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吧 关注:53贴子:2,509
  • 0回复贴,共1

一个“轻度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背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杨(化名),男,5岁,大班转到我园就读,孩子的自理能力强。出生时不足月,1岁前常生病,一生病要打点滴,一直和爸妈居住,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妈妈对孩子温柔,爸爸强势、脾气差,对孩子要求严格,常大声凶吼甚至打骂孩子。

班级的三个老师都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异常:喜欢独处、不爱说话、表达语句不清晰、不喜欢被约束、集体课和户外活动爱到处跑、爱大喊大叫、不做操、不跳舞、不运动、不唱歌,常在嘴巴低估“爸爸死了,要报警,我要妈妈来接”。
常听到同伴对他的投诉:“老师,他把我画画的纸抢走了”“老师,他老是抓我们的头发”“老师,他大喊大叫吵死了”“老师,他把我的凳子搬走了”“老师,他跑到课室外面去了”“老师,他按送餐电梯按钮了”“老师,他躲起来了。”
按照老师的表述可以看出小杨的行为偏向轻度自闭症,自闭症主要表现为孤独离群、不爱说话、不听指令、行为刻板等。通过走访家长我们得到了原因。
原来小杨出生不足月,出生后没老人家帮忙照顾,妈妈做月子时没经验,对着新生儿无从下手,导致孩子多次生病严重要打“点滴”,对不足月体质弱的孩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打“点滴”更导致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发育的迟缓。

爸妈很爱孩子,但家庭氛围一般,因为爸爸工作忙回家后常发脾气,爸爸常埋怨妈妈在家全职照顾孩子都没把孩子照顾好,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妈妈带孩子的苦累爸爸不理解,导致妈妈心里焦虑,偶尔也把脾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爸妈的“出气筒”。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导致孩子在班上爱发脾气、爱大喊大叫,一听到爸爸来接就往老师身上躲,嘴巴还低估“爸爸死了,我要报警,我要妈妈来接。”
从家长对孩子的说话和孩子的行为上已看到孩子的问题所在,这个时候必须帮助家长和孩子找到“位置”,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小杨和家长。对于以上出现的家庭问题,家长要努力改进,因为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孩子自闭的重要因素。对于学校方面,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出现爱招惹同伴行为时,老师要耐心的引导小杨,教小杨用简短的语句和同伴交流,让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帮助小杨进步,主动找小杨一起玩。

当孩子在户外运动不听指令时,老师和小杨一起排队,手把手的教小杨做动作,当小杨双脚不会跳时,老师带着小杨一起,鼓励小杨跨过去,再慢慢学习跳。引导小杨把自己会读的古诗在集体面前表演。每一次进步同伴们都给小杨掌声,给小杨小朋友竖起来大拇指等。
当自闭症孩子来到群体后,孩子的表现一定会与众不同,作为老师,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引领与众不同的孩子,虽然孩子的行为让你焦头烂额,但在细微的观察中你会发现自闭症的孩子一样有他的闪光点。案例中的小杨喜欢写画,会读唐诗宋词,记忆力很好,数字和名字都会写,小杨能真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一个儿童,有些人会看到贪玩,有些人会看到天性,有些人会看到差距,而有些人会看到进步,有些人则更关注成长,我们就应该多多欣赏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紧紧盯着他的弱点不放。教育更重要的特殊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要始终相信每一个花骨朵都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注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1楼2022-10-27 08: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