浓淡等。一般来说,上下联强弱要相当,也可以上弱下强。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凡夸大其词、用词不当,出句和对句立意不一致(将另外重点提及)的对句,都不是好的对句。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对句要切地切人,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句。
            三、怎样点评
            了解了好的出对句的标准,就可以开展点评活动。
            1、出句点评。
            1)     对联论坛中的出句,有着和对联蒙学出句相同的特征,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对联的上联或下联,虽有立意,主题却往往似是而非。它就象一个刚刚挖出还没有进行深加工的树根,或似鹰,或似虎。而应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句使主题明朗化。这就需要应对者根据出句所提供的信息,重新构思。构思的途径就是把握出句立意的基本方向,重新梳理出句的主题,使对句与出句完全融合,达到主题统一、强弱相当的效果。把握立意的基本方向,重要的是要找到出句的主体。最近看到一个出句:燕子有情寻旧景,初看时,觉得是个写春景的句子,脑子里立即有了一个对句:桃花含笑对春风。但经仔细一揣摩,才发现,这是个“怀旧”性质的出句,因为出句的主题是“寻旧景”。我的对句明显偏离了出句的主题。对出句立意的把握,主题的疏理,是出句点评的第一步,如果扭曲了出句的主题,点评就会隔靴搔痒,于事无补。
            2)     任何出句,都会通过一种或多种修辞方式来表现主题,修辞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出句的质量。点评者要考察修辞手法是否成功,首先要看这种修辞方法能否增强主题的表现力。许多出句尽管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段,但对出句的主题并没有起到提升的作用,这样的修辞手段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有个出句:醉邀风月共吟诗。出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试图表现人与自然相融相亲的境界。然而,风月堪入诗,风月又如何会吟诗?邀风月共吟诗,又能说明什么?本句显然滥用修辞方法,反显得出句的主题无法得到显现。
            


            16楼2010-07-14 20:23
            回复
              3)     语言是一切文学体裁的载体,联是写给人看的,好的出句总是言浅而意深,故做深奥、故弄玄虚的出句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出句,只能影响出句主题的发挥和读者的理解。出句:满怀月色桂香味,看了半天,才弄明白:秋天,洒在身上的月色充满了桂花的香味。立意是不错的,但语言的组织上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导致读者理解阻隔。点评时,要明白地指出出句中语言表现力的欠缺问题。
              4)     炼字。点评出句的语言特色,主要看出句炼字技巧。一个出句中,数量词、形容词、动词和虚词是十分值得“炼”的。
              A、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形容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对联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B、 对联的意象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C、 在对联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5) 对联的字数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因此语言要求特别精炼。主语、连词、介词经常省略,这里要谈的是缺乏动词谓语的句子,这可以细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只用一个简单的名词性词组。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第二种是把两个名词性的词组排在一起,让读者去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第三种是保留副词,省略动词。例如: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副词后省去了什幺动词,很难确定,但意思是很清楚的。
              第四种是复合句,其中一个分句有谓语,另一个分句没有谓语。例如: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再说倒装。 对联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往往可以把语序作适当的变换,这是句法上的倒装。散文虽然也有倒装的句法,但是比对联少,而且远不如对联自由。对联的某些倒装句,在散文里是不允许的。例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新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永忆江湖归白鬓,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鬓归) 。这种语序的变换,从散文的语法来看都是不好理解的。但是,在对联里既适应了声律的要求,又能增加诗的情味。我们知道了对联的这些语法特别,才能更好地了解对联的意思,在点评就不至于拿读散文眼光去看对联。
              6)     点评时要注意常识性错误。联都有个出句:溪畔桃花浮绿水。既说桃花在溪畔,又言桃花浮绿水。显然出现了认知上的失误。这些,在点评中,也是要指出的。
              2、对句点评
              对句点评和出句点评总体上是大同小异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句要求工稳贴切(上文已提到,可以参照,这里不再重复)。这里着重说说对句点评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1)         如何判断“意隔”?这是一直困惑许多点评者的难点问题。对句属于被动创作,对句的主题、内容、意境、手法和语言风格都必须服从出句的要求。首先,要读通出句,把握出句的立意和主题思想,弄明白出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出句表现的主体是什么?中心词是什么?多数出句都能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结论。其次,在领会了出句的主旨后,点评者要在自己脑子里形成对对句要求的基本的框架。如果一时无法把握的,也可以用“实用主义”去判断:这个对句和出句结合后适合在哪里使用?是否表现了一定环境下的某种意境?最后,找出影响对句和出句“对而不联”的症结在哪里。
              2)         出对句点评程序有哪些?出对句点评,文字一般不宜过多,先从立意着手,阐述出对句的主题,然后分析其构思途径、修辞手段、语言特色,炼字水平。出句用典的,要查询典故的出处,以便他人了解并应对,对句用典的,也用给予说明。对出对句有问题的,要给予说明问题所在,加以阐述,便于他人理解,点评要抓住要点,切忌隔靴搔痒,言之无物,也不必面面俱到,有一说一即可。目前对联论坛中对出对句的点评,语言枯燥贫乏,缺乏说服力,或者尽管发现问题,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点评者要加强对联理论的学习,提高文学素养。
              3)         对联点评要注意掌握的原则:首先,点评的态度要诚恳,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低声下气。以一种平衡交流的心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讨论。其次,观点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游移不定,或自相矛盾,少用“可能”、“好象”之类的文字,以免给人没有主见的印象。第三,要有论据,下结论之前,应多查询资料,找到观点的证据。第四、要虚心接受不同意见,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看法,发现自己的观点错误,要及时认错。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一般情况下,只提建议,而不要随意篡改出句或对句。
              (本资料与上一贴《联律通则》来源:欢迎访问[中华诗词论坛])
              


              17楼2010-07-14 20:24
              回复

                谢有顺:《长篇小说写作的有关问题》 http://tieba.baidu.com/f?kz=854474340


                18楼2010-08-10 08:50
                回复
                  诗词写作基本知识:http://tieba.baidu.com/f?kz=678691422


                  19楼2010-08-10 08:52
                  回复

                    村夫(韵宇霞霓)老师格律诗写作简法:http://tieba.baidu.com/f?kz=691038401


                    20楼2010-08-10 08:57
                    回复
                      绝句布局八法:http://tieba.baidu.com/f?kz=764840083


                      21楼2010-08-10 09:00
                      回复
                        诗词格律校验工具 :http://www.52shici.com/wj_p_y.php#title


                        24楼2010-11-24 09: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