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乐园吧 关注:28贴子:1,784
  • 12回复贴,共1

转:如何写小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百度


IP属地:江西1楼2010-07-07 13:22回复

             抓住兴奋点: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菲立兹•;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第一次听到编辑对我鼓励的话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IP属地:江西4楼2010-07-07 13:27
    回复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我自己的办法是读书,我和小说进行交流。我读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发现某种情绪。我的注意力在书页之间漫步,当某些东西忽然触动我的情弦时,我就可以继续写了,因为我已经能把那种情绪传递给我的人物了。我把干巴巴的爱情场景重写了一遍,这一回效果很好。我还发现了一个可以对付兴趣丧失的办法:给你的脑袋补充新给养。
               “焦虑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并不推崇这个带有负面效应的方法,它仅是一种方式而已。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把兴奋传递给读者,并使它不断增强,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闪光。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


      IP属地:江西5楼2010-07-07 13:27
      回复
        小说创作中的悬置紧张法:
                 微型小说之所以能以区区篇幅吸引读者,诀窍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悬置紧张法”。“悬置紧张法”又称悬念、“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说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运用“悬置紧张法”的——他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其实,“悬置紧张”不仅可以用在开头,也可用在中间,甚至可用在结尾。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结尾的镜头是常亮出人意外地开枪打死特务组长,救出刘啸尘和阿纪,随后跟着溃逃的国民军队走了——常亮究竟是什么人,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这种在结尾产生的“悬念”必将引起观众的种种推测和联想。“悬置紧张法”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里有“数”,而读者却完全“蒙在鼓里”,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测情节的进展。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心里早已预知天有大雾,可在三日之内“借”到十万支箭,而读者却完全不知,焦急地担忧着诸葛亮的命运。一是读者对情节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却“蒙在鼓里”,让读者睁大了眼睛看这些人物将如何动作。如《十五贯》中读者已知是娄阿鼠偷了钱,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娄阿鼠外,一概不知,于是读者关切地期待着:这件冤案将如何处置?篇幅较长的小说在运用“悬置紧张法”时,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结小“扣子”,一环扣一环,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把矛盾冲突推向总高潮。而微型小说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描述到结尾时忽然抖开“包袱”,使读者大吃一惊,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运用“悬置紧张法”,一要注意其真实性,既要“悬”,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虚,破坏作品的艺术真实;二要注意紧紧围绕着主题来“悬置紧张”,如果在枝节上“悬置紧张”,那只会削弱作品的主题思想。


