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吧 关注:15,831贴子:138,260

对马克思的几点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22-12-23 18:52回复
    1、我感觉现在不是资本主义时代而是商品经济时代。马克思的视角是把重点放在资本主义,我感觉这个视角不对。过去是农业时代,现在是商业时代。过去统治者靠掌控土地来掌控一切,现代统治者靠掌控金融来掌控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农业国家特别喜欢扩张国土,而商业国家则特别热衷于扩张市场的原因。


    IP属地:河南4楼2022-12-23 18:58
    收起回复
      一无所知,人云亦云,悲哉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25 00:33
      收起回复
        我大致描述一下, 农业社会和商业社会的人在观念上有什么区别:
        农业社会的人往往幻想建立某种稳定的理想社会模型(大同世界、世外桃源)。也就是说,希望彻底地解决一切问题。当然,农业社会的很多人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宗教一样的幻想。商业社会的人则从理性上不再相信这种社会,而相信丛林法则,虽然他们也感受到丛林法则的残酷。
        包括我本人在内,在过去对于美好社会的种种描述也很感动,看到人间真情也会流泪,也希望社会永远没有纷争。但现实也让我不得不承认,丛林社会才是社会的真实样子。农业社会的人的心态更像小孩子,希望永远活在一个温暖亲昵的世界。


        IP属地:河南8楼2022-12-25 14:53
        收起回复
          这是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吧”发的帖子,现在被删了。粘贴到这里:
            为什么从商业的视角看问题要比从资本主义的视角看问题好一些?这是因为(1)从资本主义的视角看问题,是直接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出发,而从商业的角度看问题,是慢慢地引出矛盾。前者直接从矛盾出发,后者引出矛盾。后者是自然的。(2)资本主义的视角容易使人情绪化看问题,缺少理性。正因为这种缺陷,马克思一方面非常厌恶资本主义(“资本来到世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解释说自己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的情绪非常明显。只要站在马克思的角度,你就会陷入和他一样的矛盾:对资本主义非常厌恶、仇恨,但又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资本主义的巨大贡献,资本家是无罪的,有罪的是制度。(3)资本主义的视角,使人对共产主义美好社会产生幻想,但我认为这个幻想是不切实际的。这个幻想也来源于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描述得过于黑暗。但世界一直就是这样,未来社会也是这样,这才是理性。
            现在的商业社会,其实就是统治者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只要不生产粮食,不管你干什么赚钱都行。西方国家之所以商业发达,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圈地运动,没有土地来源的人们要想生存下来,客观上只有发明新东西才能吸引别人,才能换到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创新、变革的原因。除了一些垄断行业,其他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赚钱。这是商业时代的特点。从商业的角度来解释现实,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但从资本主义的角度来解释,就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
            商业社会,人也被商品化了(马克思把这个叫做异化。但异化不是商业时代才有的,农业时代也有。农业时代人就被视为牛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人也具有,因此,商品和人都产生剩余价值。这是马克思失误的地方。
            商业社会困难的地方之一在于如何分配利益,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商人们最初只知道,只要人们肯互换自己的产品,一般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但他们也意识到,某一方总难免亏一些或赚一些。因为交换的多少没有规定,大家都是盲目的,只要不太离谱,商业交易就是对彼此都有利的。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包含在商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对于某件商品的贡献是多少,这是很难界定的。但我可以肯定,我们使用的每一件商品中都有他们的贡献。正因为这种盲目性,所以,商业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尽量压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抬高高科技含量工作者的工资,这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
          回复 [url]http://早睡身体好[/url]


          IP属地:河南10楼2022-12-25 15:20
          收起回复
            我说商品产生剩余价值,也不是指所有商品,像一些消费品,未必产生剩余价值,只是供人们消费。我说的产生剩余价值的物品,主要是指用于生产的机器、工具等这类产品。
            比如,一个工厂的职工在没有纺纱机的时候,他们的纺纱效率比较低,每天每天生产1件,有了纺纱机之后,每人每天生产10件。这就是因为机器产生剩余价值,当然,由于这个过程人也参与了,因此,这个剩余价值是机器和人共同产生的。


            IP属地:河南12楼2022-12-25 16:39
            收起回复
              🐮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12-25 22:21
              回复
                机器与工具同样也是由人去创造的 为什么不把工具产生的剩余价值归到制作工具的劳动者手里而是工具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12-26 08:43
                回复
                  工具创造剩余价值,为什么不把剩余价值归到制作工具的劳动者手上。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来理解:假设工具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就是一个人,这个制作者和使用者制作工具前,他生产的价值为每天10,制作、使用工具后,他生产的价值为每天20,(若干天后,他使用工具后生产的价值就弥补上他制造工具时消耗的价值,假设制造工具消耗40,那就是两天时间抵消)然后每天都比他过去多生产10的价值。
                  这就是工具产生剩余价值的思想实验。
                  这个问题再一次暴露了我在10楼说到的“商业社会分配利益”的这个困难。实际上,工具的制作者应该分到的利益,不仅应当包括自己制作工具的报酬,也应当包括(准确说是抽取一定成分)自己制作的工具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以下可以不看。
                  而且,由于工具的制作者提供的可能是某种专利技术,他在世的时候享有技术专利的报酬,去世后,他的专利技术就成为了社会共享。甚至包括不直接参与生产的科学家,他们提供的知识可能间接地为提高生产力、创造剩余价值作出贡献,这是一种特别隐蔽的关系。这些利益该怎么分配?这是个难题。现实社会的人,也只是大致作出一个分配。即便如此,社会财富还是大量增加,这说明商业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具有巨大的弹性空间——人创造的利益远大于(或远小于)自己分配到的利益,但只要多数人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生产就能维持下去。——这也是商业社会的巨大优势。


                  IP属地:河南16楼2022-12-26 12:50
                  收起回复
                    假如我用2小时生产了生产资料A,又用2小时和生产资料A(假设完全消耗)生产了产品B,那么B是我4小时的劳动结果对不对?那么请问A占这4小时里的多少呢?大于2小时吗?那B就是大于4小时的劳动结果了,但事实上B就是4小时的劳动结果而不是大于4小时的劳动结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12-26 13:53
                    收起回复
                      楼主能给🐴主义理论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论中有)的定义列出来吗?我想测试一下你批判的是不是mks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12-26 16:31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2-12-26 17:45
                        回复
                          问题要一层一层地说,现在还没有说清楚在社会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是怎么回事,你就直接说社会生产效率变化的情况了。这对问题的理解其实是不利的。
                          1、原先小王的生产工具比较先进,所以,每人每天产生20的价值。【先暂停一下】,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承认小王此时的生产工具是会产生剩余价值的,对不对?这和我说的生产工具产生剩余价值不矛盾吧?
                          2、然后,其他人都开始用这种工具的时候,小王的优势没有了。但你有什么理由认为小王的得到的价值是10,而不是20?优势虽然没了,那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都提高后】的情况下,而不是相对于【过去生产效率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对不对?
                          3、整个社会生产效率都提高以后,肯定比过去效率低的时候创造的整体价值更大,对不对?这个价值的变化,是先进工具被普遍使用带来的,对不对?这和我说的生产工具产生剩余价值有什么矛盾?
                          然后你说:“我并不认为那因为工具所产生多出的10是工具的剩余价值 而是同样属劳动者产生的价值”,你说得对。我是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而尽量简化掉一些细节。如果细致说的话,剩余价值确实是人和工具共同创造的,我的重点在于否认【工具不创造价值】,因此,我才没有提到工具和人共同创造价值的这个细节。但我在12楼已经把这一点说出来了。


                          IP属地:河南26楼2022-12-26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