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英语:science)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万物的解释和预测。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 科学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两个文明在数学、天文、医学方面的成就传入并塑造了古典时代的希腊自然哲学,后者正式尝试以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事件。西罗马帝国倾覆后,在中世纪的头几个世纪(约公元400年至1000年)中,有关古希腊人的世界观念(英语:History of science in classical antiquity)的知识在西欧渐渐被遗忘,但却在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来。10世纪到13世纪,西欧找回了古希腊的著作并吸收了伊斯兰学者的研究,自然哲学就此复活,并且接下来在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中转型,其间的新观念和新发现脱离了古希腊观念和传统之窠臼。科学方法迅速在获取知识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过科学的制度化和职业化还是要等到19世纪(英语:19th century in science)才开始成型。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越来越多地被冠以“科学”之名。现代科学一般说来可划分为三大分支:形式科学(如逻辑、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研究自然;以及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不过,对于形式科学能否确实算作一类科学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其并不依赖经验证据。而运用既有科学知识以达成实用目的的学科,如工程学和医学,则被归为应用科学科学以研究为基础,而研究通常是在学术(英语:Academic institution)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机构和公司中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际影响使得科学政策(英语:Science policy)被制订出来,以求施影响于科学界,促使商业产品、武器、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获得优先发展。 语源 据说文解字,科,会意字:“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故“科”学一词乃取“测量”之学问之义为名。从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学”作为“科举之学”的略语,“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古中文中“科学”一词所指涉的概念与近代中文“科学”不同,大多指“科举之学”。 最早使用“科学”一词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罗衮。“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与“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科学”是专门的“个别学问”,有的在以“分科的学问”的意义被使用着。明治元年,福泽谕吉执笔的日本最初的科学入门书《穷理图解》出版。同时,明治时代“science”这个语言进入了的时候,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译词。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过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樊洪业、吴凤鸣等认为,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康有为。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两词并存的局面。在中华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严复首先用“西学格致”翻译science,后来又借用了science的日语译名“科学”。而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章太炎则明确要求为“科学”正名。他在1903年8月发表《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一文,大力批驳责用“格物”之名翻译“物理学”(physics)很不适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则认为科学是: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合乎科学(精神、方法等)的。不过社会类学科的研究并不容易做到客观分析。一方面是难以控制变量,另一方面是难以给出准确的适用范围和严格的预测结果。英文中“Science(科学)”一词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只指自然基础科学(即数学及自然科学;合称“理科”),这与医学、药学及大地测量学等带有应用目的的探索性学科相区别;后者泛指各种研究自然机理的应用性科学,但又与纯粹研究技术应用、不探究机理的工程学、技术学和计算机信息学相区别。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文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甚至是文献学也喜欢加上“科学”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