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吧 关注:1,742贴子:6,153

海德格尔 哲学论稿的学习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存在之本质性现身的回响。所谓回响,必然是先有响过,这次响过就是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哲学家还保留着对于源初状态的领会,而不是处于遗忘状态。
通过一种回忆,使得被遗忘状态,作为在其隐蔽强力中的遗忘状态显露出来,而回响之聆听,首先在于你得承认存在之遗忘,或者说存在之急难。如果不承认,那么也就无所谓回响了。
最高的急难,是无急难的急难,就是明明处于急难,却不知道。认为并没有这种急难,这种不知道的情况下,恰恰是最大的急难。


IP属地:江西1楼2022-12-02 04:57回复
    回响必须包含着整个裂隙,也就是离基深渊,即此在之敞开,并且以传送的反射(即回抛。即此在被抛入在此,进而此在以自身的筹划回抛入本有,从而回应本有,这种回抛状态,就是使得存在在与此在之互成本质中本质性现身),通过这种回抛,把存在的本有分为环节。
    那么,如何去领会存在之离弃状态呢?
    也就是如何刻画这种存在之遗忘状态的状态呢?
    他来自于谋制(即对象化)的存有之非本质,他并不来自于存在之不的性质,而是仅仅沉溺于在“有”的层面,并且夸大其有,而直接漠视了无。
    谋制是什么呢?是制作和技艺,但是他并不是普通的制作,而是一种对象化的状态。
    而这种谋制就表达为主体和受造者的分化,而这种分化导致主体试图控制受造者,并且缔造了体验(即主观性弥补),从而为存在者解魔(即去魅,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一切牛鬼蛇神都加以去魅)。
    完全无疑问状态和憎恶任何目标设定的时代。这就是现代社会,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似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知道一切奥秘。
    平均状态作为等级,这是继承了尼采,认为现代社会是平均化的单子,是一种荒漠状态。拒予之回响一在何种鸣响中?


    IP属地:江西2楼2022-12-02 05:05
    回复
      案,简单说来,谋制就是具体文化,具体的文化制造了某种特定的历史的图像,由此产生了所谓对象化实体化的历史。因此,具体的历史图像,就是一种施魔与体验。存在之离弃状态在存在之被遗忘状态中的最终凝固。
      原文
      存有之本现(的回响
      出自存在之离弃状态
      通过存有之被遗忘状态的
      具有强迫作用的急难。
      最高的急难:无急难状态的急难。
      首先要让它回响,同时,有大量东西必然还是不可理解的和不可追问的,但一种原初的暗示将成为可能的。
      为谁的回响?
      向何处回响?
      是在存在之离弃状态中的存有之本现的回响。
      这种存在之离弃状态应当如何被经验呢?
      它是什么?〈它〉本身起于那种来自谋制的存有之非本质。
      后者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绝不是来自存有的不之性质(Nichthaftigkeit);而是相反!
      什么叫谋制呢?谋制与持续的在场状态;omσs[制作]Xvm[技艺]。
      谋制通向何方?通向体验。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ens creatum[受造物]一现代的自然与历史一技术)通过对存在者的解魔,它为一种通过解魔本身来实行的施魔的强力提供了空间①。
      施魔与体验。存在之离弃状态在存在之被遗忘状态中的最终凝固。
      【案,简单说来,谋制就是具体文化,具体的文化制造了某种特定的历史的图像,由此产生了所谓对象化实体化的历史。因此,具体的历史图像,就是一种施魔与体验。存在之离弃状态在存在之被遗忘状态中的最终凝固。
      谋制是什么呢?是制作和技艺,但是他并不是普通的制作,而是一种对象化的状态。而这种谋制就表达为主体和受造者的分化,而这种分化导致主体试图控制受造者,并且缔造了体验(即主观性弥补),从而为存在者解魔(即去魅。】


      IP属地:江西3楼2022-12-02 06:21
      回复
        原文
        完全无疑问状态和憎恶任何目标设定的时代。平均状态作为等级。
        拒予之回响一在何种鸣响中?
        案,完全无疑问状态和憎恶任何目标设定的时代。这就是现代社会,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似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知道一切奥秘。平均状态作为等级,这是继承了尼采,认为现代社会是平均化的单子,是一种荒漠状态。拒予之回响一在何种鸣响中?


