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吧 关注:5,666贴子:18,266
  • 18回复贴,共1

史上最强陪酒女——妇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文源于我对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名称的探究。但不曾想,得到的结果为:原来古代君王也如此世俗。所以起了个博眼球的标题。
先看商鼎之铭文图,以及商鼎命名的有关历史。关于“司母戊鼎”发现的传奇故事,网上都有这里不再赘述。
1939年出土。解放后郭沫若命名为“司母戊”大方鼎。
1976年发现“妇好”墓,出土“司母辛”鼎。
2011年国家博物馆更名为“后母戊”大方鼎。


从图中可以看出:铭文同样是“司”字并没有镜像文字“后”。所以说因为发现“司母辛鼎”后才更名是有误的。到底这三个字应该读什么呢?


IP属地:上海1楼2022-12-18 10:32回复
    第一个字是司还是后?
    说文解字:
    后:“继体君也”。注解:继承王位的君主。
    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段玉裁:“外对君而言,君在内也,臣宣力四方,在外,故从反后”。夏商周的官职有: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司:主持掌管的意思。例:司马,掌管马匹的,为对外战争的将军。
    如果读作后,王的意思,念成王母戊?王母辛?不妥!后面有对王的命名解释,暂且不表。
    第二个字是女还是母?
    以下是女字在甲骨文的四种写法,代表不同年龄的女人。

    商朝文字在甲骨上称为甲骨文,在青铜器上称为金文。第三个女一般出现在金文中。为
    什么多一横?古时候女子十五岁有“笄礼”——成人礼,用发簪将头发盘成一个髻。所以这里多了一横,是成年女子的意思。因为现代文字没有单独一个字,对女字有年龄区别,所以这里可以念“母”。这一点大家都没有争议。
    第三个字是戊,这点也没有争议。
    戊为天干之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商朝从成汤开始三十位帝王。名字第二个字都是以天干来命名。例:太祖商汤:天乙;衰王子胜:外丙;懿王子庸:仲壬;太宗子至:太甲……。
    天干为日,十天干为十日,农历初一开始10日为甲,再10日为乙……而且非王妃(正妻)之子不以天干名。商王按此推算取名,有些重复的就以第一字区别。例:太甲、小甲、沃甲、祖甲。但是这里没有名字叫癸的。可能是巧合,或是因为夏桀叫履癸,所以后世不用癸字。


    IP属地:上海2楼2022-12-18 10:34
    收起回复
      而这里的戊和辛为王名吗?非也!因为这两个鼎是在武丁之妃的墓里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一般是它的所有者的名字。
      相传武丁有三个妃,妌、好、嬕。说“司母戊”鼎是妇妌之子祖巳为祭拜其母戊而铸,“司母辛”鼎为妇好之子祖庚、祖甲为祭拜其母辛所铸,都有误。墓中之物何以祭拜。
      再看看“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之铭文:“帚女子女”。
      帚加女为妇,子加女为好?非也!



      IP属地:上海3楼2022-12-18 10:35
      回复
        “帚”:甲骨文确实是这样写,但妇为姓所以叫妇好?而且妌、嬕也姓妇?非也!有些学者认为“妇”是称谓,答对了一半。那刻在青铜器上是何意义呢?先看这幅图。

        商周期间,白茅草都是要诸侯国进贡的,以做祭祀用。蓍草作筮卜用。而茅草的作用是“缩酒”—— 古人祭祀时,将茅草扎成束直立,将酒从上淋下,糟留茅中,酒汁渗透下流,向神饮之,谓之“缩酒”。“缩”就是将酒过滤干净的意思。所以将茅草扎起来,同“帚”相似的这个字可以称作“祭酒”。而“帚女”就是祭酒女。
        祭祀完的肉和酒都是要给王吃掉和喝掉的。所以又能领兵打仗,又能祭酒、陪酒的的“妇好”,可以称作史上最强陪酒女。
        辛是武丁给起的字或者号。再看这个辛字,既然王以天干起名,那么妃也可以以天干起名。但这里可能不是她的生辰之日,而是她祭祀之日。
        《周易》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很多人都解释不了什么意思。贞洁十年可以立牌坊?非也!这里的女子不是普通的女人,而是子的女人,商朝王都是子姓,前面也举过例子了:子胜、子庸、子至……。女子就是王的女人,周朝也沿用(指祭祀的女人,后面再解释)。就像“公子”,原来特指诸侯王的嫡子,姜(酱)特指姬姓美女,现在变成满大街都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种可能是“妇好”原来就和武丁一样都就是子姓,子同好。因为夏商还留有母系氏族的影子,这里以女旁姓为贵,姒、姬、姜、姚……而好就是姓氏。那么简单点就念“好”吧!