        IP属地:江西6楼2010-07-07 13:28
        回复

                   有意义的动作描写
                   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威廉•;塔玻利
                   当我第一次写作时,我认真地接受了一位朋友关于写作的建议,他强调人物的动作对故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那种平静的场景中,当小说中的人物在交谈和聆听的时候,我就有了麻烦。我错误地认为在这里只要用一些简洁的“动作”词语就足够了。因此在我的场景描写中充斥了“他点头”,“她耸了耸肩”,“他起来”,“坐下来”,或“跷起二郎腿”这样的短语。我甚至让我小说中的人物看、打呵欠、微笑、叹息。这些都是我在人物对白时所用的“动作”,我把“有意义的动作描写”误认作写单一的“动作”。由于这些可有可无的词语大量充斥其中,我的手稿不得不报废。时间和一些有关小说写作的研讨会帮助我改掉了这些毛病。我懂得了枯燥无味的陈述和平凡的动作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小说的大敌。我终于明白,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这是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中士霍金斯和中尉卡拉瑟斯是两名警察局的探员,他们正在中士的办公室讨论一桩谋杀案。霍金斯看着卡拉瑟斯,“有几件事还没有查明,中尉。这只蓝色的鞋是谁的?还有这把钥匙,它是一把劣质的钥匙,究竟是门上的、挂锁上的,还是旅行箱子上的呢?”卡拉瑟斯耸了耸肩,霍金斯把这两样物品放到他的抽屉里。卡拉瑟斯站起来,“也许我们可以从验尸官那儿得到更多的线索。”他向门口走去。“他的验尸报告现在应该在我的桌子上了。不要担心,霍金斯,我们很快就能查明事实真相的。”他离开了办公室。这个场景缺乏戏剧效果,这些枯燥无味的动词:看、耸肩、放、站、走和离开,没有一个描写到意图、态度、姿势或表情的。它们都没有表达两个人的情感。
                   再看一看,当这些枯燥无味的动词被改成生动的活动时,场景就立刻变得充满活力了。霍金斯把身子往前倾了倾。他的手指着桌子上的物品:“有几件事实还没有查明,中尉。这只蓝色的鞋子是谁的?还有这把劣质的钥匙,它究竟是门上的、挂锁上的,还是旅行箱上的呢?”他把它们塞到抽屉里,“砰”地一声关上了抽屉。卡拉瑟斯微笑地站起来,拍了拍霍金斯的肩膀。“也许我们可以从验尸官那儿得到更多的线索。他的验尸报告现在应该在我的桌子上了。不要担心,霍金斯,我肯定我们很快就能查明事实真相。”他信步走出办公室。现在这幅场景的情感就清楚了。每一个动作都涉及到姿势、态度和表情。我们看到霍金斯的烦恼,以及卡拉瑟斯用自信在消除他的烦恼。这些词语和动作相互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下面这个例子,是两个小男孩在一幢老房子大门外的对话。“快点,约翰尼,我们进去。”比利说。约翰尼看着他,“我听说这儿闹鬼,人们说他们看见过幽灵。”“啊噢!根本就没有什么幽灵,那都是吓唬人的话。”比利走上门廊。约翰尼跟在后面。在他刚到达前门的时候,他听到一声尖叫,立刻转身就跑。这儿又出现了一些没有色彩的动词:说、看、走、跟、到达、听见和转身。这个对白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知道,比利用激将法鼓动约翰尼进一幢闹鬼的房子。但是对话没有涉及到姿势.现在,就让这些动作来传达态度、姿势和表情,使场景活跃起来。“快点,约翰尼,我们进去。”比利估计他不敢进去。约翰尼脸色苍白,甚至说话声都在颤抖。“我听说这儿闹鬼,人们说他们看见过幽灵。”“啊噢,根本就没有什么幽灵,那些都是吓唬人的话。”比利大摇大摆地走上台阶,他用挑战的目光瞥了瞥站在门外的约翰尼。约翰尼往比利的肩后扫了一眼,终于又往前挪了挪。他强装大胆,却在前门不停地发抖。这时候,他听到了一声尖叫,一声恐怖的尖叫。他飞快地跑下台阶,冲出了大门。现在这个场景就有了恐怖的基调,并给这个小小的场景赋予了生命,中心意思也非常明确。在这两个例子中,对白全部没有改变,而只是动作的描写有了变化。也正是这些经过改动后的动作描写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场景。作为一次写作练习,你们可以试着在同样的两种场景中加人有意义的动作描写,而不改变对白。比如,你可以试着表明霍金斯和卡拉瑟斯之间的幽默感,或是比利和约翰尼之间的冒险感,而不是恐惧感。
          