        IP属地:江西4楼2022-12-02 06:24
        回复
          原文
          公开的书名“哲学论稿”与本质性标题“从本有而来”
          案,“从本有而来”,转化成汉语哲学思想的专有名词,【本有】就是【道】。【道】在汉语哲学思想的最为准确的表达乃是易经中的系辞。
          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言天道也;《中庸》曰「率性之谓道」,此言人道也。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聚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一言乎分,则其所受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不特品类不同,而一类之中又复不同是也。各随所分而见于一,各成其性。《中庸》首言「天命之谓性」,不曰天道而曰天命者,人物咸本于天道,而成性不同,由分于道不能齐也,以限于所分,故云天命。
          故而【本有】不是可以用人类的语言予以清晰表达的,或者说【本有】对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而言,永远是一种无法最终言说的对象。
          故而,海德格尔,云【哲学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公开呈现出来,,因为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故一切本质性的书名都变得不可能了。】
          海德格尔的【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是指人类的秩序、制度、文化与语言,经过上万年的演化,人类早已经丧失了与【本有】【道】的实质性的关联,人性的丑陋的一面,越来越遮盖了、隐藏了人类的本心,人类的【如来藏心】。
          海德格尔对于源自东方世界的哲学思想,有深厚的感知,因此老子庄子以及禅学禅宗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早已经融合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逻辑当中。
          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不等于【本有】概念。
          由于现代中简体的那些专业人士与读书人,对于汉语哲学思想的陌生,故而无法与海德格尔在思想的深处,产生共鸣与共感。如果试图用汉语文字的表面的通俗的含义,去理解海德格尔的【本有】的哲学思想,就必然如同西汉以后的古人,脱离了商周时期甲骨文的本意,而用西汉以后的汉语文字符号的含义,去诠释周文王的卦辞爻辞,必然产生诸多的盲点与更多的误区。


          IP属地:江西5楼2022-12-03 05:32
          收起回复
            哲学论稿(前瞻)1
            原文
            公开的书名“哲学论稿”与本质性标题“从本有而来”
            案,“从本有而来”,转化成汉语哲学思想的专有名词,【本有】就是【道】。【道】在汉语哲学思想的最为准确的表达乃是易经中的系辞。
            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言天道也;《中庸》曰「率性之谓道」,此言人道也。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聚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一言乎分,则其所受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不特品类不同,而一类之中又复不同是也。各随所分而见于一,各成其性。《中庸》首言「天命之谓性」,不曰天道而曰天命者,人物咸本于天道,而成性不同,由分于道不能齐也,以限于所分,故云天命。
            故而【本有】不是可以用人类的语言予以清晰表达的,或者说【本有】对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而言,永远是一种无法最终言说的对象。
            故而,海德格尔,云【哲学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公开呈现出来,,因为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故一切本质性的书名都变得不可能了。】
            海德格尔的【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是指人类的秩序、制度、文化与语言,经过上万年的演化,人类早已经丧失了与【本有】【道】的实质性的关联,人性的丑陋的一面,越来越遮盖了、隐藏了人类的本心,人类的【如来藏心】。
            海德格尔对于源自东方世界的哲学思想,有深厚的感知,因此老子庄子以及禅学禅宗的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早已经融合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逻辑当中。
            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不等于【本有】概念。
            由于现代中简体的那些专业人士与读书人,对于汉语哲学思想的陌生,故而无法与海德格尔在思想的深处,产生共鸣与共感。如果试图用汉语文字的表面的通俗的含义,去理解海德格尔的【本有】的哲学思想,就必然如同西汉以后的古人,脱离了商周时期甲骨文的本意,而用西汉以后的汉语文字符号的含义,去诠释周文王的卦辞爻辞,必然产生诸多的盲点与更多的误区。


            IP属地:江西7楼2022-12-03 14:47
            收起回复
              本有的德文词是“Ereignis”,其他翻译包括“大道”、“成己”、“存有”、“居有事件”等等。其中意蕴有一层内涵,是《道德经》所说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意思。

              道与证道
              道,无法言说,超越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有限性,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言去表述无限的宇宙,必然产生根本性的冲突与逻辑的悖论。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以有限性为前提的。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与先验逻辑,论证了人类感知、印象、概念、范畴与知识的起源,都是受制于天赋。康德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经验论的哲学思想。康德是一个典型的有限理性者,他的哲学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康德认为由人的主体所建造出来的科学仅仅存在于现象界,而不能深入到对象自身的本体。
              海德格尔的【本有】存在哲学思想,就是探究对象自身的本体,故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与东方的【道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共鸣与关联,这种关联不是源于某种文化的特性,而是人类【本真】【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与【共感】,这就是【人性之元善 至善】,也就是【天命之谓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与【共感】,就是所谓的【证道】。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只是海德格尔的【证道】的思想的推演。


