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一见钟情。和一条华丽丽的裙子。它像樱花一样,开得靡丽绚烂。
于是,我保留了自己的任性。虽然不合适,于人于地于时,还是买了它。
为了它,又挑鞋子挑到呕心沥血。
后来,它成了压箱底的裙子。
于是,我对一见钟情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因为从前,是极其嫉妒 娜娜和莲的相遇。像雨天玻璃上两滴水滑下滑下,于一个点容成一滴一样。旁若无人。惊心动魄。
傲慢和偏见。第一感觉不一定就是准的。太快给人下定义,毫无公平而言。
于是,命运的气场和 生活的 理智一下子对应起来。
要怎样知道。什么是属于你的,同时也是合适你的。
在一个对的之前,很多错的。这是代价,也是经验。你也许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起码知道了不要什么。
比如,一条裙子成功勾引了我。再来,我产生了抗体。不会再被勾引了。
下次,有喜欢的东西。会轻轻放下,让它等待属于它的人。
还有一种,一开始,不见得喜爱。甚至有些厌恶。
这类叉子事比较集中在音乐上。一开始我觉得王菲像鬼一样,歌也神的很。张国荣也是。
真是像鬼一样的女人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她。
然后,后来我也喜欢了。
时机未到而已。
另外,重复着被一张张专辑的主打歌吸引。然后爱上它里面的永远没有上榜的歌曲。
这种爱,历久弥新,千回百转。
经历很多事以后,发现,哦,原来它早在那里。
与千千万万人中,不快不慢,仅一声,哦,原来 你也在这里。
我不明白,那些落入尘埃的曲子,望着我的眼神,是否像望着一株植物。等我长成一棵树。然后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雨露阳光。
然后无疾而终,然后不告而别。
我身边的人,总是极其认真。我对认真这件事情产生过困惑。
现在明白,因为在乎,才会认真。
杀手的死,大多源于他们有了所在乎 想珍爱的东西。
那么我在乎什么。家人,朋友,我的机器们。
最大爷的就是我的机器们。装死装病跟我耍脆弱。
时间其实是很可怜的,它也很想停下来。却无法停下。
跟人的脆弱,不是很相像么。
我们明白的。我们做不到。
明白不应该,用天真去碰触不安的灵魂;
明白该放手。
荆棘鸟,有种宿命的味道。要让荆棘插入胸膛。流血而死,高唱挽歌。这是归宿。
书上说,不要试图明白这个世界。只要享受它就好了。
而这段经历,每一小段,都有周杰伦的音乐做背景。每一首,都有相应的场景。
好像一次盛大的排练。没有观众。自导自演。
那么结尾呢,结尾怎么写呢。在我遗忘那么多过程以后。
你听得到。你听得到么。
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