          IP属地:江西9楼2010-07-07 13:32
          回复

                     文之初始此文针对架空之外的小说。小说的简界十分重要,那是吸引读者的窗口,大部份人可没有耐性去看完你整部小说来评论你的文笔,他们除非受到推荐否则的部只是扫了两眼简介就能够决定是否看下去。不过很多的网站简介不是在一个显眼的位置中,起点在这点上做得十分好,读者可以先看简介而视情况是否看下去。当有很多的小说无法看到简介时,那幺书名就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品味如何,通常一名有品味有文笔的作者都不会选择那些直白的书名,比如说我是XXX,风流XXX等,一看就有一阵俗气直冲心头。小的架构与书名决定了,那幺就要开始写作了,作为一个好的作者要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为写作而付出,而不是任性而为。没有读者会在小读一开始就硬去吞下作者所例的一堆设订与资料,小说不是在写报告,相信很多的读者看小说时都会跳过序而直接看第一章吧因此那些所谓的设定与资料都是作者自己用的,例在正文中不是明智之举,以己度人,没人会有耐性那些东西,对读者来说可有可无,可以另开新的专栏放在里面,但不要置于正文之中。比如这种最下层的手法:‘妖精:AT15DC20MV30又比如:这块大地之上有精灵,魔族,矮人……矮人XXX,魔族十分残暴XXX’又不是在玩游戏,对这些数字式的资料并不会有太多人感兴趣,写小说并不同与写报告,报告是一种生硬的数字文化,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读那东西。更何况就写作来说这些资料应是在文章之中渐渐、悄悄地描述出来,而不是在文章初始就把一切交代了。作者不应当一次性地在文章的开始就把所描绘的世界硬灌进读者的脑中,应在正文中渐渐描绘出来,这本身就是考验作者表达能力的事。小说是文字式的东西,作者可不能以例表的方式例出来。应用文字的手段去描述:中段的手法‘精灵是生活在森林中的长耳生物,她们爱好自然,天生美丽,身手十分敏捷,但力量懦弱。’上层手法,以剧性或对比描述想要描述的东西:‘(主角)在林森中精灵,这种传说中的生物有着长长耳朵,在看到这只精灵的第一眼(主角)被其美丽所震撼,他甚至分办不出这只精灵是男是女,只知道她太美了,有如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但是(主角)又亲身体会到精灵并非只有外貌美丽,她们像带刺的玫瑰,(主角)的弓箭完全射不中她们,在森林之中她们如鱼得水,在树枝之间灵活跳跃,以树干避开(主角)的弓矢。’用这类的手法渐渐地将精灵的印象植入人心。但是这些是在正文之中所用的手段,因此书之初并用不到,读者是一种容易麻烦的生物,所以书的初始不要开头就把水弄得混乱,弄出一大堆地名人名,填鸡似地硬要读者记下去。因此,例一个比较简单的地点,描述一下,然后合理地安排主角配角出场,地名与人名不要出现太多,弄得读者眼花,好的作者是以浅入深。
            


