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鹰洋在我国从1820年代一直流通到1940年代,跨度超百年,一款外国银元能在中国作为主币流通如此长时间,归根结底是因其铸造技术精良、含银量高等得到民间高度认可。但近年有一些些奇怪现象:1.价格(尤其花边鹰)刻意打压;2.存世量无限夸大;3.大量高仿,几无真品;4.鹰洋必有戳的常识被商人故意隐瞒,推销无戳回流品或假货。笔者就这这些问题逐一分析。
首先鹰洋价格和存世量一起分析:现在提到鹰洋,第一反应是几百块的东西,很多后入行收藏的可能不知道在十多年前鹰洋价格是和大头一样的,甚至略高,而近几年价格被大头反超,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网上说的存世量大和外国有回流的原因。但这两个说法正确吗?鹰洋铸造史本身就是一种因为茶叶丝绸交易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产物,绝大多数都流向了中国,国外虽有流通但数量极少,因为各地都有优势贸易银元。晚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官铸银元,又因为鹰洋的民间高度认可度,龙洋和大头铸造后依然享有主要流通银元的地位(上海鹰洋行市可以了解一下)。然后我们说一下存世量,有人会说铸造量那么大那存世量会少么?实际情况呢?我国银矿较少,自铸银元绝大多数在是我国流通的鹰洋回收重铸,留存的极少部分,又经过M郭和新钟郭的数次回收,世量已极少。那市面上那么多“鹰洋”是什么?
市面上的鹰洋不能说全部,至少99%是假的,第3个和第4个问题也需要一起分析,具体老银元的鉴定方法看我关于鉴定银元的那篇科普帖即可,拿着大开门的花边鹰比对一下(文末会上图),即可识别。为何造假者会铸市场价格不高的银元呢?原因:1.成交价不高很多,人们警惕性不高。2.很多收藏者未见过真品无鉴别参考对象。3.走量,真银假币成本仅百元,卖至500-1000,利润极高。然后我们说一下为什么鹰洋必有戳,因当时鹰洋起到了主币作用,凡过海关进国内的鹰洋必先入钱庄盖上钢戳,所以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原光的花边老鹰洋都有硬戳,造假者也知道这点,但是硬戳容易造,但百年沉淀造不出,所以他们就力图掩盖事实。
至于为何一定要藏花边鹰,不藏直边鹰,原因就是稀有,网上有一段时间说直边鹰少,花边鹰多,但是实际情况是市面上直边鹰洋极多,而真的懂行的想收个花边鹰却很难,直边鹰多的原因确是多次后铸。
最后说下为什么要打压鹰洋价格,其实就是币商炒作的老手法,手头有祖上传下来的老花边鹰的请务必藏好,毕竟币商拉升一个品种之前的刻意打压和吸筹是常规操作,等到大家手中都没了真品不就是他们随便玩了吗。
首先鹰洋价格和存世量一起分析:现在提到鹰洋,第一反应是几百块的东西,很多后入行收藏的可能不知道在十多年前鹰洋价格是和大头一样的,甚至略高,而近几年价格被大头反超,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网上说的存世量大和外国有回流的原因。但这两个说法正确吗?鹰洋铸造史本身就是一种因为茶叶丝绸交易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产物,绝大多数都流向了中国,国外虽有流通但数量极少,因为各地都有优势贸易银元。晚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官铸银元,又因为鹰洋的民间高度认可度,龙洋和大头铸造后依然享有主要流通银元的地位(上海鹰洋行市可以了解一下)。然后我们说一下存世量,有人会说铸造量那么大那存世量会少么?实际情况呢?我国银矿较少,自铸银元绝大多数在是我国流通的鹰洋回收重铸,留存的极少部分,又经过M郭和新钟郭的数次回收,世量已极少。那市面上那么多“鹰洋”是什么?
市面上的鹰洋不能说全部,至少99%是假的,第3个和第4个问题也需要一起分析,具体老银元的鉴定方法看我关于鉴定银元的那篇科普帖即可,拿着大开门的花边鹰比对一下(文末会上图),即可识别。为何造假者会铸市场价格不高的银元呢?原因:1.成交价不高很多,人们警惕性不高。2.很多收藏者未见过真品无鉴别参考对象。3.走量,真银假币成本仅百元,卖至500-1000,利润极高。然后我们说一下为什么鹰洋必有戳,因当时鹰洋起到了主币作用,凡过海关进国内的鹰洋必先入钱庄盖上钢戳,所以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原光的花边老鹰洋都有硬戳,造假者也知道这点,但是硬戳容易造,但百年沉淀造不出,所以他们就力图掩盖事实。
至于为何一定要藏花边鹰,不藏直边鹰,原因就是稀有,网上有一段时间说直边鹰少,花边鹰多,但是实际情况是市面上直边鹰洋极多,而真的懂行的想收个花边鹰却很难,直边鹰多的原因确是多次后铸。
最后说下为什么要打压鹰洋价格,其实就是币商炒作的老手法,手头有祖上传下来的老花边鹰的请务必藏好,毕竟币商拉升一个品种之前的刻意打压和吸筹是常规操作,等到大家手中都没了真品不就是他们随便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