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品体面
知乎有一个提问:
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其中有一个高赞留言是这样说的:
“很多时候,你看什么都没用,只看一点有用,就是看他在人生低处的样子。”
难熬的日子里,坚守底线、相信善良就是一个人最大的高贵与体面。
杨绛是大家闺秀,平时沉默少言,待人温和,很好说话。
但是一旦触及到底线,却是半分不让。
风雨飘摇的年代,很多人劝她和钱钟书一起离开中国,夫妇二人一口回绝。
他说:
“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去外国做二等公民。”
人生在世,若无法对抗黑暗,可以明哲保身。
若是投身黑暗,助纣为虐,那就是人品败坏了。
这是夫妇二人万万不能接受的。
在最难的时候,他们依然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肯投降,不愿妥协。
这样做的结果,就意味着更多的折磨。
然而见识了人性的复杂与幽暗之后,她却更加笃信人与人之间温暖与善良。
干校的时候分宿舍,她特意挑了一个最阴冷的角落,把朝阳的地方留给年轻人。
她随身带着奶糖,有下放新人来了,就每人塞几块,希望可以给他们一点鼓励。
研究所里同事要送孩子回老家,因为没钱而犯愁,她知道后,立马送了三百块钱过去。
她的善良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很多人被她打动,一点点变得温柔起来。
《唐吉诃德》的译稿是她的心血,被收走之后,杨绛心急如焚,是同组的组长冒着风险给她找回来的。
地里干活的时候,她身体差,干不了重活,同队的人就帮她把田里的草都锄没了,只留几个“毛毛”给她。
后来杨绛写了《干校六记》,里面没有控诉,没有怨恨,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良与温暖。
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
一个人见识过人心鬼蜮,却依然相信善良,愿意用心去爱这个世界。
这样的人,即使身处卑微,也依然高贵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