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吧”发的帖子,现在被删了。粘贴到这里:
为什么从商业的视角看问题要比从资本主义的视角看问题好一些?这是因为(1)从资本主义的视角看问题,是直接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出发,而从商业的角度看问题,是慢慢地引出矛盾。前者直接从矛盾出发,后者引出矛盾。后者是自然的。(2)资本主义的视角容易使人情绪化看问题,缺少理性。正因为这种缺陷,马克思一方面非常厌恶资本主义(“资本来到世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解释说自己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的情绪非常明显。只要站在马克思的角度,你就会陷入和他一样的矛盾:对资本主义非常厌恶、仇恨,但又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资本主义的巨大贡献,资本家是无罪的,有罪的是制度。(3)资本主义的视角,使人对共产主义美好社会产生幻想,但我认为这个幻想是不切实际的。这个幻想也来源于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描述得过于黑暗。但世界一直就是这样,未来社会也是这样,这才是理性。
现在的商业社会,其实就是统治者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只要不生产粮食,不管你干什么赚钱都行。西方国家之所以商业发达,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圈地运动,没有土地来源的人们要想生存下来,客观上只有发明新东西才能吸引别人,才能换到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创新、变革的原因。除了一些垄断行业,其他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赚钱。这是商业时代的特点。从商业的角度来解释现实,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但从资本主义的角度来解释,就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
商业社会,人也被商品化了(马克思把这个叫做异化。但异化不是商业时代才有的,农业时代也有。农业时代人就被视为牛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人也具有,因此,商品和人都产生剩余价值。这是马克思失误的地方。
商业社会困难的地方之一在于如何分配利益,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商人们最初只知道,只要人们肯互换自己的产品,一般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但他们也意识到,某一方总难免亏一些或赚一些。因为交换的多少没有规定,大家都是盲目的,只要不太离谱,商业交易就是对彼此都有利的。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包含在商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对于某件商品的贡献是多少,这是很难界定的。但我可以肯定,我们使用的每一件商品中都有他们的贡献。正因为这种盲目性,所以,商业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尽量压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抬高高科技含量工作者的工资,这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
回复 [url]http://早睡身体好[/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