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吧 关注:320,613贴子:1,945,748
  • 2回复贴,共1

关于真空的描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空 vacuum
物理真空
     本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存在的空间,但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而假设你把一个空间的气体都赶跑,会发现还是不时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现又消失,无中生有。物理上的真空实际上是一片不停波动的能量之海。当能量达到波峰,能量转化为一对对正反基本粒子,当能量达到波谷,一对对正反基本粒子又相互湮灭,转化为能量。
正负电子对撞机     
    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一对正负电子相撞产生光子和能量那么简单,一对光子也可以相撞产生一对正负质子之类,而相撞使相撞所处的那部分真空可以激发到高能态,可以产生更多各式各样的基本粒子,为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组成服务。
(这里这个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我之前所说的那个高能状态,那种状态对于任何人造物体都是危险地,因为它模拟出的,将是宇宙初生状态的能量场。)
真空具有如下性质:    
    1、空非无。如果真空中没有粒子,我们就会准确的测出场(0)与场的变化曲率(0),然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地测出一对共轭量,所以,可以“空”,不能“无”。因此,在真空中,粒子不停地以虚粒子、虚反粒子对的形式凭空产生,而又互相湮灭,在这个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     
    2、真空存在极性,因此说真空是不对称的。但这种不对称是相对局部的,在相对整体上又是对称的,如此的循环嵌套构成了真空的这个性质。     
    3、真空的每个局部具备了真空的全体性质。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时间也是相对于空间而言的,时间不能脱离了具体的空间而单独的存在。
物理学真空
     物理学真空,是指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条件,而非空无一物。     
    例如: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记,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就与在真空中的,有同样的规律。    
   当空气被抽,稀薄到一定程度,声音不能传出来,我们就说“真空”不能传递声音,而提高侦听能力,或加大发声功率,声音又能被接收到,我们只能说“这个真空度,对现在的声音,还不能称为真空”!   
   同理,太空可以传递光,也可能是太空中的环境,对光,不成为“真空”,所以光可以传过来,没人证明过纯粹的“真空”可以传递光,因为人类做不到那样的真空。(这是推论,不是证明)另外,光粒子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还将与另一定律冲突:在不受外力的真空中,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会是波动。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只相对玻璃恒定,无论玻璃对其它参照系如何运动,所有人都应该承认,玻璃、空气、水等能传播光的就是光介质,以前错误的假设以太介质,不等于光就必然不能有介质。     
    光不是对任意参照系都是光速,或不能超过光速,光只对“静止”参照系是恒定光速,请仔细阅读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个“静止”,就是介质参照系。因此爱因斯坦的论述,在这个条件下是成立的。大学教材《普通物理学1》假设任何参照系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恒定,那么所论述的相对论结论,也只在真空条件有效,然而大家哪个相对论实验,是在真空条件下做的?难道相对论没有使用条件?所以说大学教材的论述,不能证伪,也无法证实,不是科学。
质疑
     声波与光波,在此问题上不具有可比性。    



1楼2010-06-27 19:41回复
       声波载体需具有静质量,光波载体或说光子或说电磁场不具有静质量。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没有可比性的波动。
         物理学真空,不是指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条件,而是指静质量密度下降到特定条件以下的空间区域。
         极致的物理学真空,就是用现有的物理学手段,“探测不到非零静质量密度”的空间区域。
         注意,物理学真空,本身就是具有能量状态的空间区域,或说是一种能量场区域、力场区域。
         所以,物理学真空,纯粹地定义,可以说是只能传递力场波动的区域。即不能传递机械波等需静质量载体的波动。
         而哲学上的“真空”,纯粹是够纯粹了,但对我们物理世界而言,其存在是“零存在”,也即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历史
         远在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发现,真空和自然空间有大气和大气压力存在。他将一根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灌满汞,并倒立于汞槽中时,发现管中汞面下降,直至与管外的汞面相差76厘米时为止。托里拆利认为,玻璃管汞面上的空间是真空,76厘米高的汞柱是因为存在大气压力的缘故。 1650年,德国的盖利克制成活塞真空泵。1654年,他在马德堡进行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试验:用真空泵将两个合在一起的、直径为14英寸(35.5厘米)的铜半球抽成真空,然后用两组各八匹马以相反方向拉拽铜球,始终未能将两半球分开。这个著名的试验又一次证明,空间有大气存在,且大气有巨大的压力。为了纪念托里拆利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贡献,以往习用的真空压力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生产力和科学实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真空技术的发展。1850年和1865年,先后发明了汞柱真空泵和汞滴真空泵,从而研制成了白炽灯泡(1879)、阴极射线管(1879)、杜瓦瓶(1893)和压缩式真空计(1874)。压缩式真空计的应用首次使低压力的测量成为可能。 20世纪初,真空电子管出现,促使真空技术向高真空发展。1935~1937年发明了气镇真空泵、油扩散泵和冷阴极电离计。这些成果和1906年制成的皮拉尼真空计至今仍为大多数真空系统所常用。 1940年以后,真空应用扩大到核研究(回旋加速器和同位素分离等)、真空冶金、真空镀膜和冷冻干燥等方面,真空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子物理试验的需要和通信对高质量电真空器件的需要,又进一步促进了真空技术的发展。
    以上资料本人转载自百度百科。原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85005.htm?fr=ala0_1
    与大家一起分享。


    2楼2010-06-27 19:41
    回复
      以太:http://baike.baidu.com/view/27513.htm?fr=ala0_1_1


      3楼2010-06-27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