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吧 关注:130,465贴子:1,440,878
  • 93回复贴,共1

这首诗如何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石榴树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作者说依然热爱它?为什么说心狠狠地柔软了一下?作者说Ta只是一个过客,这个过客是爱情上的还是人生上的?这首诗只需从字面上理解,还是另有深意?(图片是酒店明信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1-20 21:33回复
    在网上找到了这首诗的完整版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1-20 21:42
    回复
      人生。关键在第三节。永远悸动的河水经过了石头、小心翼翼的女人,一种对比。第一节写的就是人生的时间,第二节是“我”的介入,被涨红的生命力吸引了。常见的人生感触。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1-20 22:34
      收起回复
        题目写了经过,就是个游记。去了黄河流域的盛产石榴的有醉蝶花,金鸡菊,女贞树的城市,欢畅的女人就是作者旅游去了,去的地方好比是海子对于西藏,所以热爱。一堆石头呢就是山啊,与山对比才能显得欢畅的女人小心翼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2-13 22:39
        收起回复
          其实我要给差评,这首属于能看,但最好别写出来的类型。从帖子的提问我就觉得是现代诗的悲哀,在问什么意思,代表什么,总觉得诗是一种加密的语言,把石榴对标什么,柔软对标什么,石头代表什么,甚至经过代表什么,仿佛只有搞懂了这些,就能搞懂一首诗,仿佛只要搞懂了这些,就能搞懂一首诗。读诗的这样,写诗的也这样,或是写诗的这样,读诗的就跟着这样,这个问题我不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论是谁先谁后都是引领诗歌走向死亡的一个结果。诗在用语言告诉我们它想告诉我们的东西,它想告诉我们的在它作品自身里已经全部展现。不注重其自身的表达,如盲人摸象一般去关注其中出现的字词所对标代表有限的明确的着什么,就算摸全了,摸清了,拼接出来的大象也是死的,读出一头死象本就可悲,若作者还有意得写出一头死象,那简直其罪当诛。
          说回这首诗,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在乎作者是谁,出版过几本诗集,获得过多少国内外的大奖,或者是否将成为中国诗界的领军人物,更或是语言史上阶段性的时代高峰,当然我也不是谁,就只是一个单纯的不学无术的网络喷子,单纯发表自己瑕疵的偏见,仅对这首诗发表个人极其浅薄且不负责任的看法——一首极度接近垃圾桶的诗。
          前文,一个人,经过一些堆叠出来的繁琐的意象,
          中间插一段过客和依然热爱,作者仿佛自觉这两者有所矛盾,过客就不应该热,所以特意强调依然热爱。这是我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表达。节尾狠狠地柔软就更让人恶心了,看似强烈对比,实则是语言的匮乏,表达的无力所致,读者应该会自己脑补很多,提升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往往是这样,通常越空洞。也是掩盖自身浅薄无能的一种有效手法。
          后文黄河,经过,一个女人
          主体视角对换,前文以人为主体,后文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过客。我不知道这首诗想表达什么?如果是相关于此的内容,大可不必如此矫揉造作,用动物世界自然科普类的语言阐述就好了,效果胜于这么分行的千百倍。这首诗的内核好空洞,行文也不流畅,并无文笔可言,对语言的表达也无建树,依旧只是把语言当做工具,我只看到了作者想说的话,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字是诗想传递给读者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9 00:07
          收起回复
            好,难得猫老师开口了,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题为经过,第一段堆叠了大量的意象,塑造了一个“行人”的形象,但堆叠却没有什么效果,有凑字的嫌疑,因为把这些意象换成别的也对诗歌本身没什么影响,还专门写一点名字好听的花,我平时是不会经过醉蝶花金鸡菊的,当然作者可能家里就种这些东西或者真的路过,按下不表,但写出来确实也没什么意思,作者对于物像还停留在它长什么样,而非对它的感受,硬要说就是营造一种恬淡的美感,沦为一种照片式的作品用于自我欣赏,却是死物——读者闻不到花香,也难感受美,此外,孤独是读不出来的,但被作者硬塞给我了,不是靠“行走”和“经过”,而是靠“一个人”,这种硬塞给我的孤独流于文字表面而非源于心中,让我很不舒服
            再看第二段,看来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核心,“自己身为过客可依然热爱这个世界,对于一切自然的美有所触动”,应该是这个意思,猫老师不能理解,但我倒是能理解,人总要死掉的,但我这个世界的过客仍然爱着一切但是行文上有点糟糕了,咱家也有石榴树,石榴树的果实对于我来说,不会让我心“狠狠柔软”,这个形容就是作者写到自嗨的表现了,读者完全体会不到这种感情,只会觉得割裂,而这割裂感一旦出现,就像石榴的裂痕一样,越裂越大了,甚至要延伸到对第一段的理解了,这种一个人行走的孤独感,如果她果真爱这个世界,孤独又从何谈起?对于路过的事物没有归属感和亲切感,唯独看到石榴果实狠狠柔软,那这种爱恐怕是自嗨。
            第三段单拎出来倒是不错,放这里头可有点憋屈了。黄河流动,路过石头和女人。这其实是极好的表达,我要给高分啊,黄河动,石头不动,女人在动,生命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于是黄河本身也是具有生命的了,可黄河路过女人却如女人路过那些花和树,不带感情,又出现了上文的割裂感,如果是我,我会写黄河在行走的过程中,惊讶地注视一个同样行走的女人,这样才活过来啊。所以石榴的裂痕一直到这里了——女人对于世界压根就没爱只是找点诗意感动自己。