              IP属地:江西8楼2022-12-03 14:49
              回复
                【案。
                一阴一阳乃为道。道不离气,气不离道。
                道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气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者。
                在宋代理学中,对道与气,理与气,有着深入的探究。在朱子语类中,道与气,存在与存在者,乃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话题。只有深入研究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的内涵,是可以清晰的阐述的。
                宋明理学的道,就是天理,就是太极,也就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存在之概念。
                朱子语类,卷一 理气上,记载。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当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自己的专有范畴,易经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源头,阴阳二气,乃是中国古人表达自己对于宇宙现象界各种存在者的特有的术语。只有深入研究阴阳二气的哲学思想的范畴,才可以揭示出中国古人对于宇宙万物等存在者的运动逻辑,是有着清晰的表达逻辑方式的。】


                IP属地:江西9楼2022-12-03 20:04
                回复
                  布袋书品
                  20小时前
                  海德格尔也深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但随着他思考的深入,加之他对“存在”问题的持续研究,海德格尔逐渐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学说。
                  他接受了现象学的方法,并把传统哲学中讨论的“存在”还原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即显现意义上的存在,或者说还原到“存在者如何存在”的问题。因为现象学的思路就是解释“存在者如何存在”的过程、揭示“显现”本身的结构。
                  但海德格尔并不接受胡塞尔的先验还原思想,他排斥先验意识的理论。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虽然还原到了先验意识和先验自我的层面,但对于先验意识、先验自我的意识,背后应该还有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还原的过程仍然还是有主客认识论的残余留在其中。为了避免矛盾,海德格尔排斥先验意识理论,而后他将其与自己对“存在”问题的探索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存在”的思想。
                  存在”到底是指什么?海德格尔为什么重提“存在”?他的理论切入点是什么?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海德格尔提出的关于“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
                  再回到哲学史我们会发现,自柏拉图以来,哲学探讨的就是凝固化了的“存在者”。但是大家并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以为“存在者”就是“存在”,进而也就忽略了“存在者”如何“存在”的过程。
                  像柏拉图的理念论,把握万事万物背后的理念型相后抽象出理念的实体。理念本身寓于千万事物中,现在要把理念独立、分离出来,使其成为单独的领域加以认识。于是,“存在”便成为一个可以被认识的对象。但实际上,“存在”是一个过程,是存在者的“显现”体现。“显现”本身如何被当成某种凝固化的东西加以研究、如何被当作一个客观的对象被把握呢?我们只能去领悟、去感受“显现”的过程。
                  可以说,柏拉图的这种思维模式,开启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征程。大家通过抽象思维把握“存在”,表面上都在追问“存在”,其实大家追问的是“存在者”的本质。近代哲学一直在讨论实体,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认为心灵和肉体是两种彼此独立的实体,斯宾诺莎也讨论实体哲学。貌似大家都在追问“存在”,但其实是通过追问“存在者”的本质掩盖追问“存在”本身。也可以说,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存在者”遮蔽了“存在”,对“存在”的探讨一直晦暗不明。
                  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史,就是一个“存在被遗忘”的历史。确切地说,是一个遗忘了“存在”和“存在者”差异的历史,是将“存在者”当作“存在”进行研究的历史。
                  怀特海说:“2000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整个传统哲学都是以这样的模式展开,追求现象界以外的“本质”领域,并以此为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以此为基础,海德格尔认为不能再继续含混“存在者”和“存在”,要对其进行明确区分,还原“存在”的本真。
                  “存在”和“存在者”相比,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存在者”。虽然“存在”隐而不见,但这并不代表“存在”就此消失。因此我们要把“存在”揭示出来,找到“存在”本身的意义,回到“存在”本身。这正是海德格尔的总出发点。收起


                  IP属地:江西10楼2022-12-03 20:04
                  回复
                    原文
                    这个公开的书名现在听起来必定是苍白的、寻常的和无所言说的,而且必定会唤起一种假象,仿佛我们是在做一部关于哲学之“进步”的“科学”“论稿”。哲学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公开呈现出来,因为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故一切本质性的书名都变得不可能了。
                    案。真正的哲学昭示着的那种源初之思,而所有基本语言,都蕴含着强烈的技术性,以至于无法把握那种源初状态。


                    IP属地:江西11楼2022-12-04 05:51
                    回复
                      原文
                      这个公开的书名现在听起来必定是苍白的、寻常的和无所言说的,而且必定会唤起一种假象,仿佛我们是在做一部关于哲学之“进步”的“科学”“论稿”。哲学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公开呈现出来,因为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故一切本质性的书名都变得不可能了。
                      案。
                      道,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道德经》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之可以道者,非真常之道也。夫真常之道,始于无始,名于无名。拟议即乖、开口即错。设若可道,道是甚么?即不可道何以见道?可道又不是,不可道又不是,如何即是?