            IP属地:江西10楼2010-07-07 13:32
            回复

                       因此小说很重要的是逻辑性与合理性要做到这几点,那就必须守一些规则:一,有得必有失,有好必有坏“主角要得到强大的力量必须付出,想要得到一个女子的青睐必然会有原因。而且取妻有好有坏,并不是被美女看上就必然是一件好事。二,有些东西不需要去解释,但要合理,比如说你认为鬼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但你又说了鬼后有冥王,这就不合理了。冥王是高于我们存在,这个世上很多人都相信鬼的存在,但接触冥王的甚少听说,所以人们相信鬼的存在而不相信冥王的存在。因此作者相信冥王的存在就不能在小说中直接间接地表示‘啊!冥王是存在的。’必须在小说中隐隐地透露,暗示有这幺一个高层次的东西在一切物体之上。人并不是万能的,有许多的东西还无法解释,所以在小说中不要强求对一切都去解释,更不要不科学不合理地解释。像冥王的存在,你只需要通过鬼隐隐暗示有冥王的存在,并不需要去描写冥王是什幺样的子,冥界又是什幺样子的,作者有时所需要做的也只是表达出某东西的存在,与借用某东西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它的任由读者去想象,更有一种神秘感。就算你心目中对一切都有自己的解释,也不要强硬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令读者与你一样去看待事物。将小说中的一些神秘的东西写得太白那是失败,因为这样就失去了神秘感,像神,永远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去理解,存在与否都成问题。而描述神的时候你就不能直接给神套个定义,说那是什幺东西,还把那东西的性格都写了出来,什至说那就主角,什幺主角造天开地,然后为了体会人间的一切下凡去做人。天啊!一个做惯了人的生物跑去做狗,你相信吗?这种幼稚白痴的题材真是……
                       神下凡间成人,这不合逻辑,而神与人是不同的,上点我看每个人是这样子想的吧。
                       而那些作者却把神写得根人一样,有情六欲,还爱上了人类女子,更陷与人世间的争执之中,唉!受到圣经与科学的影响,现在的人们渐渐地喜欢以科学合理地方式去解释神的存在,普遍认为如果有神的存在,那它与我们人类是不同的,他是无比高级的存在,以不以我们人类了解的方式存在,它的存在与我们相比有如人与蚂蚁。而人们现在又喜欢以科学的方式去解释传说神话,一般认为那些神话中的神人可能是外星人或者是拥有强大科技文明的种族,没有一个人会认为那些家伙是真正的神。至高无上有别于一切的存在与以神成人的主角。哪一个更有说服力?这个世界是神秘而紧凑的,你能相信一个这样的家伙能是创作这一切复杂的神吗?YY到了这步Y得太过了,所以什幺创世神来人间都是不可取的作品。就是这些原因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读者,因为每一个人现在都离不开科学,时时刻刻受到科学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在心中将科学放在第一位,所以一部小说逻辑性与科学性是那幺的重要。——力量力量力量分很多种,有财力、权力、魅力、智力、体力、内力、魔力等等等,不过许多的作者只懂得写内力。这些作者十分肤浅,他们的作品很多都带有英雄主义特色,英雄主义也就算了,但是太过迷信蜘蛛侠那类的形式了,认为只有自己的身体强壮才是有力量的代表。这是一个牛角尖啊。可能很多的作者小的时候在学校中经常被人欺负,而时时幻想自己什幺时候学了绝世神功等等等。而小说这个平台刚好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如果这类小说少的话,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在网上这类小说多如牛毛,全部都迷信力量,身体的力量,使人厌倦。而且清一色全是什幺内力修练,为什幺主角不能拿到一样西方魔法书或者埃及诅咒术,更或者忍者的密卷?谁说敌人的力量不能被中国人修练的,只要你写得好,不要弱了中国人的特色就行了。但每一种力量都要有自己的定义,就是说不要让主角练完忍术去练法与内力,弄得十象全能,这会成为败笔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力量除了武力这种体现方式,作者们就想不到别的方法了吗?有权力可以调动军队甚至在主角背后是一个国家作后台。有钱可以买打手买杀手甚至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智能可以将别人玩弄与股掌或者其聪明的头脑可以制造出机器人或者强大的兵器来帮助自己。这些情况下主角手无搏鸡之力,但谁可以否认他们的强大。因此强并不是只有武力啊!作者们的思想不应如此狭窄。
              


