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吧 关注:4,678贴子:33,253

与汪国真先生的交往——作者高志坚

收藏回复

  • 61.149.59.*


自从汪国真先生在九十年代初期掀起诗歌的热潮以来,有关汪国真先生的报道,评论和争议,一直不断。其中不少冷嘲热讽,乃至攻击谩骂毁谤。这让众多喜爱汪国真先生作品的读者朋友气愤不平……可是,由于对汪国真先生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汪国真先生本人也不喜张扬,很少解释、分辨或反驳,由于诗坛的云雾缭绕,对诗歌认知的纷乱混杂,所以,不论是对汪国真先生作品的分析,还是对汪国真先生的维护,都往往多的是意气偏激,少的是理性中肯……。而我与汪国真先生交往已久,对汪国真先生的了解,可以说全面而深刻,同时,本人也有二十余年诗歌创作的经历,对诗歌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和心得。所以,我想把与汪国真先生的交往,和我与汪国真先生的诗思诗观写出来,以使读者朋友们能从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角度,认知诗歌,更认识一个真实的汪国真,一个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整整一代人的汪国真先生。
我与汪国真先生的交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神交,确切说是我对他钦佩向往,而他根本不知道我。最初知道汪国真这个名字,大约是在八七、八八年期间,那时我十七八岁,已喜爱上了诗歌,开始了大量的写诗,读诗和找诗。于是,在一本杂志上,我第一次看到了汪国真先生的诗,就是那首他早期的名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记得当时看到就很喜欢,就把那首诗从杂志上剪了下来。后来又零零星星读到了他几首诗,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首叫《思念》,但那时还谈不上对汪国真先生怎样,因为毕竟没读过他多少作品。真正对他产生钦佩,梦想有一天能与他面对面地交谈交流,是在1990年。那年全国各地有多家刊物,如《女友》《辽宁青年》《中国青年》等,开设有他的诗歌和哲思短语的专栏,我几乎每一本,每一期都购买,反复阅读;那年汪国真先生也掀起了诗歌的热潮,他的诗集《年轻的潮》《年轻的风采》《年轻的潇洒》等一本接一本地出来,我也就一本接一本地购买,一本接一本地拜读……。这样对汪国真先生的作品,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诗歌创作的前景,也有了乐观积极的看法。因为那时,诗歌在总体上已经呈现颓势,在往云里雾里,狭隘低谷走了。而虽然到那时候,我已写过好几年的诗,受舒婷席慕蓉,和唐诗宋词的影响,我的诗风已形成,并且也写出了几首现在看来还过得去的作品,但对于究竟什么样的诗歌能赢得读者大众,自己又如何发展,如何在诗路上挺进,开拓创新,却并不明确明晰,所以,汪国真先生的诗作和诗潮,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说,就是汪国真先生的作品,成了我的学习和借鉴;汪国真先生的成功,掀起的诗潮,又极大地鼓舞了我,坚定了我写诗的信心。而“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富含哲理,对人生、事业富有积极意义的诗,也让我刻骨铭心,相信这辈子也不会忘记。
与汪国真先生交往的第二个阶段,是若即若离,或者说是我不停地找他,“骚扰”他,而他不厌其烦。1998年底,我携着一批诗稿,来到北京寻求发展。出于对汪国真先生作品的喜爱,和一份青春期的情结,我首先便去找他。根据以往读他的书,和与他相关报道中的一些信息,我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去了文化艺术出版社,去了好一些可能找到他或得到他消息的地方,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后来,我找到了他的老领导,时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社长的许庭钧先生,许先生指点我,告诉了我汪国真先生的地址,于是,我连续数十次去他家找他。结果他家里总是没有人。——后来才知那是他父母家。我很失望,却并不死心,继续找,果然在一个傍晚,遇到了他,当时他正有什么事,要出门,我便匆匆将来意说了一下,而他虽然说着——像你这样的读者,如果每一个都接待,我接待得过来吗?这样我听着能理解,却颇有些不舒服的话——毕竟他是名人,事务繁忙,再者,谁又能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没一点戒心呢?但他也并没有拒人千里,而是很和善地将手机号码留给了我。于是我便开始了对他的“骚扰”。大约有两年多时间,我每隔半个月一个月,就给他打一回手机,翻来覆去地问候他,问他创作怎样,近况如何,请他多多保重,也谈谈我的发展,把我出版的诗集《真情》寄给他,等等等等。这样到了2002年的春天,我又一次拨打他手机时,国真先生接后便说——小高,你过来,我请你吃饭。于是我便过去了,与他有了第一次的面对面。而虽然那回跟国真先生交谈了不到两小时,也没有吃上他的饭,——因为那时国真先生正被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他开火锅店倒闭,穷困潦倒,靠卖字为生的事件所困扰,不断有朋友,记者,律师等找他……但由此,我也开始了与汪国真先生真正意义上的交往。



