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薄=锋利。但若想用手术刀砍棵树,恐怕你不会有很愉快的体验。现在你应该会理解为什么那些需要承受冲击切割(相对于切削)的刀刃都做的更厚。斧头,凿子之类都非常厚。把这些需要承受冲击的工具磨得和剃刀一样薄绝非好事,这样砍第一刀以后刀刃非卷即崩。 就如同你不希望切包卝皮医生用斧子,你也不会想用他的手术刀去劈柴火。
(图,菜刀)
这把很薄的刀非常非常锋利,但是开纸箱时碰到了固定纸箱用的订钉。薄而锋利的刀刃很容易损坏。
前面提到的两个极端例子基于两种完全相左的使用目的。但是,即使是相对更加泛用更加平衡的刀具,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些“法则”。人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刀具制造商对自己的刀有迥异的设计目的,在选购时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不同的设计目的是否适用于自己。你是要一把能开邮包削苹果的伴侣,还是一把能带你穿越险境而无需太多关爱和保护的守卫。
我们经常把凯迪拉克凯雷德和军用悍马都叫SUV,两者也都价格不菲。哪个更好?如果我是要去战场或者身陷僵尸末日,给我军用悍马。即使是刚出厂交付部队的崭新悍马车漆都满是坑印,舒适性差,细节无法直视。但是,如果我是带我爱人出门晚餐,或者郊外游玩, 凯雷德会是更加适宜的选择。但是当人们尝试把两辆车拉到同一水平一绝高下的时候,我们的脑容量就开始不够用了。特别是如果他们问出这种问题:
A)买了悍马然后说“车漆有划痕”或者“驾驶太颠簸,噪音太大”或者“不如我的凯雷德‘好’”
B)买了凯雷德然后试图开着穿越巴哈沙漠或者越过2米深的溪流,然后抱怨“神马破玩意”或者“连35度坡都爬不了”或者“远没有悍马‘好’”。
这些顾客如果在选购时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意卝淫出来的不实际需求)是否和这些车辆的设计目的相互匹配,应该就能做出更好的购卝买选择。脱离现实条件去辩论哪个“更好”或者把一者的条件硬往另一者上套的不理智对比,除了苦恼不会有任何其他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