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儿时的我总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大明星,随手写个什么无意义的东西就能让人们沸腾,或者至少感同身受。长大后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经历的事儿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不值一提。但我还是写了这个“东西”——在人生中第一次掏心窝地付出、得到回报、被一件件小事感动后,不顾他人议论,把自认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学年完整地记述了下来: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二十)班。
那时候,这里的习惯是高二分文理的同时重新分班,所以我们这个集体只“存在”了短短的一年。原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对应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的寒假快结束时,我写了“上”(发表于2014年2月22日,包含本文前四章节);第二学期后将近三年(我念大一时),才写了“下”(发表于2017年2月15日,本文后四章节)。“上”在当时的表现令我吃惊:二十班只有五十多个人,但浏览数却超过了我们班人数的三十倍。念高二时,老古——二十班班主任,本文主角——跟我提过一嘴,建议不要再写,原因是可能会树立一些“敌人”,增加潜在的同学之间的矛盾。事实确实如此,“上”无处不体现着我对于班级和老古的热爱,而其他不喜欢这个班级,或者讨厌老古的学生们,理所应当的会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我身上。听了老古的话,我一直未曾动笔,直至上大学才填坑。无奈已过去太久,导致第二个学期很多时间节点、趣事儿和一些细节都模糊了,使得“下”篇幅很短,内容也不充实,回想起来特别遗憾。
鉴于原文有无数失误,我决定将两篇文章合并,重新编辑整理,修订后约四万三千字(这真是我这辈子写过的最长的作文儿了)。我重写了部分内容,补充了一些遗漏,删掉了所有真实姓名(仅保留了座位表),对班级内部文化与惯例增加了解释,力求让所有人看得明白、有趣。
我分别于2014年2月22日与2017年2月15日将两篇文章上传至QQ空间,获得超过三千七百次浏览;于2017年2月16日初次传至本校官方贴吧,加上后续的完整版本,获得超过两万一千次浏览;在知乎与微博平台,合计获得了超过六千次浏览(以上统计截止2022年11月7日)。至今,全平台累计阅读已超三万次!我非常感谢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所有同学们,以及每一位读者。文章质量较低,受众面窄,能做到这样我已非常满足。本文只是从我个人视角进行的观察和描述,每个二十班的人,每一位曾经的学生,都对自己的高中时光有着完全不同与他人的难忘的回忆。我衷心希望当你有机会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产生某种共鸣,或者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往事,重温当时的欢乐与泪水;又或许此时的你正在高中念书,通过我的讲述能更加珍惜此时的师友与班级情谊……那么,这篇“流水账”即是有价值的——不论一个人看,一百个人看,我都是无比开心与幸福的。
哟,眨眼的功夫你都看到这儿了?那就接着听我给你好好聊一聊老古和二十班的那些事儿吧!
2020年12月30日(2022年11月7日修)
儿时的我总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大明星,随手写个什么无意义的东西就能让人们沸腾,或者至少感同身受。长大后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经历的事儿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不值一提。但我还是写了这个“东西”——在人生中第一次掏心窝地付出、得到回报、被一件件小事感动后,不顾他人议论,把自认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学年完整地记述了下来: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二十)班。
那时候,这里的习惯是高二分文理的同时重新分班,所以我们这个集体只“存在”了短短的一年。原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对应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的寒假快结束时,我写了“上”(发表于2014年2月22日,包含本文前四章节);第二学期后将近三年(我念大一时),才写了“下”(发表于2017年2月15日,本文后四章节)。“上”在当时的表现令我吃惊:二十班只有五十多个人,但浏览数却超过了我们班人数的三十倍。念高二时,老古——二十班班主任,本文主角——跟我提过一嘴,建议不要再写,原因是可能会树立一些“敌人”,增加潜在的同学之间的矛盾。事实确实如此,“上”无处不体现着我对于班级和老古的热爱,而其他不喜欢这个班级,或者讨厌老古的学生们,理所应当的会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我身上。听了老古的话,我一直未曾动笔,直至上大学才填坑。无奈已过去太久,导致第二个学期很多时间节点、趣事儿和一些细节都模糊了,使得“下”篇幅很短,内容也不充实,回想起来特别遗憾。
鉴于原文有无数失误,我决定将两篇文章合并,重新编辑整理,修订后约四万三千字(这真是我这辈子写过的最长的作文儿了)。我重写了部分内容,补充了一些遗漏,删掉了所有真实姓名(仅保留了座位表),对班级内部文化与惯例增加了解释,力求让所有人看得明白、有趣。
我分别于2014年2月22日与2017年2月15日将两篇文章上传至QQ空间,获得超过三千七百次浏览;于2017年2月16日初次传至本校官方贴吧,加上后续的完整版本,获得超过两万一千次浏览;在知乎与微博平台,合计获得了超过六千次浏览(以上统计截止2022年11月7日)。至今,全平台累计阅读已超三万次!我非常感谢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所有同学们,以及每一位读者。文章质量较低,受众面窄,能做到这样我已非常满足。本文只是从我个人视角进行的观察和描述,每个二十班的人,每一位曾经的学生,都对自己的高中时光有着完全不同与他人的难忘的回忆。我衷心希望当你有机会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产生某种共鸣,或者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往事,重温当时的欢乐与泪水;又或许此时的你正在高中念书,通过我的讲述能更加珍惜此时的师友与班级情谊……那么,这篇“流水账”即是有价值的——不论一个人看,一百个人看,我都是无比开心与幸福的。
哟,眨眼的功夫你都看到这儿了?那就接着听我给你好好聊一聊老古和二十班的那些事儿吧!
2020年12月30日(2022年11月7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