1楼2006-02-02 20:01回复
    • 61.149.59.*
    与汪国真先生第三个阶段的交往,便是越来越互相熟悉,了解,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国真先生为人平易,谦和,本色,一如他的诗风。所以,跟他在一起,除了最初我有些儿拘束外——毕竟他大名鼎鼎,而我只是一个喜爱他作品,且比他小了14岁的读者。不久便是随意,是轻松,是舒畅,是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探讨……
    国真先生也很细致,为人着想。记得那回,他本来准备请我吃饭,但忽然有事,不得不离开,所以临别时再三表示抱歉,而那时,他也大致知道了我的境况,所以还一定要给我付打的回去的车费,我死活不要才作罢……。而后他有事找我,常常一打我手机,先问我身旁有没有座机,有的话告诉他号码,他再打过来,让我省点钱。因为北京神州行手机接听,一分钟要六毛钱。我跟他说再窘迫也不在乎那点钱,但他说我在北京闯荡不容易,能省点就省点。——就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前,我给国真先生打电话,说准备将这些写进去,他连连说不要写不要写,说没想到我还记得这些……但我不能不写,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而一个人的为人做人,又常常决定他会有什么样的创作。
    是的,很难想象一个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一个浮华虚伪圆滑的人,能写出真挚朴实,具有亲和力的作品。所以,仅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为什么国真先生的作品能深入人心,赢得读者大众了。
    而在与国真先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和深入的了解后,隔断时间,我便会与他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一番。当然,主要谈论的还是诗歌——这门让人骄傲,喜爱,又让人忧心的艺术。是的,我们常常说,我们是诗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在我们国家历史文化上的地位是崇高的。而进入新诗时期,依然不少亮点热潮,如初期的徐志摩,戴望舒,如以舒婷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还有席慕蓉,还有国真先生自己。但为什么诗歌整体却是徘徊沉沦,一步步边缘化,远离生活和大众呢?诗歌如何才能走向大众?什么样的诗歌能赢得读者的欣赏和喜爱?怎样理解诗歌的高深,新诗的自由?诗歌的前景又如何?等等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和国真先生进行了多次长久的探讨,在此不妨摘要一叙。
    对于诗歌的现状,相信大多数读者朋友是清楚的。一方面,写诗的人数不胜数——这一点只要上网浏览一下即可知道。另一方面,诗歌又举步维艰,在报刊杂志发表的阵地越来越少,到出版社出版诗集,除非自费,否则免谈,即便出版了,也不好发行不好卖。这是为什么呢?显然有时代的原因,网络传媒娱乐的发达,分流了相当一部分读者;工作事业的忙碌,竞争的激烈,又使很多原本喜欢诗歌的读者无暇顾及;然而,时代原因显然又不是根本原因。不然,为什么在成名十多年后的今天,国真先生的诗集销量依然很好——从最初的畅销变成了长销,并且还一直被盗版所困扰;席慕蓉的诗集也是如此;而就是笔者,一个无名之辈,在近几年发表作品的过程中,也收到了大量读者的来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诗歌的窘境呢?仔细分析研究,主要还是人为的原因。一些诗人抛弃了优良的传统;一些诗人热衷于罗织小圈子,满足于你吹我捧;一些诗人热衷于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却唯独不在意提高技艺,不在意真实的生活,脚下的这片土地;一些诗人浮躁狭隘,只是自以为是,而不知道借鉴学习……等等等等。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能走向大众,赢得大众的欣赏和喜爱呢?国真先生早年就撰文指出,要有表现上的通俗易懂;情感上的引发广泛共鸣等,而笔者认为,还须有语言上的美感,韵味。因为诗歌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其它。若不能把握驾驭语言,娴熟表达的技艺,却大谈什么意境意象,张力跳跃等等,那岂止是不自量力,而根本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此外,对于诗歌的高深,也须有切实的理解。说实在的,诗歌虽然最初来自民间,但并不拒绝高深。然而又显然不能将读者看不懂,读完后一头雾水理解成高深。随便翻开唐诗宋词,看看那些大诗人的作品,有几首是读者读不懂的?然而我们能认为那些作品浅薄吗?而新诗的自由,也是相对于旧体诗词的宽松,而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是的,所谓的高深,决不是云里雾里,故弄玄虚;所谓的自由,也决不是不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规律。
    


