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公元前480年,春秋战国时期,济国王子与济国丞相之子于同天出生;当夜,天象呈大吉。举国大喜。遂,济国王子起名为圭贤,济国丞相之子起名为晟敏。
十五年后。
济国王宫,济国之王坐在一张堆满竹简的桌子前,桌子的另一端坐的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
“圭贤,父王问你,一国之中,是百姓重要还是君主重要?”
“依儿臣之见,百姓更重要。”
“何以见得?”
“一国之中,百姓乃根本;而王的作用只是管理百姓。如果一个国家百姓上下一心,对君主没有任何不满,那么这个国家定会兴旺;如果一个国家百姓心不齐,对君主怀有恨意,那么这个国家定会陷入战乱。所以,君主一定要让百姓信服、让百姓齐心,才可以让国家安定。”
圭贤父王听到回答,不禁讶然。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他定不会相信这番话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孩子说出来的。
这时,一名侍卫来到大殿中,低头通报道:“圭贤殿下,晟敏公子求见。”
圭贤听闻,立刻起身,对那侍卫说:“我马上出去见他。”接着,又转身对父王恭敬地说道,“父王,儿臣先行告退。”说完,就大步走了出去。
圭贤父王看着圭贤走出大殿,叹了口气,喃喃道:“济国的未来,就靠你们两个了。”
圭贤奔到大殿外,却没发现晟敏。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笑了,转身朝自己的宫殿奔去。到了宫殿后,圭贤停下了脚步,走进了宫殿后的院子里。
圭贤走到院子里,果然看到晟敏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上—这是他们经常见面的地方。圭贤坐在了石桌的另一端,笑着说:“晟敏,你果然在此。”
晟敏看到圭贤也笑了,露出两颗牙齿:“圭贤你猜得真准。我这次来是给你这个—”晟敏拿出一对做工精致的琉璃吊坠,把其中一个递给圭贤。
圭贤接过吊坠,只打量了一眼就握住了吊坠:“做工很精致啊,不过,另一半,晟敏你打算送给谁呢?”
“另一半啊,我自己留着。”晟敏也握住了吊坠,“这当作我们兄弟的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