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妮宝贝吧 关注:50贴子:899
  • 2回复贴,共1

「﹏﹏King’」【四爷】爱恨贪恋嗔痴狂(《东霓》序1:作者:郭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活中的笛安是什么样子的?
     她温柔,迷人,善解人意。讲话娇滴滴的,轻声细语,像是怕说大声了就破坏掉什么似的,水一样温柔。她整个人都像是活在一种梦幻的世界里,没有沾染太多这个世俗的气息,无论是爱情、梦想、人生、灵魂等等这种非常容易被污染的词,在她身上,都能看见原生态的样子。她就像是那座她居住了多年的城市,巴黎——古典而又现代,高贵而又多情,精致而又狂野。
     那她的小说是什么样子?
     2009年的时候,一本《西决》横空出世,几乎从来不为人做推荐的苏童先生,破例为笛安亲笔题序,甚至用到了“年轻的笛安的叙述能力超出了我的预料,甚至超出了我的智商”这样的至高赞誉。而这本小说,也以我们公司三周年的纪念作品的形式隆重面世。《西决》成功席卷了全国各大书店的排行榜,创造了超过70万册的天文数字销量。在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笛安还获得了华语传媒大奖的年度最佳新人奖项。共同获奖的年度最佳作家,恰巧正式为此书写序的苏童先生。
     时隔一年之后,2010年,无数读者翘首期盼的《东霓》——《西决》的第二部,终于面世。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到,随着这本新作的出版,全国一定会再次掀起关于西决东霓这个家族、关于笛安的关注和讨论风潮,笛安笔下这一家人的故事,精彩纷呈,勾心斗角,跌宕起伏,爱恨交织。《东霓》在《最小说》连载的时候,每个月数百万的读者疯狂追捧,热烈讨论,一时风头无两。
     毫无悬念的,《东霓》再次成为了我们公司四周年的纪念作品——以这样的作品来代表我们公司的年度最高创作水准,不是笛安的荣耀,而是我们的荣耀。



1楼2010-07-04 16:16回复
    在《西决》的序里,我已经说过,在同辈的年轻作家当中,笛安的叙述能力、控制剧情和驾驭文字的天赋,都处于一种顶峰性的、压倒性的优势位置,在我眼里,她甚至比很多前辈的作家都还要杰出。
         她的文字像是淬过毒的腰里剑,百炼成钢,绕指成柔。她的文字仿佛泉水般的灵动澄澈,没有一般作者浑浊而刻意的匠气,却又水银般无孔不入,润物无声,见血封喉。稳、准、狠。笛安像一个在这个世间呆了太久的老灵魂一样,对任何的事情和感情,都看破了,也看准了。所以她写得恣意,写得不动声色,写得让看者欲罢不能仿佛中毒。她柔美而又风情万种的女性特质的文字表象之下,潜藏着男性作者们常有的恣意野心和凶狠锋利。
         而且笛安的可怕之处——对,只有可怕这个词能够最能表达我的意思——在于,她能够在《西决》这样已经非常成熟和精彩的小说成就之上,在一年的时间以内,再次取得质变的飞跃,在如此高的起点之上,她轻而易举地再次朝巅峰突进,将众人远远甩在身后。《东霓》不费吹灰之力,将《西决》狠狠踩在脚下。只有她才能做到,也只有她才有资格做到。或许这要归功于在《东霓》里面,她回归了自己女性的第一视角,这个郑氏家族的世界在东霓这样一个亦正亦邪、遁世入世的女人眼里,被演绎得酣畅淋漓,无限酣畅。
         《东霓》全文流畅自然,完全没有技巧残留的痕迹,它温润、它激烈、它苦涩、它喜悦……它有万种姿态,但是却好不矛盾浑然一体。全文充满了各种让人反复阅读如痴如醉的神来之笔,比如她写路灯下的飞蛾,如此普通而常见的事物,在她笔下,变成了——
         “飞蛾们都幽然地漂了过来,凝聚在光晕里,那光的边缘轻薄得就像一层尘埃。都说飞蛾是自己找死,可是我根本就不觉得它们活过。因为它们慢慢地,慢慢地靠近光的时候,就已经很镇定,镇定得不像有七情六欲的生命,而像是魂灵。”


    2楼2010-07-04 16:16
    回复
      作为一个出品人,看到《东霓》这样的作品,或者说看到笛安这样的作者,感觉就像是寻宝人发现一座深埋在地底的惊世宝藏。世人终将见证它的美轮美奂,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推荐者,告诉大家笛安文字里的瑰丽壮阔。
           再一次向大家推荐《东霓》——我在阅读的过程里,心里一直充斥着一种矛盾的感觉:不忍释卷、却舍不得一次看完,因为当下的中国,好小说越来越少,这本看完,就又得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再等到笛安的《南音》了。相信那一本完结卷,应该会成为年轻作家里,很长时间都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吧。我这样期待、并相信着。


      3楼2010-07-04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