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着猎猎江风,半晌无言,方缓缓而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文若为苍生操劳至今,吕望之名萧何之赏自不在君眼中,而今天下未定,饥寒遍野,令君匡世之才,岂可置苍生不顾?”
“彧何尝尽护民之责啊。诚如丞相所言,百姓多遭离乱早已苦不堪言,丞相一念之间决万人生死,万乞慎之。往昔功罪,已不可追,然彧心中,从未疑丞相治乱之志,只望丞相当真以民为贵。”荀彧望着崖下的江水,停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于彧而言,取舍之间,势难两全,惟尽此心矣。若论功业,又岂少荀彧一人——于天下、于丞相,皆是如此。”
“文若!”曹操猛的转身盯着那张从容如故的脸,声音中竟有些凄凉,“文若何以弃故旧之情?”
荀彧也转身相对,目光中第一次带着些凌厉的光芒,“丞相何以易往昔之心?”
曹操凝视良久,转身跨过大道,向山坡上走了几步。淮南初冬,虽不似北方万物凋零,也早已芳华落尽,只道旁一株孤梅,虽在在风口枝叶不盛,却有一枝开得甚好。
曹操停在三五步远处,看着那梅,又静了片刻。“文若,孤有一事,实难决断,”曹操顿了顿,声音中听不出情绪。
“芳草当道,如之奈何?”
荀彧站在曹操身后,闻言竟不禁一笑,“丞相已有定论,又何必问。”
“文若,定要事事如此明白吗?”曹操回过头,却被荀彧脸上久已未见的笑意滞了片刻,“文若如此明白,孤却有些不明白了。”
“既如此,彧请为丞相一决。”荀彧缓步上前,扶枝望着枝头寒梅微微一笑,便欲折下。
曹操猛地按住他的手,“孤不愿如此,着实不愿。”声音竟微微有些颤抖。
荀彧回手指了指曹操身后的山路,“彼有坦途,丞相愿回转否?”
“孤至此,便是欲走出孤自己的坦途,”曹操没有顺着荀彧的视线回头,却将手握得更紧了,“孤愿文若同行。”
荀彧轻轻挣开曹操的手,一声长叹,“丞相不愿易其途,此木不愿移其根。丞相更有何法,解此两难?”
深深望一眼默然的曹操,躬身一礼,“酒已半酣,彧请告辞。”
“文若,天色尚早,再留不妨。”曹操双手扶住,不肯放去。
“意犹未尽,正当别离,何必待酒冷羹残。”荀彧也不挣,任曹操握着,抬眼望向山顶,微微一笑,“丞相更上层楼,岂乏相伴之人。”收回目光,落在曹操身上,“丞相所择之路,彧终不能随行,”荀彧轻轻回握着,注视着曹操黯然的眼睛,道“山河虽好,峰险浪急,前路迢迢,望君万千珍重。”一字一句殷殷叮咛,最后隐隐也带上了些颤抖。
曹操执着荀彧的手,恍惚间觉得声音只在耳边,又似从天边传来。怔怔地盯着荀彧,手越握越紧,恍然仿佛又见,当年兵微将寡强敌环绕的自己,就这样握着眼前这人的手,踌躇满志地对他说君乃吾之子房,心中一片光风霁月。时至今日,大业将成,白首相对,却就此而别了么?
相持半晌,终于缓缓地放开了手,不待荀彧动作,曹操深深一礼到地。荀彧还了一揖,不待曹操再言,转身而去。
“文若,清议史笔,何在我意中。”曹操追了两步,停下只对着荀彧的背影,轻声说着,“然此心对君,不敢求恕,唯乞察之。”
“丞相言重了,”荀彧闻言站定,却未回身,伸手拉紧了身上曹操那件红袍,“丞相厚恩,彧永志不忘。”他仰首向天无声一笑,“此生纵然有憾,分毫无悔。”
望着那人飘然远去,曹操在山间站了良久,忽而打了个寒战。手抚着梅枝,神色变幻着。
远处的侍卫见荀彧一人下山去了,也不知曹操还有何事,山风益紧,磨蹭了半晌一人大着胆子近前问道,“主公?主公,令君回去了,这天气要变啊,您还接着往上走吗?”
等了片刻,曹操不在意地看了侍卫一眼,那侍卫只觉得有一阵冷风嗖嗖刮过。
曹操忽然仰天一阵大笑不绝,却毫无愉快之意。双目微合,咔嚓一声将那梅枝折断。
“当然接着往上走,已到山前,岂可不登顶。走!”
