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个人观点
中国古代有哲学,但不能将古代的一切学派观点都往哲学上靠。
具体到先秦儒家,孔子学派比较接近哲学家做法的一点是:以“仁”为核心,串联起殷商的礼乐制度,并以之解释礼乐的核心性要素。但孔子的“仁”并不涉及抽象性的概念,而是有实体指向的,即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孔子的学问,更多是“用”而非“道”,是解释现实,改造现实的手段,而非对世界本质的终极思考。
中国(或者说东亚)的哲学,追溯到先秦的根源应该是道家,阴阳家和名家。其中前两者侧重对世界根源的思考,而名家更着重以形式逻辑去解构世界,以达到去名存实的目的,其学派更重视方法论上的训练。
中国哲学比较突出的一点是通过譬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本质思考客观化,具象化,少见西哲的形式逻辑和思维实验模式(但也不是没有,如前述的名家),方便人们进行诗意性的哲学体验(不要小看这点),但对于抽象概念缺乏概括和定性,也限制了中哲的进步。
中国古代有哲学,但不能将古代的一切学派观点都往哲学上靠。
具体到先秦儒家,孔子学派比较接近哲学家做法的一点是:以“仁”为核心,串联起殷商的礼乐制度,并以之解释礼乐的核心性要素。但孔子的“仁”并不涉及抽象性的概念,而是有实体指向的,即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孔子的学问,更多是“用”而非“道”,是解释现实,改造现实的手段,而非对世界本质的终极思考。
中国(或者说东亚)的哲学,追溯到先秦的根源应该是道家,阴阳家和名家。其中前两者侧重对世界根源的思考,而名家更着重以形式逻辑去解构世界,以达到去名存实的目的,其学派更重视方法论上的训练。
中国哲学比较突出的一点是通过譬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本质思考客观化,具象化,少见西哲的形式逻辑和思维实验模式(但也不是没有,如前述的名家),方便人们进行诗意性的哲学体验(不要小看这点),但对于抽象概念缺乏概括和定性,也限制了中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