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演员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当国家大灾大难时,仍然坚守岗位的人!如非典时期,公交车的司乘人员;汶川地震时,我们的解放军、武警战士,那才是最可爱的人。”
陆彭认为:“我觉得拍戏要随缘,时机不到别强求,时机来了就绽放。没戏拍时,每天认真生活,别去喝酒,酒是越喝越多,喝不完。哪怕去买菜,都是体验生活,与人交往,我喜欢找别人的优点,我向别人学习,看别人缺点没有意义,如果那是特点,可以善意地提醒,人,都有自尊。开卷有益呀,我还有教学任务,我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任教,孔子有弟子三千,我教的学生已经超过了孔子……”
一个摆正演员位置,力创精彩的人
陆彭,因《亮剑》而一炮走红。他的片约不断,他成了影视剧“鬼子军官”的首选。
当问到,你为什么能把“鬼子军官”演的那么好时,他说:“不能单以作品来衡量演员,其实,演员的表演是以剧本为基础的,再好的表演也无法超越剧本,还有导演的镜头语言、摄影、舞美、化妆、道具等等。当然,就表演来说,演员要在剧本的基础上‘有中生有’。我演日本军官是要做功课的,演反派角色,要尊重历史,尊重对手才是尊重自己。日本军人也有鲜明的个性,有背后的人生阅历,要把‘这一个’的内涵演出来,就要做人物小传、考虑前因后果,这样,演出来的人物的眼睛里就有东西。”陆彭拿着《松花江上》的剧照说:“你比较一下,看眼睛,与我现在一样吗?绝对不一样!”
对于演员来说,在拍摄过程中,能让编剧、导演一再为自己增加戏份,是对一个演员表演的最好肯定。在拍摄《松花江上》的过程中,因陆彭的出色表演,编剧、制片人远方,导演陈国军一再为其增加戏份, “川口正雄”只在前31集中有戏,后边没他的事了,可是由于他演得太好,编剧又改戏,把他的戏份从31集一直加到剧终,使这个人物贯穿了全剧,成为该剧中无可置疑的主要角色之一。
陆彭说:“能接演《松花江上》的‘川口正雄’,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他说:“创作与生活状态不一样,演员要在角色身上找到第一自我,然后塑造第二自我。我塑造人物不是为了简单的表演而表演,我要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融为一体,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能传神,川口正雄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复杂的人物,不太好把握。为了演好川口正雄,我拿出了许多时间来揣摩,反复表演练习,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个人物的特点。在这部戏中,我倾注了全部心血、精力和激情,以至于做后期都不敢看,我入戏太深了,到现在,我都没敢看样片。如果说《亮剑》是我的成名作的话,那么,《松花江上》将是我的代表作。”
《松花江上》的编剧远方对陆彭在《松花江上》的表现十分满意,他说:“如果说,60年代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小野的方化是那个时代扮演日本军官的成功代表,那么,《松花江上》热播后,陆彭扮演的川口正雄将是21世纪中国人扮演日本军官的典型形象代表,他的知名度将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