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默吧 关注:20贴子:1,245
  • 5回复贴,共1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其实这歌谣的逻辑,细思,
还是建立在【“杀夫以偿妻命,虽典刑具在”,但应“屈妻以存夫,亦纲常攸系”】之上的。
自古以来,不过如是。


IP属地:浙江1楼2022-11-18 18:58回复
    所谓【“杀夫以偿妻命,虽典刑具在”,但应“屈妻以存夫,亦纲常攸系”】
    便是古代律法舆论一直的传统。
    诸如李清照便报官告了丈夫张汝舟,宋律,妻告夫要判2年,不过李清照权贵出身,得亲友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这是宋代。
    往前的朝代也一样,北魏兰陵长公主案逻辑陈述最为详细。君与主,夫与妻。等级。
    到清代,乃至大权在握如曾国藩,也不过是对悲惨婚姻的女儿止步于家书心伤。
    自古以来一直如此,
    陈述历史事实并不算什么偏见歧视。


    IP属地:浙江2楼2022-11-18 19:06
    回复
      还是同人文最快乐舒服。
      我就爱做饭的同人女。


      IP属地:浙江3楼2022-11-18 19:07
      回复
        卫子夫这个歌女上位当皇后三十八年,最终被迫反抗的
        卫子夫卫氏这个人奴登顶封建上位者,真是小说参考的模板参照物。
        不过汉代的资料太少了,什么制度什么细节,还是缺乏运行逻辑,更多还是得看明清的记载细节参考……
        只不过卫子夫结局是不太完美,我丢。
        可是那又如何呢,起码,比起当奴隶,她一个人奴做到了【生男勿喜,生女勿悲】歌谣称颂的地步。
        这不是典型的开挂人生。
        大汉贤后这个电视剧吧,主要是卫子夫选的不够美丽绝伦,总觉得不带劲,能让刘彻从人群中一眼看到的美女,那定然是大美人,都是俗人,皇帝也不外乎如是。
        李夫人想必是见识过的【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
        都是人之常态。
        永远有人18岁。


        IP属地:浙江4楼2022-11-18 20:39
        回复
          不过很有意思的一个记载,武帝梦妃。
          《史记》载:“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刘宏。元狩四年(前119)王夫人死去,武帝思念,方士少翁替汉武帝是给王夫人招魂见面。
          而到了《汉书》却变成了【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少翁替武帝招魂的成了李夫人……
          想想史官记载的年份环境不同,这些记载真有意思,
          李代桃僵也可能?


          IP属地:浙江5楼2022-11-18 20:45
          回复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
            中国旧家庭历来喜生男不喜生女,以为男孩长大可以支撑门庭继承财产光宗耀祖,哪怕汉代的继承权力财产的制度也不过重男轻女,明清地方志多溺女,汉代能传出【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卫子夫的价值还不算高吗?
            看不懂历史书的逻辑连搞女权都搞不到点上,中国妇女史入门就写的很清楚,哪怕是女的写的著作,也可能是男权思想,读不懂封建男权这层逻辑的搞女权往往也总是搞出个男权特权思想行为。
            卫子夫的名字是卫子夫自己想取这个名字的?搞批斗说卫子夫不够女权的让人大开眼界,6
            班昭又何尝不是“战战兢兢,常惧黜辱”而写出一部男权思想浓厚的《女戒》。
            整个社会就这样,搞女权去抨击卫子夫的,我满头???怕不是根本没了解过汉武一朝。


            IP属地:浙江7楼2022-11-30 2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