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诗话(张桂亭)
=========
春来了。咏春游春,快意事也。可少长咸集,一觞一咏。可会桃李芳园,序天伦乐事。或可效白头宫女,闲坐说唐诗。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家说,咏春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好字当头的小诗好就好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的喜人春雨。这样的好诗怎能不让人代代喜读。
同是以风雨咏春的《春晓》,古今传诵,脍炙人口。连我家二岁多的小孙女都能咿咿呀呀地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些语言浅近,画面清晰,又起伏跌宕,韵致优美的小诗,宛如一股清泉,从唐人心中流出,又流进今人的血脉。这种跨越遥远年代而又「零距离」的流,是认同,是亲和,是生命力,套句时尚话说,是「可持续发展」。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虽说,诗翁之意在于讽喻或感慨而不在春,但却极富春意,且素享盛誉,又多有品评。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诗眼「千里」二字,明人杨慎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清人何文焕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著看得见。」(《历代诗话考索》)。
余读此诗,却奇奇怪怪地品到了「推敲」——可以想象和推演,当年,漫游于江南春景中的杜牧,恐怕亦如贾岛那样,边行边吟:千里乎?十里乎?边推边敲:啼之听得耶?映之见得耶?如此推推敲敲,才推敲出了那个如此亮丽的诗眼。
唐人有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无有「铁杵磨成针」的苦功夫,哪有「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生花妙笔。
不妨再说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眼前,江水江天的江流天地之美,初月明月的月照人间之华,与花与夜与人与春江,也与青枫芳甸、白云飞霜,还与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链接成为一幅色调优美,感情丰富、而又迷离变幻、光彩斑斓的夜月春江图。张公一生仅有两首诗传世,也因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说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不错,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咏春唐诗是这峰上的一抹亮丽风景,而诗中那些雕镂组绣,炫转荧煌的名句更像瑰丽之珠,让人玩索不尽,抽绎无穷——
譬如,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譬如,桃花乱落如红雨。带叶梨花独送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再譬如,春风得意马蹄疾。春城无处不飞花。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说至此,突然就想到了杜甫《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古往今来,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沧桑巨变的又岂止是锦江之春!若从这儿放眼望去,杜甫所深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在天旋地转中,走过盛唐,走过千年,正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之春。
不才尝想,假如,杜甫能于这春光灿烂春色撩人的今天再登斯楼,面对神州一片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走向小康的春日胜景,他一定会一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的愁吟低唱,而和我们这代人一起放声高歌:可喜盛唐还盛世,日日当为胜景吟。
=========
春来了。咏春游春,快意事也。可少长咸集,一觞一咏。可会桃李芳园,序天伦乐事。或可效白头宫女,闲坐说唐诗。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家说,咏春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好字当头的小诗好就好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的喜人春雨。这样的好诗怎能不让人代代喜读。
同是以风雨咏春的《春晓》,古今传诵,脍炙人口。连我家二岁多的小孙女都能咿咿呀呀地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些语言浅近,画面清晰,又起伏跌宕,韵致优美的小诗,宛如一股清泉,从唐人心中流出,又流进今人的血脉。这种跨越遥远年代而又「零距离」的流,是认同,是亲和,是生命力,套句时尚话说,是「可持续发展」。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虽说,诗翁之意在于讽喻或感慨而不在春,但却极富春意,且素享盛誉,又多有品评。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诗眼「千里」二字,明人杨慎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清人何文焕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著看得见。」(《历代诗话考索》)。
余读此诗,却奇奇怪怪地品到了「推敲」——可以想象和推演,当年,漫游于江南春景中的杜牧,恐怕亦如贾岛那样,边行边吟:千里乎?十里乎?边推边敲:啼之听得耶?映之见得耶?如此推推敲敲,才推敲出了那个如此亮丽的诗眼。
唐人有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无有「铁杵磨成针」的苦功夫,哪有「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生花妙笔。
不妨再说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眼前,江水江天的江流天地之美,初月明月的月照人间之华,与花与夜与人与春江,也与青枫芳甸、白云飞霜,还与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链接成为一幅色调优美,感情丰富、而又迷离变幻、光彩斑斓的夜月春江图。张公一生仅有两首诗传世,也因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说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不错,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咏春唐诗是这峰上的一抹亮丽风景,而诗中那些雕镂组绣,炫转荧煌的名句更像瑰丽之珠,让人玩索不尽,抽绎无穷——
譬如,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譬如,桃花乱落如红雨。带叶梨花独送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再譬如,春风得意马蹄疾。春城无处不飞花。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说至此,突然就想到了杜甫《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古往今来,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沧桑巨变的又岂止是锦江之春!若从这儿放眼望去,杜甫所深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在天旋地转中,走过盛唐,走过千年,正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之春。
不才尝想,假如,杜甫能于这春光灿烂春色撩人的今天再登斯楼,面对神州一片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走向小康的春日胜景,他一定会一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的愁吟低唱,而和我们这代人一起放声高歌:可喜盛唐还盛世,日日当为胜景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