                      IP属地:江西12楼2022-12-04 05:51
                      回复
                        原文
                        这个公开的书名现在听起来必定是苍白的、寻常的和无所言说的,而且必定会唤起一种假象,仿佛我们是在做一部关于哲学之“进步”的“科学”“论稿”。哲学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公开呈现出来,因为所有基本词语都被用滥了,与词语的真正关联被摧毁了,故一切本质性的书名都变得不可能了。
                        案。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原文及摘要
                        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案,世界公开展示的只是显现的现象界,世界隐藏了现象界背后的本体界。世界既是道的、存在的图像,世界更是存在者的、现象的、形而下之气的、器物的运动】
                        1.1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
                        【案,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事实的定义与范畴是人类思维模式的认知的逻辑所规定的。事物,是宇宙间呈现于人类视野中的某种现象。比如,在清朝的慈禧时期,火车的出现是一种现象,慈禧他们认为火车是一种怪物。对于欧洲人而言,火车仅仅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物。由此,在不同的世界中,事实的定义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
                        1.11世界为诸事实所规定,为它们即是全部事实所规定。
                        1.12因为事实的总体规定那发生的事情,也规定那所有未发生的事情。
                        1.13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1.2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1.21每项事情可以发生或者不发生,其余的一切则仍保持原样。
                        2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2.0121 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
                        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正如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间对象一样,离开同其他对象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思想一个对象。如果我能够思想在事态中结合的对象,我就不能离开这种结合的可能性来思想对象。
                        【案,具体世界当中的事实,一定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通过人类的思想的运动,才可能产生所谓的具体的对象。比如,在亚马孙流域生活的原始部落的世界的对象,就不同于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的对象。
                        由此,存在的道,确实普遍的、隐藏于原始部落与现代文明社会之背后,这就是道的存在,不可言说只能意会的深层原因。】
                        2.04存在的事态的总体即是世界。
                        2.05存在的事态的总体也规定哪些事态不存在。
                        2.06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即是实在。(我们还把事态的存在称为肯定的事实,把事态的不存在称为否定的事实。)
                        2.061事态相互间是独立的。
                        2.062从一个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能推出另一个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
                        2.063全部实在即是世界。
                        2.l 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
                        【案,具体时空下的具体的特定世界,有着不同的事实的逻辑规则与图像。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具体的世界当中,一个群体一个族群,活在一群人一个族群特定的具体世界当中。】
                        2.11图像描述逻辑空间中的情况,即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
                        2.12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
                        6.373 世界是独立于我的意识的。
                        6.374 意识和世界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是无法保证的。
                        6.41 世界的意义必定存在于世界之外。世界之中不存在价值。
                        【案,世界的事实,是由人的认知的逻辑规则确立的。世界的意义,最终源自人的认知,源自人的伦理道德的规范,由此世界作为一种纯粹的事物,是无法独立存续的。具体的世界,是由一个人一群人的认知所规定的。一个人一群人消失了,具体的特定的世界就消失了。】
                        6.421很清楚,伦理是不可说的。 伦理是超验的。 (伦理和美学是同一个东西。) 幸福者的世界不同于不幸者的世界。
                        6.44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这一点是神秘的。
                        6.52 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得到解答,也还完全没有触及到人生问题。当然那时不再有问题留下来,而这也就正是解答。
                        6.521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 (有些人在长期怀疑之后发现他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但是又不能说出来这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6.522确实有不可说的东西。它们显示自己,它们是神秘的东西。