    2楼2006-02-02 20:01
    回复
      • 61.149.59.*
      那么,诗歌的前景又如何呢?国真先生和我都认为,诗歌虽然现状堪忧,前景却很美好,光明。因为首先,诗歌在我们国家有悠远的历史,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其次,诗歌主要的功能是抒发感情,而正常人都是有感情的,尽管不可能每个人都写诗读诗,但用诗歌来抒发或慰藉感情,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品位。再者,现在时代的快节奏,也正适合以短小见长的诗歌的发展,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背景,又给包括诗歌在内的艺术,提供了演绎的舞台,广阔的天地。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在推动诗歌的复兴,走向希望,但由于本文主要不是谈诗,所以也就不一一罗列了。
      总之,诗歌由于抒情达意的直接,所以一旦写好了,往往一下就能打动人。而读者大众也并不是不喜欢诗歌,重要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诗歌!那些晦涩不知所云;那些缺乏真情实感,只是卖弄或玩弄技巧;那些没有语言美感,没有节奏旋律韵味的诗歌,相信不论如何吹捧推崇,也不会有几个读者。
      所以,无论是读诗还是写诗,都要有准确的认知。——这一点对作者尤为重要。而在一开始,我就说要从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角度认知诗歌,怎么理解呢?所谓古老,就是诗歌的过往,虽然风格不一,见解各异,流派纷呈,却是一脉相承;所谓全新,就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的新时代,所以必须要更新理念,开创新风。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连,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
      是的,从诗歌千年的发展来看,诗歌改变的只是“形”,而不是“质”。而现代,不论如何改变,换了人间,依然是古代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是与古代的一刀两断。
      所以,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是诗歌复兴,走向光荣的康庄大道。这也是我和国真先生共同的诗观。
      而对于国真先生的诗歌和成功,虽然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让我钦佩,但随着自己对诗歌认知的成熟,创作的日益丰硕,我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意见。我直言不讳地对国真先生说,虽然这么多年还无人超越,但他的诗歌并没有达到至高的水平;说读他的作品时,我常常会想起北宋的晏殊——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晏殊是个小令词词人,虽然优秀,却并没有达到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的高度。是的,国真先生的诗歌明白晓畅,富有哲理,但缺乏大气。而更让人遗憾的是,国真先生在成名之后,虽然还写诗,也不乏佳作,却没有深入,没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是将时间精力转向了别的领域。所以,他虽然掀起了诗歌的热潮,却没有使诗歌整体摆脱困境,走进大众。此外,我也跟国真先生说,他的部分作品有堆砌文字之嫌。对于我所说的这一些,国真先生每次都很认真地听取,并表示要继续努力。
      同时,我也对国真先生说——对于我来说,您就像跳高比赛的那个高度,就像那根横杆,我的目标就是要超越您。国真先生对我这多少有点疏狂的说法,不仅没有不快,反而很是欣赏,认为我的心态好,说他希望看到的就是健康良性的竞争,说一门艺术若不断有人超越,那才有希望,才能兴旺……
      此外,与国真先生交谈,就不能不谈到一些人对他的贬低,攻击谩骂毁谤等等,我每次说起,都忍不住气愤。这倒不仅仅是对国真先生作品的喜爱,而是我认为,一个人取得成功,必然有他好的、可取的一面,或顺应了时代,或满足了大众对于某件事物的向往,需求等等。而在诗歌方面,要想取得成功,简直就如李白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为诗歌不是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影视娱乐等的缤纷精彩。然而,面对国真先生的成功,一些人不是珍惜,不是思考,借鉴学习,为诗歌走出低谷努力,而是群起而攻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国真先生看到听到后,只是皱皱眉,并不想驳斥或反击。他说,一个作者,是靠作品说话的,作品过硬,再贬也贬不低,作品若不行,再抬也抬不高;他说,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能分辨美丑好坏的;再者,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若跟那些人争执不清,纠缠不休,还搞什么艺术、创作?我甚至还亲手转交过他一封读者的来信——因为我打工的出版社也出了一本叫《又见汪国真》的书,读者将信寄到了出版社。那位读者看到了诗坛某位先生在报纸上对国真先生的贬斥,说国真先生的诗只能给小孩子,给小学生中学生看,云云。那位读者很生气,说自己上学时就喜欢国真先生的诗,到现在快四十了还在看,所以那说法不仅是对国真先生的贬低,也是对像他这样的读者的侮辱。因而写信给国真先生,说愿意帮国真先生打官司……。国真先生看后也只是感谢那位读者朋友,而根本不想予以追究……。对于他的这些观点和做法,我很佩服,同时也让我思考。因为这不仅是气度的问题,还决定了一个艺术工作者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在艺术的道路上是否能继续发展,能走多远。是的,这些年国真先生在书法绘画和音乐上的发展,成就,给了我直观的启发。
      


