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补贴房产,是按照家中人口来的。
张新国只有一儿一女,因此只能分到大中小三套房产,外加一套多子女政策的补贴房。
但是邻居因为有两个儿子,可以分到两大两中两小六套房产。
其中还有个儿子小时候走丢了,依旧可以享受该政策。
这让张新国非常不满,当初自己盖房子,费的心血比其他人都要多。
但如今拆迁,自己却比邻居少分一半房产,自己该上哪说理去呢?
为此,张新国多次找到拆迁部门和开发商。
但都被对方以政策如此,无法改变为由搪塞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之前自己购买宅基地,因为手续繁杂,并没有在证书上盖章。
如果自己盖完章,是不是可以分到更多的补偿款呢?
于是他开始四处找关系,先是将自己在住建局的档案提了出来,还将移居外地的老邻居请回做证。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国土局最终在他的证书上盖了章,根据政策,他的确能多分到一些赔偿款。
但这跟张新国心中的预期,还是差了不少。
他又想起自己手上还有一张老宅基地的证书,于是拿给拆迁办和开发商,想获得更多赔款。
但这次却,被对方直接拒绝了。
因为张新国拿出的这张宅基地证书时间太过久远,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颁发的,连自己都有些模糊。
无法证明真伪,自然无法给张新国更多补贴。
听到对方如此说,张新国大为恼火。
这张宅基地证书虽然旧了些,但百分之百是真的,凭什么不给自己补贴呢?
如果你不给我补贴,这拆迁就别想进行下去。
为此,张新国直接大闹签字现场,拒绝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要求拆迁办和开发商,补偿自己六栋房产外加一亿拆迁款。
张新国得意洋洋,心想对方为了顾全大局,肯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做法,彻底被推上了悬崖峭壁,等他想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然不可能。
拆迁办和开发商是什么人?他们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张新国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
给出的补偿款已经足够合理,张新国完全就是无理取闹,拆迁办和开发商不可能开这个头。
一旦开了这个头,其他人也会提出无理要求,拆迁办和开发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补偿款和房产。
因此在多次劝说无果下,他们最终做出决定。
绕开张新国的房产,不再进行拆迁,而是直接进行建设,这下轮到张新国傻眼了。
拆迁完成后,政府在这里建了一条公路。
本来想建设四车道,却因为张新国房产的问题,只能建设两车道。
这里是上海市的交通要道,每天车流量非常大,双车道根本不够,每到高峰期就会堵车。
道路车来车往,嘈杂声、鸣笛声,噪音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吵得张新国一家不胜其烦。
除此之外,张新国一家还要面对突发情况,躲避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车祸。
要知道,房子建在公路上,一旦有车速度太快,躲闪不及,随时可能冲进他们家中。
有一次,一家人正在吃饭,一辆大货车直接撞在他们墙上,将整个房子撞出一个大窟窿。
张新国一家猝不及防,被吓了一大跳,气上心头,直接将对方告上法庭。
但在法庭上,司机不但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指责张新国一家将房子建在公路上,对行车造成阻碍。
虽然张新国最终拿到了赔偿,但打官司却让他心力交瘁,且这样的事情,他不止遇到一次。
家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过日子,岳母甚至因长期受惊吓,在一个夜晚突发心脏病去世。
看着老人的遗体,张新国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此时他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是不是错了。
不过自己当年同意拆迁方案,也许岳母就不会死,他们一家也不用遭受如此磨难。
悔恨之意,在张新国心中悄然升起。
直到2016年,新上任的拆迁办主任陆辉找上了他。
路辉知道张新国是个倔脾气,不过自己一上来就和他谈拆迁的事,他肯定会摇头拒绝。
因此,陆辉决定采取迂回政策,对拆迁问题闭口不谈,只关心张新国的生活问题。
此时张新国的家庭已经到了极限,因为生活环境差,家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战争。
几家人相互指责,已经到了反目成仇的边缘。
因此,那段时间张新国非常苦恼,此时陆辉出现在他面前,相当于是他的救命稻草。
随着两个人的接触,很快便成为了好朋友。
一次外出,陆辉试探性询问张新国拆迁的问题,张新国听闻后,果然大怒。
但陆辉并没有放弃,而是跟他摆事实讲道理。
“你现在生活条件什么样,心里不清楚吗?”
“你再这样下去,别说拆迁,你连家都快没了!”
“你放心,如果你同意拆迁,当年承诺的拆迁款和房产,一个不少的全补给你!”
其实张国心中早有悔意,只是面子上抹不开。陆辉给了他个台阶,他立马就顺着下来了。
最终,张新国同意了拆迁要求。
在同意的那一刻,张新国心中显得无比轻松,十几年的疙瘩,现在终于能放下了。
2017年,张新国在沪亭北路的房子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一条崭新的四车道公路。
而张新国和家人,终于能住进敞亮的新房子里,再也不用为生活的琐事而吵架了。
手里还拿到了270万赔偿款,足够他养老了。
张新国只有一儿一女,因此只能分到大中小三套房产,外加一套多子女政策的补贴房。
但是邻居因为有两个儿子,可以分到两大两中两小六套房产。
其中还有个儿子小时候走丢了,依旧可以享受该政策。
这让张新国非常不满,当初自己盖房子,费的心血比其他人都要多。
但如今拆迁,自己却比邻居少分一半房产,自己该上哪说理去呢?