            于是我说,这里的花,树,水被牢牢钉死在自身的界限里,爱则钉死在文字中而非文字以外,通感的缺失与表里不一的割裂最终造成这首诗的庸俗诗人自嗨,苦了我等读者,读完心里没爱啊!可惜了把黄河复活,也只是默默路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9 01:17
            收起回复
              看不懂(#-.-)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9 07:41
              收起回复
                第三段就还有就是猫老师说过了的,主客体关系的颠倒,其实蛮好的,眼睛脱离脑袋飞到天上去了hhhh,视野一下子宽阔不少,其实还有点历史的厚重感了,女人也可以看做是人类的缩影呢,再加之水的流淌本来就涉及时间的概念,其实真的挺好的,时与空都有了,就是没爱如果再说别的,那得等我睡醒了再谈给您的诗消耗了我好多精力,我得睡觉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6-29 15:02
                收起回复
                  第一节问题时这样,但不是因为你说的缘由,这种对侧意象的手法古诗词里也有,用我为数不多的九年义务教育诗歌知识搜索出一个例子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龙鱼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里面就通过堆砌大量的意象,形象声动地描绘出了元夕夜的热闹景象。特别是娥儿,雪柳,黄金缕这一句,整句都由女子头上的首饰构成,品类众多,以管窥豹,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一个富贵人家装扮精美国色天香的美人,由此也就达到了表达的作用,所表之意已通达(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要表达的达不是送达的达,而是和穷困相对应的通达,表达不表穷,表是手段,达是追求的效果)另外古诗词都有223之类的节奏和平仄韵律作为加分的辅助优势,并且本句不是本首词中精华。所以这种手法不是不能用,而是本帖所涉及作品的醉蝶花,金鸡菊,女贞树,徒有其表,仅为名字几个漂亮的单一植物,未起到任何表达作用。
                  基于此,我有理由推断作者这么写作的学习对象并不是来自于古诗词,而是来自不是诗的不入流译诗,本人不通外语,故对外国诗歌不甚了解,但是听个别外国诗歌朗诵很流畅舒服,这种堆砌意象的手法外国诗很常用,基于其语言特点朗诵起来有上诉效果,至于提高画面美感,这种表达效果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很拙劣低效,且需要适当修饰和更多堆砌。这种手法应用到中文现代诗当中显然不是很合适,至少醉蝶花加后面的芦荟还有倒影和晨练的人给人不了满意的效果。一个人走在某地六七点朝阳斜照的公园,然后又说走到落日余晖,看来是有了很久。画面有了没有?有,但是大可不必。我给个开头,给个结尾,反正大脑都会自行脑补。这种偷懒的手法用在场景上就勉强接受了,还要人脑补走了一天,肯定是很难过的难过,就有点无能白嫖之嫌了,写不出那样的难过就别写,而不是反正我就是很难过,你们自己脑补吧,是小龙女被龙骑士偷家的难过还是段誉我都脱了,你告诉我她是他妹的难过?还是步惊云你们不要过来啊的难过?什么都写不出来,就说反正我走了一天,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29 19:34
                  回复
                    第二段我意见比较大的是这个“过客”,首先中国传统写作是有意象这么一说,借由前人所塑意象入诗,或通过群体描述产生一个共有通用意象,但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是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里的过客虽然在古代汉语里就有,但作为意象是较私人,非共有的,不便随意借用,且郑愁予《错误》的近现代语言特点与归人过客这一词是相融洽的,现代诗硬借就有点文白相错的别扭感了。
                    最后才落到这首诗上,第二节开句就硬开我是一个过客。首先没有人期待你是主人或是归人,你来一句你是过客做什么?就像我在帖子里和吧友平常谈论了几句,忽然来一句,亲爱的,我只是一个你人生的过客,我不喜欢男人,也不喜欢女人,不要不迷恋我?或者不要觉得我会爱这个贴吧?平地惊雷,尴尬的是别人就行是吗?
                    与过课身份相对的是怎么依然热爱。是预设只要是过客就不会爱所处之地,所遇之物,所关联之人?这种设定从何而来?并且如此不言自明?这是我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所爱不应该是源于所遇后的交感吗?为什么会涉及到归属问题上?这是第二节最大的败笔。至于作者说他爱什么怎么爱已经不重要了,就只是凑格式的。并且还用“狠狠柔软”恶心了我一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6-29 19:57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6-29 20:14
                      回复
                        至于第三节,帖子里很多人都标出出了动静对比。在这之外其实还有历史发展传承。这里用到了黄河,爱用就送吧,黄河母亲河这个意象是中华文化共有的意象,非私人的。前问说我经过当下的时空,第三节说黄河——这里特指中华上下五千年,在群山的故乡,空间深处,也类指时间深处,奔涌而来,经过了石头,也经过了我。蓬勃向前去了。
                        这一节相比前两节是好了一些,但也没什么值得吹捧的,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属于能看,没什么槽点。不是一句黄河在手,一上价值,就天下我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6-29 20: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