                        IP属地:江西13楼2022-12-04 06:33
                        回复
                          原文
                          然则这个公开的书名也是与“实事课题”相合的,因为在形而上学向存有③历史性的思想的过渡时期里,我们只能冒险一试,根据存有之真理的问题范围内那种更为原始的基本立场来思想。但甚至于这种如愿以偿的尝试,依照有待启-思的东西的基本居有事件④,也必须远离于任何对于一部具有传统风格的“著作”的错误诉求。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Gedanken-gang),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①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已的本有特征。
                          案,第一部分
                          谢汉敏锐地指出:“运动”观念是理解海德格尔的“居有事件”的关键和钥匙。“元历史(Urgeschichte)”,它所具有的是“实行历史(Vollzugsgeschichtlich)的境域”,而不是“对象历史的境域”。海德格尔的{元历史}与{三重世界}的概念,直接与存在-道的运动图像紧密关联,海德格尔用{居有事件}予以表述。
                          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前理论的、动荡的“实际生活经验”与他思想“转折”后的“涌现”之间,也有着内在的根本性的关联。海德格尔自己就曾明确说道:“生活与涌现说的是同一个东西。”
                          在1919年战时亟须学期讲座中,海德格尔就已清楚地指出:“一切历史和哲学史都在在自身之中并为了自身的生活中建构自身,生活自身是历史性的——在一个绝对的意义上。”(11)
                          这种意义上的“历史”被他称为“元历史(Urgeschichte)”,它所具有的是“实行历史(Vollzugsgeschichtlich)的境域”,而不是“对象历史的境域”。也就是说,“元历史”意味着实际生活经验不断重新实现自身的运动,意味着一种前理论的存在方式,而理论的、客观的历史学考察只是这“元历史”被“去生活化(Ent-leben)”之后的残渣。思想“转折”之后的海德格尔用“存在”代替了“实际生活经验”,但保留了“历史”之“前理论”和“运动”特征。


                          IP属地:江西14楼2022-12-05 10:03
                          回复
                            原文
                            然则这个公开的书名也是与“实事课题”相合的,因为在形而上学向存有③历史性的思想的过渡时期里,我们只能冒险一试,根据存有之真理的问题范围内那种更为原始的基本立场来思想。但甚至于这种如愿以偿的尝试,依照有待启-思的东西的基本居有事件④,也必须远离于任何对于一部具有传统风格的“著作”的错误诉求。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Gedanken-gang),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①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已的本有特征。
                            案。第二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转折”之后对“世界”和“居有事件”的新理解,显然来自早期弗莱堡时期对无人称短语“Es weltet(它世界化)”的思考。在1919年战时亟须学期讲座中,海德格尔就已指出:对于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的周围世界来说,“到处都是这种情况:‘它世界化着’”(13)。这意味着,在世界中存在的并不是被一个理论主体所审视和考察的客体、对象,而是意义的发生事件。
                            “周围世界体验(Erleben)”就是“我”把周围世界据为己有,而周围世界“则根据其本质将自身居有(er-eignen)”(14)。简而言之,周围世界体验是“居有事件”。在这发生事件中,“我”与世界相互居有,从而相互勾连。“Es weltet”中的“Es”则就是这个居有事件。而且,当时他也已在“有/它给出(Es gibt)”的意义上来理解居有事件。
                            后期海德格尔才试图把“存在(Sein)”改写为“存有(Seyn)”,给“Sein”划上个叉号,甚至要放弃“存在”这个词,目的就是为了消解其形而上学的含义,即现成的、静止的在场,突显“实际生活经验”所蕴含的“相互居有之双重运动”。


                            IP属地:江西15楼2022-12-05 10:03
                            回复
                              原文
                              关键不再在于“关于”②某物进行论述,把某个对象性的东西描绘出来,而倒是在于被转本于本-有③,这就等于人的一种本质转变,即从“理性动物”(animal rationale)向此-在④的转变。所以,相应的标题就叫作:从本有而来⑤。而且,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对本有作一番报告,而倒是意味着:为本有所居-有,⑥有一种有所运思和有所道说的归属,一种对于存有和存有“之”词语的归属。
                              案,第一部分
                              真正的哲学昭示着的那种源初之思,而所有基本语言,都蕴含着强烈的技术性,以至于无法把握那种源初状态。
                              语言含有强烈的技术性。语言的起源的逻辑。
                              本质的语言就是道说(Sage)。道说的基本含义就是显示、显现。
                              一切存在者包括人都活动在道说之显示中。
                              道说作为显示或澄明贯穿于一切在场者之在场和不在场者之不在场中。
                              海德格尔还认为存在通过语言显现自身。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作为在世总是展开自身的存在,此在之展开状态是由现身、领会和话语构成的。话语(Rede)是与领会、现身同样原始的生存论环节。
                              逻各斯(Logos)的原初含义是把言谈所及的东西公开出来,让人看见。如果存在者能够从其遮蔽状态中显示出来,它必须被命名,被谈及,否则它便只能将自身保持在遮蔽状态中。
                              在后期,海德格尔直接把语言和存在联系起来。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他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家”的观点。他认为语言的本质不是人的内心体验的表达,而是“本质的语言”。


                              IP属地:江西17楼2022-12-06 1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