为此,张新国多次找到拆迁部门和开发商。
但都被对方以政策如此,无法改变为由搪塞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之前自己购买宅基地,因为手续繁杂,并没有在证书上盖章。
如果自己盖完章,是不是可以分到更多的补偿款呢?
于是他开始四处找关系,先是将自己在住建局的档案提了出来,还将移居外地的老邻居请回做证。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国土局最终在他的证书上盖了章,根据政策,他的确能多分到一些赔偿款。
但这跟张新国心中的预期,还是差了不少。
他又想起自己手上还有一张老宅基地的证书,于是拿给拆迁办和开发商,想获得更多赔款。
但这次却,被对方直接拒绝了。
因为张新国拿出的这张宅基地证书时间太过久远,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颁发的,连自己都有些模糊。
无法证明真伪,自然无法给张新国更多补贴。
听到对方如此说,张新国大为恼火。
这张宅基地证书虽然旧了些,但百分之百是真的,凭什么不给自己补贴呢?
如果你不给我补贴,这拆迁就别想进行下去。
为此,张新国直接大闹签字现场,拒绝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要求拆迁办和开发商,补偿自己六栋房产外加一亿拆迁款。
张新国得意洋洋,心想对方为了顾全大局,肯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做法,彻底被推上了悬崖峭壁,等他想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然不可能。
拆迁办和开发商是什么人?他们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张新国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
给出的补偿款已经足够合理,张新国完全就是无理取闹,拆迁办和开发商不可能开这个头。
一旦开了这个头,其他人也会提出无理要求,拆迁办和开发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补偿款和房产。
因此在多次劝说无果下,他们最终做出决定。
绕开张新国的房产,不再进行拆迁,而是直接进行建设,这下轮到张新国傻眼了。
拆迁完成后,政府在这里建了一条公路。
本来想建设四车道,却因为张新国房产的问题,只能建设两车道。
这里是上海市的交通要道,每天车流量非常大,双车道根本不够,每到高峰期就会堵车。
道路车来车往,嘈杂声、鸣笛声,噪音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吵得张新国一家不胜其烦。
除此之外,张新国一家还要面对突发情况,躲避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车祸。
要知道,房子建在公路上,一旦有车速度太快,躲闪不及,随时可能冲进他们家中。
有一次,一家人正在吃饭,一辆大货车直接撞在他们墙上,将整个房子撞出一个大窟窿。
张新国一家猝不及防,被吓了一大跳,气上心头,直接将对方告上法庭。
但在法庭上,司机不但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指责张新国一家将房子建在公路上,对行车造成阻碍。
虽然张新国最终拿到了赔偿,但打官司却让他心力交瘁,且这样的事情,他不止遇到一次。
家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过日子,岳母甚至因长期受惊吓,在一个夜晚突发心脏病去世。
看着老人的遗体,张新国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此时他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是不是错了。
不过自己当年同意拆迁方案,也许岳母就不会死,他们一家也不用遭受如此磨难。
悔恨之意,在张新国心中悄然升起。
直到2016年,新上任的拆迁办主任陆辉找上了他。
路辉知道张新国是个倔脾气,不过自己一上来就和他谈拆迁的事,他肯定会摇头拒绝。
因此,陆辉决定采取迂回政策,对拆迁问题闭口不谈,只关心张新国的生活问题。
此时张新国的家庭已经到了极限,因为生活环境差,家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战争。
几家人相互指责,已经到了反目成仇的边缘。
因此,那段时间张新国非常苦恼,此时陆辉出现在他面前,相当于是他的救命稻草。
随着两个人的接触,很快便成为了好朋友。
一次外出,陆辉试探性询问张新国拆迁的问题,张新国听闻后,果然大怒。
但陆辉并没有放弃,而是跟他摆事实讲道理。
“你现在生活条件什么样,心里不清楚吗?”
“你再这样下去,别说拆迁,你连家都快没了!”
“你放心,如果你同意拆迁,当年承诺的拆迁款和房产,一个不少的全补给你!”
其实张国心中早有悔意,只是面子上抹不开。陆辉给了他个台阶,他立马就顺着下来了。
最终,张新国同意了拆迁要求。
在同意的那一刻,张新国心中显得无比轻松,十几年的疙瘩,现在终于能放下了。
2017年,张新国在沪亭北路的房子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一条崭新的四车道公路。
而张新国和家人,终于能住进敞亮的新房子里,再也不用为生活的琐事而吵架了。
手里还拿到了270万赔偿款,足够他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