              IP属地:江西14楼2010-07-07 13:37
              回复

                         或者在海报上某个模特长得特美你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就喜欢上人家?你可以做得到本人佩服死。所以一见面因为对方美丽就心动是不可能的,最多只是性欲升起,那和感情无关,只有在接触长久之后,了解了对方才能爱上。因此众作者们对爱情的了解不要那幺肤浅,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也写上去。——再论由浅入深再论由浅入深由浅入深指的是一本书的开头写作手法,吸引人是最关键的。因此,如前文所交代,不要弄一大堆复杂的资料比如XXX国N个,XXX伯爵NNN军团,看得人眼花。读者们没有心情去记你那幺一大堆东西,这不是在写议论文,那种功课文学老师是看得头痛硬看下去,你以这种方式写书作者会满意吗?这是所谓的文笔了。因此在书的开头一定要尽力简化,最好只出现主角的名字,不重要的角色都以其身份来代替,比如主角的母亲称呼为XXX的母亲等等等,因为这些人只出场一次,对作者而言名字就不是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因此,以XXX的母亲,或者NNN伯爵这些一看就能明白他们所代表的身份是最好的方法。用这一招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读者看舒服,使读者感到不是在看一篇沉闷的议论文。因此作者一定要为读者们着想,在名字的后面加上他们的份,比如团长,教宗等等等,帮助读者去了解。一般而言读者是不可能去记住书中那些配角们又长又闷的名字的,所以这样做也能使读者们想起来这个家伙是谁,如果一名作者由头到尾都是用XXXX(名字)的话,除非这个人出现很多次,在书中又十分重要,不然在太多数情况下读者们都会头痛去想这家伙是谁。这种头痛的感觉会使读者们失去读下去的欲望。架空的书除外,因为架空内的角色读者们在历史课上都记得八八了,因此这修建议对架空无效,对的是魔幻作品。很多的作者喜欢偷懒,他们很喜欢把一些人的名字叫成小XXX,啊XXX的妮称。妮称是亲友之间所用的招呼语,本人还没有在正规作品上见到有作者公然用这种被人笑话的称呼方式,多写几个字会死啊!一部小心说要正规,虽说是通俗作品,但至少也要表现出自己的文笔,用了妮称算什幺?是在表示你的中文水平只有高中吗?黄易、金庸等名作家没有一个用这些东西的,你们却敢用。本人知道某些女性读物中此类妮称经常出现,但女人的理考方式与爱好和我们不同啊。学什幺不好,去学女生漫画中的那些亲亲呢呢,你们是在画女生漫画吗?在网上大部份的读者都是男性,女生想必不会去看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吧?因此男生们都想看一些正规、冷酷的西,而诸作者们在冷酷的东西的同时还想加上柔情进去。唉……
                         还有什幺魔物啊,食人花啊,神族啊全都在文章开始时一次过跳出来,心急地在第一章把这个世界全说完了老兄啊!这不是在拆自己的台吗?人家金庸、黄易什幺时候这样子做过。再打个比方,魔盗想必众人都知道吧。这部作品的作者写了那幺多部小说,什幺时候见过他一次过把这个世界全讲出来的。他都是在作品中慢慢地渗透这个世界的形状给读者。而那些在文章开始时就交代一切的作者们全部说出来了,那以后写什幺?失去神秘感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肤浅。交代那个世界的历史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命名为第一章,只能命名为序。给读者跳过去的选择,大部份的作者都喜欢跳过去不看。文章之初必须轻松,描述一个环境,简单,缓慢而细致,要做到不使人生厌,看得舒服。最好的做法是写主角出场之前的场境,记住,是之前。主角最好不要那幺快出场,要将环境描缯了,场境交代了,大至使人明白这是个什幺样的世界后,才慢慢地代出主角。但记住,不要出现一大堆人,使人分不清楚谁是主角,你要写谁。也不要说:“啊!这就是我们的主角了。”不能说得直白,这对一名作家来说是至命伤。要使得读者们自己找到主角,一般来说着重描写就行了,不难。然后最忌的就是直接说主角是XXX国的XXX剑何为文笔?文笔就是使读者看得舒服,即不会出现太过繁琐而生厌,又不会使读者感到太过简单而沉闷。


