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新版的红楼,有些不大明白。究竟是人变了?还是心老了?只是最初对黛玉的满腔怜惜似乎在昨晚那一幕幕剧情的演绎中淡淡散去,最后只徒留了一抹哀伤与凄凉,在秋风卷尽的花谢花飞中,沁出丝丝冷香。
而宝钗的身影去从那泼墨山水画中悄悄走近,灵动间不失雅致,清秀温婉而又玲珑八方。还记得初中时代的我会抱着黛玉的《葬花词》感慨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中那含伤泣泪的控诉,记得那“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夜凉人寞,又有那“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不尽向往,再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对镜自嘲,最终也道不尽“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无限惆怅。而如今,当我再看红楼的时候,看到的有史老太君胜过嫡亲孙女的百般怜惜,看到的有宝玉推心置腹的万般牵挂,或许黛玉并不该那样的伤怀,毕竟那个属于她的世界里,还是有那么一个人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她的回眸。只这么一点,她就比宝钗幸福了许多。黛玉是天生的词人,她的人生里有太多的情感郁结于心,人说林姐儿嘴尖,却不知,没有这样的牙尖嘴利,又怎会有犀利无比的文字去直刺那个纸醉金迷,摇摇欲倾的风流欢场,温柔富贵乡。黛玉是天生的词人,落花流水流不尽她的泪水,千言万语道不清她的心酸,人道是自古文章憎命达,这或许就是黛玉终其一生都逃脱不了的宿命。所以她葬花垂泪,所以她临镜伤景,所以她郁郁而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春归处,她手把花锄拂去衣上落絮,莲步轻举,再一次远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居然写了这么久,不玩了,买菜去,大家随意~~
----------------------------------
还是想说一句,平儿的装束还是很有爱的~~
而宝钗的身影去从那泼墨山水画中悄悄走近,灵动间不失雅致,清秀温婉而又玲珑八方。还记得初中时代的我会抱着黛玉的《葬花词》感慨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中那含伤泣泪的控诉,记得那“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夜凉人寞,又有那“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不尽向往,再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对镜自嘲,最终也道不尽“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无限惆怅。而如今,当我再看红楼的时候,看到的有史老太君胜过嫡亲孙女的百般怜惜,看到的有宝玉推心置腹的万般牵挂,或许黛玉并不该那样的伤怀,毕竟那个属于她的世界里,还是有那么一个人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她的回眸。只这么一点,她就比宝钗幸福了许多。黛玉是天生的词人,她的人生里有太多的情感郁结于心,人说林姐儿嘴尖,却不知,没有这样的牙尖嘴利,又怎会有犀利无比的文字去直刺那个纸醉金迷,摇摇欲倾的风流欢场,温柔富贵乡。黛玉是天生的词人,落花流水流不尽她的泪水,千言万语道不清她的心酸,人道是自古文章憎命达,这或许就是黛玉终其一生都逃脱不了的宿命。所以她葬花垂泪,所以她临镜伤景,所以她郁郁而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春归处,她手把花锄拂去衣上落絮,莲步轻举,再一次远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居然写了这么久,不玩了,买菜去,大家随意~~
----------------------------------
还是想说一句,平儿的装束还是很有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