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说“我知道全家上下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其实这也不是贾府这一个江湖的现状,有人的地方、特别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总会有大部分的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家伙,盖不例外
贾府当然更厉害些,而做为贾府贵族代表的王熙凤似乎也早就被安上了势利眼的标签,甚至一张嘴就能举出好些例子来,如在后四十回的掉包计中,就写了王熙凤为了讨好老太太和太太,帮着贾家选择了富贵的宝钗,抛弃了贫穷的黛玉;再比如王熙凤一直都看不上身为小妾的赵姨娘,经常给他气受等等。
但是果真如此吗?
我认为恰恰相反,如果贾家真的上上下下都是一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那么王熙凤偏偏是这上上下下中例外的那一个。
首先,调包计存在的后四十回本来就是背离蓸雪芹原意的,其中漏洞百出,人物变形,王熙凤更是变得厉害,至于王熙凤会不会帮着舍黛玉而取宝钗,红学中更是颇多不屑,我们也且不去说它。
咱们单看前八十回,凤姐有没有近宝钗而远黛玉的痕迹,回答是没有,不但没有,前八十回凤姐明显是远宝钗而亲黛玉的,比如她和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我们家的茶,为什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黛玉也说凤姐常拿她打趣(宝玉挨打回“你看看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呢”)等等。还有一个很值得玩味的地方:邢夫人替大老爷要鸳鸯,找到凤姐,凤姐知此事不可行又劝不了邢夫人,只好溜掉,并告诉平儿也溜掉,而邢夫人找来的时候说起平儿,凤姐说忙平儿出去了。这时凤姐的另一个丫头丰儿也出来说话了,她说:“林姑娘下了好几回请字,奶奶一回来我就让她去了”这句话就很有意思,想一想,大观园那么多人,都有可能请平儿去,但是丰儿为什么不说宝姑娘下了好几回请字,也不说三姑娘下了好几回请字,也没说大奶奶下了好几回请字,而单说林姑娘下了好几本请字呢?没别的原因,只不过凤姐和林姑娘关系好而已。因为她们关系好,好得人人皆知,所以平儿去了林姑娘那里才是很平常的事,不会被任何人怀疑,所以就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还有,就是因为凤姐和林姑娘关系好,所以当黛玉和宝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太太才“抱怨天抱怨地”,打发凤姐前去劝架,而不是打发别人。
当然,我们所说这些并不是要证明凤姐和林姑娘关系多么好,而是要证明的是,凤姐并没有长一双势利眼,并没有因为黛玉家境相对贫寒,无依无靠而看不起她。
说到这,也许有人说,凤姐这些都是在做戏,是看老太太的面子罢了,我们当然允许这种意见存在,但是,凤姐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度,就丝毫没有看谁的面子了
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凤姐对刘姥姥尽管开些过分的玩笑,但仍能看出她的真诚,比如她说“晚了就住一宿,大远的,难为她抗那么沉东西来”,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刘姥姥着想,比如她给刘姥姥好多东西,而最关键的是,她竟然让刘姥姥给她唯一的宝贝女儿起名字
名字这东西在中国是最有讲究的,也最能看出国人势利眼的东东,势利眼的人都巴不得自己或亲人的名字由大人物来起,古代也有立大功的功臣赐姓皇姓的情况,那是莫大的荣耀。即使是现在,让某些名人、大人物、大领导题写书名、店名、公司名也是趋之若鹜的时尚,是很光荣的事。做为贾府二奶奶凤姐,她也大可让某个名人大人物诸如南安太妃,北静王妃来起女儿名字,最低也得请个皇帝御封的张道士。但是她给女儿起名的时候,想的却不是大富大贵,冠冕堂皇,说出去多么光荣多么荣耀这种事,而是从实际出发,针对女儿多病,提出“不怕你恼,你们庄稼人到底贫苦些,贫苦人起的名字,大概压得住她”这是多么真诚、多么实际的态度!如果凤姐真的是个势利眼的女人,怕她打死也不会让一个贫苦的、四处打秋风、到处闹笑话的乡村老太婆来给女儿起名字的。
而至于凤姐看不上赵姨娘,不是因为凤姐势利,实在是那赵姨娘太愁人了。
~~~~~~~~~~此文写于2009年2月,最爱凤姐哦
![](http://eimgn.jiatx.com/news/2008_06/18/1213783653829_000.jpg)
![](http://hiphotos.baidu.com/%C3%A8%C3%A8%D2%B6/mpic/item/69e10f2a31f799d9e4cd406b.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