        IP属地:上海4楼2022-12-18 10:37
        回复

          贞是贞洁?非也!
          贞的字形是鼎,引申出来就是甲骨放在鼎上。贞就是祭的意思。我的解释是:王的女人刚刚开始占卜是不留名字的,到了十年的祭祀之日才以天干给个字或者号。


          IP属地:上海5楼2022-12-18 10:39
          回复
            因为有些人不理解“妇”字,还有一些谬误我也来纠正一下。


            妇妇好曾经做了商王室已故祖先神灵的“冥妇”(王宇信观点),而这串卜辞记录,则是武丁对祖先急切地询问。“妇好嫁了吗?”“大甲已经娶了妇好!”“妇好嫁了吗?”“成汤已经娶了妇好!”“妇好嫁了吗?”“祖乙已经娶了妇好!”于是,商王武丁彻底放心了。这就令人感到很是匪夷所思,毕竟作为丈夫的武丁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宠妻狂魔了。妇好不仅生前地位崇高,向内掌管国家祭祀之职、向外可率大军出征,死后除了墓内随葬珍宝无数,更是破例将其葬在了商代王陵区内。
            结束
            这就是所谓的妇好四嫁,还牵涉到了冥婚。其实都是谬误。
            我来注解一下 注:隹[zhuī]乃短位鸟也,这里可以作鸡。
            正 反
            (1) 鸡……取……好(看不清楚) (1)王占(我就看得清两个字)
            (2) 祭鸡太甲
            (3) 鸡祖乙
            (4) 祭鸡中丁取祭酒好
            (5) 祭酒好的取到二
            (6) 祭鸡太甲取酒
            (7) 祭酒好的取不?
            (8) 祭鸡乙祖取酒。
            这里还有一个谬误,三个先王是祖乙、大甲、中丁。成汤是天乙。这里的甲骨上并没有写。而“帚”字没有女子旁更能说明是缩酒,祭酒。


            IP属地:上海6楼2022-12-18 10:41
            回复
              回过来再来看到底是“后”还是“司”,我觉得读“司”更妥当,“司母”为管理祭祀的女官,由巫女沿用,以王妃担当最合适。“戊”和“辛”为她们的字或者叫代号,还有叫“癸”的,铭文也出现过。


              IP属地:上海7楼2022-12-18 10:42
              回复
                司母辛的正确辨识为司辛女,两列三字,
                而所谓的后母戊实为后女戊(女与戊的组合字),单列两字。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商朝尚无皇后之后字。至于后母戊鼎是中华帝鼎慈禧鼎,1935年至1937年间制造。慈禧是后,慈禧搞了个戊戌政变,知识分子们恨死了她,所以仿甲骨文女辛(组合字)创造女戊(组合字)。
                商朝天干字用于名字只商王专享,唯一例外是女辛,这个女人应是慈禧这样的角色。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11 11:03
                收起回复
                  本来司母辛铭文可证司母戊鼎是现代工艺品,可水货考古学们被司母戊铭文带到了沟里,连古文是一列一列的这个简单常识都看不到。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11 11:14
                  回复
                    不搞清天干地支的起源,研究商朝就是个笑话。水货文史专家们想当然认为天干地支字现在的意思就是商时的意思。窃以为,商时天干十字是天地间对人最重要的十件事,比如甲是城堡,乙是道路,辛是祭祀,癸是统兵。为何取十件,人的手指是十个嘛。地支是人的分类,比如子是婴儿,丑是小孩(骑罗马)……为何取十二?人的脚趾是十个,脚趾要和脚跟一起才能支撑,十脚趾加两脚跟是十二。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1-12 1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