      3楼2006-02-02 20:01
      回复
        • 61.149.59.*
        所以到此,我不能不费些笔墨,写一写国真先生成名后的状况,以使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他。
        在开始找他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成名后到底在做什么,走近他后,才知他已在书法、绘画、音乐几个领域有了不俗的进展和成就。尤其在书法艺术上。他的行草洒脱飘逸,似毛体,又自有他的神气。我问他怎么会想起练书法的。他说,就是因为当初给读者签名,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就开始练,练了差不多两年多……。我不怎么懂得书法,但听一些懂书法的人,包括书法家,评说国真先生的书法,说若论基本功,国真先生是不如那些从小就练,数十年坚持的书法家的,但作为艺术,重要的是要有灵气才气,怕的染上匠气。而国真先生的作品,正是富有灵气才气而没有匠气。我也问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与他诗人的名气有没有关系?国真先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说重要的还是书法本身,还是实力。他说在他最“火”的时候,就是九十年代初的几年,他到处签名,应邀参加活动,但根本没有人请他留下墨宝,向他求字之类。——“那时就是有人请我题,我也不敢啊,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国真先生笑道,“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吗?”而到九六年左右,便开始有人请他题字,向他求字,络绎不绝。而今全国各地很多著名的风景区,酒店,甚至机场等,都留下了他的书法作品,近年更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而在书法练成之后,他又开始了绘画。他说也没什么老师,就是自己看书,看古今中外的名画,慢慢琢磨,细细研究。天长日久,就有了傲然的竹,素雅的兰,亭亭的莲荷,而牡丹是富贵花,但国真先生的笔下,富贵中依然流转着平和的气韵。一如他的为人,他的诗风。
        而最近几年,他又在音乐领域开始了探索,开始了作曲。依然是自学,先是在钢琴上弹奏,后来学会了电脑,安装了作曲的软件,便又在电脑上将一个个音符排列组合,使其灵动鲜活……。他说,他一方面写新歌谱新曲,另一方面是给唐诗宋词谱曲,因为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而他又是一个诗人,所以,对唐诗宋词别有一番品味、感悟,他要将这些用曲子表达出来……。我问他进展如何?他说他已完成了选定的300首唐诗宋词的谱曲工作,正在陆续制作,推出。国真先生送给我一张叫《听悟汪国真》的光盘,其中的《枫桥夜泊》《别令江南冷》等曲子,我非常喜爱,反复播放聆听。那首《枫桥夜泊》,幽远婉转,空蒙苍茫,非常富有古典的意境情韵……
        感叹!写到这里,想想我所看到听到的国真先生的作品,我只有用这两个字表达自己的心境。是的,搞艺术不是想搞好就能搞好,自己从事诗歌创作多年,深知其中的艰辛艰难。而艺术之间虽然相通,道理一样,但掌握技术技巧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譬如搞音乐创作,别说作曲,就是弹钢琴,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就能熟练的。所以,一个心浮气躁,缺乏耐心韧劲的人,是很难搞好艺术,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的。
        而在走近国真先生后,我也更新了对他的认知。是的,我依然喜爱他的诗作,但更多的是,对他在书法绘画和音乐领域的探索,发展和成就,由衷钦佩。不仅是钦佩,更有启发。譬如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在艺术道路上稳步发展。国真先生说,如果喜爱艺术,希望取得成就,就不要分散时间和精力,搞好一样再搞另一样,切忌写写这个,弄弄那个,到后来,这样不错,那个也行,就是没有一样精。他说,任何时代,都不少夸夸其谈,冒充深刻的人,但任何时代,都不会青睐那一类人,哗众取宠只能一时而不能一世。是的,确是如此,真知灼见往往简单到极致,却不是什么人都能悟出,更别说做到了。所以我后来跟他开玩笑说,若他架子很大,居高临下;若他只是沉醉在过去的辉煌之中,只想听好听的话,那么,在我见到他,了解他,了却了一个青春期的情结之后,我也就跟他,跟我的过往Bye-Bye了……。然而,结果却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让人不钦佩也不行。
        是的,中国诗歌无法绕过国真先生,不论他受到什么样的对待;中国诗歌史会留下他的作品,他的身影,因为他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精彩。
        而走过诗潮,走进金秋华年的国真先生,又在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诠释印证着他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诗。相信他十多年的脚踏实地,探索不息,会有丰硕的收获。而对于我革新复兴诗歌的理想,国真先生也积极支持,对于我近乎玩命的创作,奋斗,他除了提醒我注意身体外,也很佩服,说在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方面,可不如我,并说,跟我聊聊,能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是的,就是这样。我和国真先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又实实在在地交往着,交往着……







