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阴虚?百度上说: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这是大家对于阴虚的认识,历朝历代,无人提出质疑,无人怀疑,只是一味地遵从。遇到以上症状,就判定为阴虚或是阴虚火旺,然后给与滋阴降火等等,有一部分有效果,更多的是没有效果,或是暂时有效,之后复发,百治不愈。对于医生来说毫无办法,对于患者来说,四处更换医生,更换医院,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倾囊求治,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慢性咽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等。
那么阴虚到底是的是什么?人体的什么东西亏虚才引起的阴虚?津液不足吗?人体的津液是什么?
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灵枢-决气》说: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从《决气》的论述来看,人体的津液应该是胃气所化,“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应该是水谷进入脾胃,经过运化才转化为气血精津液,也就是说,津液也是胃气所化,所以如果津液不足的话那也是胃气不足,不能转化气血精津液!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才知道,原来中医所说的阴虚,津液不足,是指的胃气不足。既然指的是胃气不足,那么如何治疗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胃气就是土气,因为脾胃属土,那么自然界的土具备什么特点呢?我们放眼观察,自然界的土,温热才能生生化化,寒凉就不能生化,就像北京的大地一样。所以要想让人的胃气足,那就必须让我们的脾土胃土温热!这样才凸显出桂附理中丸,白通四逆汤的作用。人体的脾胃,我们老祖宗既然也定义为土,那就具备土之特性,温热才能生生化化,寒凉就不生不化。那么在看看我们现在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啤酒饮料矿泉水,冰棍雪糕冷饮,西瓜鸭梨,空调汽车手机电脑等过度的消耗阳气,寒凉的饮食物侵袭我们的脾胃,过度的消耗,到时我们人体的脾土胃土过度的寒凉,消化吸收收到抑制,几年几十年之后,才导致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虚症状。所以真正的阴虚,其实指的是胃气不足,而我们现在的人确认为是阴液不足,津液不足,所以采用的是滋阴的药物,天大的错误。
《素问-六节藏像论》:“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一节也明确指出五味入口,才能津液相成,可见津液的产生就是胃气所化,并非滋阴药物的作用。再看看《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饮入于脾胃之后的转化过程,水谷精微的转化过程,就知道,人体的阴阳气血都是胃气的变化。所以我们说的阴虚,津液不足,其实就是胃气虚,不能转化,并非是教科书上所说的滋阴清热等。
从生活实际看看,人体缺阴吗?每日的饮食,喝茶,喝水,饮料,水果,等等,大剂量的阴液进入人的身体,所以人体内根本就不会缺阴。缺的是阳气,缺的是动力,把体内的水液进行蒸腾气化的阳气!就是我们吃的馒头米饭,里边也有一半的水分,人法地,大地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人体也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人体内怎么会缺少阴呢?? 还有关于阴虚火旺,没有人去思考其正确性,请大家思考,人体的阴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