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PL的队伍在打联赛时十分内卷,看起来比赛质量非常高,队伍实力十分强劲。而隔壁LCK的比赛通常会被大家称为“菜鸡互啄”,联赛队伍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不高,赛区比赛强度不如LPL。但LCK赛区的队伍在S赛上总能表现得比LPL队伍更稳定,更适应版本。本文试图通过赛制角度研究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
LPL常规赛17支战队,单循环BO3;LCK常规赛10支战队,双循环B03。在LPL的一支战队一个常规赛需要打16场BO3,整个常规赛赛季有136场比赛,而LCK的队伍需要打18个BO3,整个赛季有90场比赛。LPL赛区季后赛队伍17进10,世界赛4个名额,按常规赛最终排名上下半区,进行冒泡式BO5,其中四强赛为双败赛制。LCK赛区季后赛10进6,世界赛4个名额,按常规赛最终排名分上下半区,进行冒泡式BO5,其中四强赛为双败赛制。
我们假设季后赛圈内队伍的常规赛比赛为【高强度比赛】,季后赛四强之间的队伍比赛为【顶级强度比赛】。那LPL的高强度比赛只有45场,顶级强度比赛只有6场,分别占LPL整个比赛数的33%和4%。LCK的高强度比赛为30场,顶级强度比赛为12场,分别占LCK整个比赛数的33%和13%。将和季后赛圈外的队伍的比赛称为【低强度比赛】,LPL的低强度比赛数量为56场,LCK的低强度比赛为36场。很显然LPL的低强度比赛远超LCK,但是高强度与顶级强度比赛数量是接近的。
虽然两边赛区一支队伍单赛季比赛数量是相近的,但单循环赛制造成的低容错率。LPL的季后赛圈外队伍数量众多,且实力梯度相差巨大,这就意味着顶级队伍要追求高排名(常规赛1.2名的直接进入四强双败阶段),即使是面对季后赛圈外的队伍也不能放任何一小分,LPL的赛区的季后赛圈内的队伍是没有比赛可以拿来练阵容,做研究的。以WE和RA这种队伍举例更好理解,他就好像一个老赖,他怎么输都无所谓,季后赛圈内的队伍都能赢他两,你输一个小分都是被拉开了巨大差距。
总结的来讲 LPL的比赛数量多,低质量比赛更多,赛区队伍过多拥挤不堪,顶级队伍为了争仅有的四个世界赛名额,从常规赛就拼的你死我活,在相对稳定的常规赛和季后赛环境中不断内卷,死练一套自己熟悉的阵容玩法,根本没用机会去做试错和练兵。从这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RNG这种战术体系极其单一的战队能在LPL呼风唤雨。为什么LPL的队伍进了世界赛总是会BP弱势,进入不了版本。LCK的双循环赛制留给了队伍更多的犯错的机会,即使强强对抗中输了,也有机会在下次面对时赢回来。
LPL常规赛17支战队,单循环BO3;LCK常规赛10支战队,双循环B03。在LPL的一支战队一个常规赛需要打16场BO3,整个常规赛赛季有136场比赛,而LCK的队伍需要打18个BO3,整个赛季有90场比赛。LPL赛区季后赛队伍17进10,世界赛4个名额,按常规赛最终排名上下半区,进行冒泡式BO5,其中四强赛为双败赛制。LCK赛区季后赛10进6,世界赛4个名额,按常规赛最终排名分上下半区,进行冒泡式BO5,其中四强赛为双败赛制。
我们假设季后赛圈内队伍的常规赛比赛为【高强度比赛】,季后赛四强之间的队伍比赛为【顶级强度比赛】。那LPL的高强度比赛只有45场,顶级强度比赛只有6场,分别占LPL整个比赛数的33%和4%。LCK的高强度比赛为30场,顶级强度比赛为12场,分别占LCK整个比赛数的33%和13%。将和季后赛圈外的队伍的比赛称为【低强度比赛】,LPL的低强度比赛数量为56场,LCK的低强度比赛为36场。很显然LPL的低强度比赛远超LCK,但是高强度与顶级强度比赛数量是接近的。
虽然两边赛区一支队伍单赛季比赛数量是相近的,但单循环赛制造成的低容错率。LPL的季后赛圈外队伍数量众多,且实力梯度相差巨大,这就意味着顶级队伍要追求高排名(常规赛1.2名的直接进入四强双败阶段),即使是面对季后赛圈外的队伍也不能放任何一小分,LPL的赛区的季后赛圈内的队伍是没有比赛可以拿来练阵容,做研究的。以WE和RA这种队伍举例更好理解,他就好像一个老赖,他怎么输都无所谓,季后赛圈内的队伍都能赢他两,你输一个小分都是被拉开了巨大差距。
总结的来讲 LPL的比赛数量多,低质量比赛更多,赛区队伍过多拥挤不堪,顶级队伍为了争仅有的四个世界赛名额,从常规赛就拼的你死我活,在相对稳定的常规赛和季后赛环境中不断内卷,死练一套自己熟悉的阵容玩法,根本没用机会去做试错和练兵。从这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RNG这种战术体系极其单一的战队能在LPL呼风唤雨。为什么LPL的队伍进了世界赛总是会BP弱势,进入不了版本。LCK的双循环赛制留给了队伍更多的犯错的机会,即使强强对抗中输了,也有机会在下次面对时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