风势渐猛,云雾稍散。怎奈日已西垂,唯留残阳似血,相送淮水,不语东去。
(完)
“彧何尝尽护民之责啊。诚如丞相所言,百姓多遭离乱早已苦不堪言,丞相一念之间决万人生死,万乞慎之。往昔功罪,已不可追,然彧心中,从未疑丞相治乱之志,只望丞相当真以民为贵。”荀彧望着崖下的江水,停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于彧而言,取舍之间,势难两全,惟尽此心矣。若论功业,又岂少荀彧一人——于天下、于丞相,皆是如此。”
“文若!”曹操猛的转身盯着那张从容如故的脸,声音中竟有些凄凉,“文若何以弃故旧之情?”
荀彧也转身相对,目光中第一次带着些凌厉的光芒,“丞相何以易往昔之心?”
曹操凝视良久,转身跨过大道,向山坡上走了几步。淮南初冬,虽不似北方万物凋零,也早已芳华落尽,只道旁一株孤梅,虽在在风口枝叶不盛,却有一枝开得甚好。
曹操停在三五步远处,看着那梅,又静了片刻。“文若,孤有一事,实难决断,”曹操顿了顿,声音中听不出情绪。
“芳草当道,如之奈何?”
荀彧站在曹操身后,闻言竟不禁一笑,“丞相已有定论,又何必问。”
“文若,定要事事如此明白吗?”曹操回过头,却被荀彧脸上久已未见的笑意滞了片刻,“文若如此明白,孤却有些不明白了。”
“既如此,彧请为丞相一决。”荀彧缓步上前,扶枝望着枝头寒梅微微一笑,便欲折下。
曹操猛地按住他的手,“孤不愿如此,着实不愿。”声音竟微微有些颤抖。
荀彧回手指了指曹操身后的山路,“彼有坦途,丞相愿回转否?”
“孤至此,便是欲走出孤自己的坦途,”曹操没有顺着荀彧的视线回头,却将手握得更紧了,“孤愿文若同行。”
荀彧轻轻挣开曹操的手,一声长叹,“丞相不愿易其途,此木不愿移其根。丞相更有何法,解此两难?”
深深望一眼默然的曹操,躬身一礼,“酒已半酣,彧请告辞。”
“文若,天色尚早,再留不妨。”曹操双手扶住,不肯放去。
“意犹未尽,正当别离,何必待酒冷羹残。”荀彧也不挣,任曹操握着,抬眼望向山顶,微微一笑,“丞相更上层楼,岂乏相伴之人。”收回目光,落在曹操身上,“丞相所择之路,彧终不能随行,”荀彧轻轻回握着,注视着曹操黯然的眼睛,道“山河虽好,峰险浪急,前路迢迢,望君万千珍重。”一字一句殷殷叮咛,最后隐隐也带上了些颤抖。
曹操执着荀彧的手,恍惚间觉得声音只在耳边,又似从天边传来。怔怔地盯着荀彧,手越握越紧,恍然仿佛又见,当年兵微将寡强敌环绕的自己,就这样握着眼前这人的手,踌躇满志地对他说君乃吾之子房,心中一片光风霁月。时至今日,大业将成,白首相对,却就此而别了么?
相持半晌,终于缓缓地放开了手,不待荀彧动作,曹操深深一礼到地。荀彧还了一揖,不待曹操再言,转身而去。
“文若,清议史笔,何在我意中。”曹操追了两步,停下只对着荀彧的背影,轻声说着,“然此心对君,不敢求恕,唯乞察之。”
“丞相言重了,”荀彧闻言站定,却未回身,伸手拉紧了身上曹操那件红袍,“丞相厚恩,彧永志不忘。”他仰首向天无声一笑,“此生纵然有憾,分毫无悔。”
望着那人飘然远去,曹操在山间站了良久,忽而打了个寒战。手抚着梅枝,神色变幻着。
远处的侍卫见荀彧一人下山去了,也不知曹操还有何事,山风益紧,磨蹭了半晌一人大着胆子近前问道,“主公?主公,令君回去了,这天气要变啊,您还接着往上走吗?”
等了片刻,曹操不在意地看了侍卫一眼,那侍卫只觉得有一阵冷风嗖嗖刮过。
曹操忽然仰天一阵大笑不绝,却毫无愉快之意。双目微合,咔嚓一声将那梅枝折断。
“当然接着往上走,已到山前,岂可不登顶。走!”
风势渐猛,云雾稍散。怎奈日已西垂,唯留残阳似血,相送淮水,不语东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