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王氏吧 关注:66贴子:1,064
  • 1回复贴,共1

关于移民记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有关史志记载,由明朝政府组织的迁民,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到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年),曾先后7次办理移民手续,共历时47年之久。移民对象是“有丁无田”、“丁多田少”之户;移民地区是山西的太原府、平阳府、泽州、潞州、辽州、沁州、汾州。太原府辖6州22县,平阳府辖6州29县(其中有洪洞县),泽州辖4县,潞州辖6县,辽州辖2县,沁州辖2县,汾州辖3县。
官方管理移民的办事机构设在洪洞县广济寺,由后军都督佥师负责将各州移民向这里集中。广济寺左边有一棵大槐树,树下为山西各地移民来此办理手续的暂时歇脚处。移民到这里后,由官方按册点齐人数,确定迁徙地,发给迁移证和川资路费,然后编队分别迁送。因此,广济寺和大槐树被称为移民的“点行处”和“启行处”。大槐树为汉代所植,“树身数围,荫遮数亩”,年长日久,上面的枝枝杈杈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老鸹窝;每逢冬季树叶凋落之时,鸹窝外露,星罗棋布,老鸹成群结队,盘旋飞翔,呱呱鸣叫,景象甚为壮观。移民们临行前,都要到大槐树下话旧告别;启程时,依依难啥,一步三回头,渐渐地,广济寺看不见了,只剩下那高大的汉槐,再看,只能看到那大槐树稍上的老鸹窝……于是,大槐树老鸹窝便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标志。又经传来传去,有的人误以为“老鸹窝”是个村庄名,因有“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迁来”之说。其实,洪洞县人只是山西移民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山西移民中的许多姓氏,本来起源于中原,是明代以前移居山西,又于明初返迁回中原的。
这些移民的迁入地为今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屯田,仅安徽凤阳一带;二是垦荒,主要是河北涿鹿、保安、怀来等地;三是徙居,大多属此类。其中,迁入河南境内的山西移民,数量较多,分布地相当广泛。按照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行政区划,河南布政司辖开封、汝宁、南阳、河南、怀庆、卫辉、彰德7府12州88县。除彰德府所辖的磁州、武安、涉县今属河北省外,其余州县均在今河南境内。今河南的南乐、清丰、内黄、滑县、浚县、濮阳、长垣,明时属直隶大名府;今河南的台前、范县,明时属山东布政司,这些县都有山西移民。总之,山西移民几乎遍布今河南各市、县,有的在当地占有较大的比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1-05 19:45回复
    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王氏,明移民陕西西安蓝田县繁衍至今40代左右,老家十里八村附近都是王姓后裔村,人口大约2万余人,本人由于从小异地生活,只知父辈(浩)我辈(景)下辈(文)希望有同门族人能看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28 2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