        附记:由于对汪国真先生作品的喜爱,很早我便有写一写汪国真先生的想法,但为什么一直到与他真正交往三年多后才动笔呢?因为我想,若不能全面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很难把握好尺度,写得客观公正。现在我想我已做到了。所以,读者朋友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汪国真先生。同时,鉴于汪国真先生曾掀起诗歌的热潮,鉴于诗歌低徊困窘的现状,和诗坛以及社会其他一些领域存在的问题,所以,本文也宣扬诗歌的革新,提倡健康良性的竞争……

        


        4楼2006-02-02 20:01
        回复
          • 58.18.85.*
          说的好,虽然我不对诗歌没什么深入的了解,但作者写的的确不


          5楼2006-02-07 22:24
          回复
            • 58.18.85.*
            说的好,虽然我对诗歌没什么深入的了解,但作者写的的确不


            6楼2006-02-07 22:25
            回复
              • 222.240.68.*
              高先生,谢谢你!你说的都是实话.对于汪国真先生在诗书画曲方面的才华我也是非常佩服的,而对于他的为人我更欣赏,他真的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可惜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而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谢谢!


              7楼2006-05-25 22:52
              回复
                • 218.62.22.*
                一名高中生,向你说声谢


                8楼2006-05-29 13:13
                回复
                  • 221.7.171.*
                  汪先生的作品真好


                  9楼2007-10-28 21:50
                  回复
                    • 58.25.156.*
                    不懂,只是喜欢


                    10楼2007-10-29 03:20
                    回复
                      • 121.32.14.*
                      能是自己的财富,财富不一定是自己的能力.


                      11楼2007-10-30 01:13
                      回复
                        好,请回访


                        禁言 |12楼2007-10-30 14:37
                        回复
                          • 59.174.99.*
                          说的好,顶一


                          14楼2007-11-18 23:30
                          回复
                            • 60.195.238.*
                            说的真好,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我也见过汪老师跟你的感受是一样的.文笔不好,没能像你一样写下来.汪老师真的很棒我们应该像他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15楼2008-01-15 17:24
                            回复
                              • 220.207.143.*
                              好!顶一下


                              16楼2008-02-02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