                IP属地:江西16楼2010-07-07 13:37
                回复

                           ——科幻与军事科幻与军事对于科幻小说与军事小说来说,一开始就把主角写成一名士兵或者是将领不是个好做法,可能很多的作者都有过军训,对于军训有经验与感情。但各位不要忘记,军事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所以你一下子把主角写成士兵那不是个好的办法,很多的漫画与动画都不会选择这幺做,超时空要塞的主角是由飞机师因意外成为战机架驶员的,ZZ高达中的主角也不是士兵,是名少年,不小心坐上了高达而开始机师的人生。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必须使得主角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因此他们必须劳心劳力地把主角的出身写好,很多的作者在这方面作得不够出色。这种写作手法称之为身份的转变,使得主角被逼或者自愿成地改变了人生。读者们对于怎样打仗或者是舰队资料什幺的没有任何兴趣,对他们来说是一堆资料性的东西。但对于作者来说这些东西是作者要灌输给读者的资料,使得读者拥有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这方面就要看作者的表达手法了,比如说:舰艇的巨大:失败的表达:这只船长十里,宽二十多米。(事实上读者们对于距离与大小的感觉十分模糊,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失败的。)比较成功的:这只宇宙船长二十公里,他的阴影笼罩住半个台湾岛,使得那几日台湾上的平民们不见天日。(后面那几句成功地表现出了这船的大小,最好的手法就是拿一样众所周知的物体来与他对比。中学都应该学过,对比法啊!)又比如:“如果地球是本人手上的小球,那幺太阳的巨大就是我们所身处的这座二十层大楼。”(这个表达够直接明白吧。)以上全是对比的手法,现在谈谈比喻在文章里的作用。在各位的作品中直接告诉读者那东西是什幺,没有半点说服感。比如:那个圆球会放出刺眼的光芒。那个图球会放出有如太阳般的光芒,使人无法直视。
                           又比如:这只船的巨大前所未见,就像一只鲸鱼一样座落在海上。比喻、对比、拟人都是为了表达出作者想要使读者知道的资料所用的手法,因为用这些手法会使得文章更美,读者看得更舒服而不至于沉闷。这些都是小学时所学的文法,很多作者都把它们扔回给老师了,现在给各位重温一下吧。——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写书是为了读者,而不是为了自己。那些写来恶搞的作者不可能写出什幺好书,也不会持久。因为他们没有对书抱有应有的态度。恶搞就是不负责的表现,你不是在写笑话,而是在写小说,小说的文字是冷酷的,构思是严谨的,不是那些在那自嘲“恶搞之作”的作者能够明白的事。一名好的作者应当为读者着想,时刻想着怎样才能使读者更容易明白,怎样才能使文章看起来更优美一些,读者看起来更舒服一些,这种表达手法是不是太简单或者太哆嗦。那些好书,自己也欣赏的书为什幺会受欢迎?为什幺自己会喜欢看?这些问题一名好的作者会仔细地去考虑,从中而学习。偷懒是作者的大忌,因为偷懒是不负责的表现,也不用指望对方能够写出什幺有品味的东西出来。对作者而言创意是次要的,文笔才是最主要的。不!应该说是表达手法,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就算是再好的题材也会被写得失去应有的色彩。初学者他们的文笔多数简陋。更喜欢犯一个至命的错误,那就是用第一人称写书。还有主角太早出现,没有对主角的出现作出详细的铺设,没有进行环境描写,文语太过直白,不懂得使用对比,比喻,似人等手法……但是所有的作者记住一点,最好的作者是最好的读者,因为喜欢看书而写书,那幺就不要犯太多自己从别的书中所看出来的错误与厌恶,随着作者所看的书越来越多,那幺就会明白什幺是品味,什幺书写得好,什幺书有人代笔,什幺书是垃圾……——作者的立场作者的立场很多的作者都会偏向主角,站在主角的立场上去写作。但这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身为作者应当给予主角一个最终的结果,比如说:主角最终会统一帝国。又比如说:主角在本书完结之前不会死。等等等。这样做本身就巳经给予了主角很多的优势,足够有余。那剩下的就必须篇造一个合理的平台给主角演出。所谓的合理又符合逻辑那作者就必要站在中立的立场,而不是想要主角怎样好怎样好。奇遇不断,强得非人。这样哪有逻辑可言,比如说,什幺创世神创造了世界然后喜欢人类的生活,轮徊成为主角。你们信吗?相信一个至高无上,有能力创造世界的终极生命会成为人?那就有如好好的人不去做要去当狗,世上会有这种事吗?哪来的逻辑与合理,作者的脑里在想什幺?现在很多的日本漫画也开始陈腔滥调,什幺天使降临等跟第不断,特别是作成漫画几本之中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全都是懦弱的主角得到女神?或天使的照顾,一本两本也就算了。小日本人口少也就算了。这种作品看多了各位不会厌的吗?还是只要是漫画就成。一句话日本的漫画文明在走下坡,特别是动画,画得美是美了,但是献情也太过了,开始拖戏。


                  IP属地:江西17楼2010-07-07 13:37
                  回复
                    呦!不错哦!
                    就是没耐心看完.


                    23楼2010-07-07 14:11
                    回复
                      偶晕菜了............            
                      啊啊啊~~~~~~~~~~~~~太长了~~~~~~~~~~~~~~~~看不完了啦~~~~~~~~~~~~~~~~~~~


                      24楼2010-07-12 17:15
                      回复
                        怎么帮人物描写的更逼真?


                        25楼2010-11-21 20:48
                        回复
                          ........我直接从小说里贴来的啊,什么都不知道的说...........惭愧ING


                          IP属地:江西26楼2010-12-23 0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