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既是摇篮启蒙,幼儿教育,又是终生教育,非常重要。
我们之所以认为家庭教育重要,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走向社会,走向人生之前,能够在身体上、文化上、思想上、道德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使孩子成为自信、健康而又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每一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谨就曾说过,很多父母往往看重孩子在学校所受的文化教育,而忽略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有些孩子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不单来自游戏与懒惰,还来自最亲的父母。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14a3c5c244ebf86d716437e9f8d736/eba56e1ed21b0ef464a1029898c451da80cb3e16.jpg?tbpicau=2025-02-18-05_f80fdd6269baa0a3bd46c8f5c887e56b)
想要将孩子养育好,父母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心理规律为孩子制造条件,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很讲究“家教”,不仅提倡“家风”“家规”,更注重自身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常,那些教育子女教育的好的家庭,常被赞为“教子有方”“诗礼之家”;孩子教育得不好的家庭或家族,就会被人们斥之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教育思想有些以偏概全,但充分说明古人看重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对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视。
中国式家庭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教育家巴哈特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父母,往往胜过一百个好的校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c4728b2aef81a4c2632ecc1e72b6029/3279c11b0ef41bd52d1a723214da81cb38db3d16.jpg?tbpicau=2025-02-18-05_4c040f9eeae2dfa5dcc0a60820d2ceeb)
严格来说,家庭教育既是一门心理科学,又是一门心理艺术。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只有掌握这门科学,并且在实践中把这门艺术很好地运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才能把孩子真正培养成人,培养成才,让他们走向成功。
但是,纵观当下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却并不是这样。有些中国式家庭教育,更是令人遗憾。比如,社会调查中,孩子最为反感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有如下这些:
第一、 唠叨
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唠叨,而唠叨排在第一位,足见孩子们对它的反感和不满。按照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很多事情明明讲一遍就够了,爸妈却一定要翻来覆去来回说,简直烦透了。”
从父母这个角度而言,唠叨是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和责任心,在高期望值的心理影响之下,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事事都能按照自己要去的方向去做,并做到最好。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630440e5f4c510faec4e21250582528/9d7c1df41bd5ad6e5cb0fe2cc4cb39dbb7fd3c16.jpg?tbpicau=2025-02-18-05_06ff60f6a4ffb30143b4d905575da90b)
但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期望相左,父母就会感到不顺心顺意,就会不停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去说教,并且批评多,抱怨多,分析问题少,甚至有时候会挖苦讽刺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感到厌烦。
遇到这种情况,做家长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尤其要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同时学会尊重孩子,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让孩子从内心接受父母的建议或意见,而不是大事小事喋喋不休唠叨不停,引起孩子的反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既是摇篮启蒙,幼儿教育,又是终生教育,非常重要。
我们之所以认为家庭教育重要,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走向社会,走向人生之前,能够在身体上、文化上、思想上、道德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使孩子成为自信、健康而又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每一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谨就曾说过,很多父母往往看重孩子在学校所受的文化教育,而忽略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有些孩子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不单来自游戏与懒惰,还来自最亲的父母。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14a3c5c244ebf86d716437e9f8d736/eba56e1ed21b0ef464a1029898c451da80cb3e16.jpg?tbpicau=2025-02-18-05_f80fdd6269baa0a3bd46c8f5c887e56b)
想要将孩子养育好,父母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心理规律为孩子制造条件,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很讲究“家教”,不仅提倡“家风”“家规”,更注重自身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常,那些教育子女教育的好的家庭,常被赞为“教子有方”“诗礼之家”;孩子教育得不好的家庭或家族,就会被人们斥之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教育思想有些以偏概全,但充分说明古人看重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对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视。
中国式家庭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教育家巴哈特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父母,往往胜过一百个好的校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c4728b2aef81a4c2632ecc1e72b6029/3279c11b0ef41bd52d1a723214da81cb38db3d16.jpg?tbpicau=2025-02-18-05_4c040f9eeae2dfa5dcc0a60820d2ceeb)
严格来说,家庭教育既是一门心理科学,又是一门心理艺术。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只有掌握这门科学,并且在实践中把这门艺术很好地运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才能把孩子真正培养成人,培养成才,让他们走向成功。
但是,纵观当下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却并不是这样。有些中国式家庭教育,更是令人遗憾。比如,社会调查中,孩子最为反感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有如下这些:
第一、 唠叨
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唠叨,而唠叨排在第一位,足见孩子们对它的反感和不满。按照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很多事情明明讲一遍就够了,爸妈却一定要翻来覆去来回说,简直烦透了。”
从父母这个角度而言,唠叨是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和责任心,在高期望值的心理影响之下,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事事都能按照自己要去的方向去做,并做到最好。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630440e5f4c510faec4e21250582528/9d7c1df41bd5ad6e5cb0fe2cc4cb39dbb7fd3c16.jpg?tbpicau=2025-02-18-05_06ff60f6a4ffb30143b4d905575da90b)
但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期望相左,父母就会感到不顺心顺意,就会不停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去说教,并且批评多,抱怨多,分析问题少,甚至有时候会挖苦讽刺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感到厌烦。
遇到这种情况,做家长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尤其要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同时学会尊重孩子,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让孩子从内心接受父母的建议或意见,而不是大事小事喋喋不休唠叨不停,引起孩子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