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门上一联,即了然主人心境.
诸葛或许起初并无成就大业之意.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一亩田,一句诗,一轮月,一卷书,此生足矣!
不得不说,此与陶渊明的隐居田园之志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流年渐染,时隔数百年,与 “东篱采菊,悠然南山” 的契合.
依旧突破了时空的阻隔.
另外,一个细节另我难以忘怀,那时一句对白,出自谁人之口,自不必多言.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一语道破心声,孔明虽熟谙韬略,其心仍在田园陇亩之间.说到底,除了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了 然于心亦运用自如.
对于情,抑或理,他单纯的像个孩子. 之所以出山,完全是因刘备盛情相邀.
“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岂不令人心生叹惋………
诸葛在说此话时,怎会想到自己永无归日!
田间一陇青麦,是否披着清冷的月华,傻傻等着逝者归来…
当年托付的童子,是否拂弦吟着 “聊寄傲于寒书兮,以待天时” 默默守着草庐孤度余生…..
历史,历史……何为历史..
那泛黄的史册中,人的一生寥寥几笔即可带过,也许后人看到的只是生年猝日罢了!
忽略的太多,那被墨色遗留的空白只怕也不足以承载!
随风散去的种种,令时隔近千年的世人如何揣测!怕是连风亦只能叹息了……
他的坚守,他的忧心,他的忠义,他的热情……..
他伤心吗,他遗憾吗,他动摇吗,他无奈吗…….
随风散去的,是旧事.那氤氲其中的情感呢……也随风消散了吗…..
我,…….不相信!
当然,仅凭拙笔不足以表达历史沉淀的种种.亦无力表达。
散去的,终是散去了
“只因先主叮咛后,星坠秋风无丈原!”
若不是 他的死守,他可能还是那个隐逸于卧龙的诸葛.
亦可能是蜀汉当之无愧的国君。
但他没有,
他没有………
但这才是诸葛孔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