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有很多关于张小杰的细节,大概都已为人津津乐道了。
海选的时候被评委开玩笑,规矩的鞠躬礼貌的说“好”,不卑不亢的转身——后来的访问中说起这个玩笑我们才知道,他暗中也对评委们玩笑了一把,他那时心里真正的内心活动是,不要我是你们的损失——多么自信得意的小孩啊!
某轮晋级赛后自己给自己拍着手说,有信心,不一定赢,没有信心,一定输——骨子里的骄傲,就这样华丽的甩出来!
上街去叫卖无锡水蜜桃,连吼带叫,还加上肢体动作,蹦着跳着大声吆喝,偏着脑袋对女生说,我给你唱歌,你多买几个吧,计谋得逞后十分之臭屁的宣称,我张杰唱歌,还从来没有人拒绝我的时候!(因为这句话,我觉得也许我三年前看到他时就会被折服)
我知道很多姨妈们在今年看到这些片段时,都会不自主的心酸难过,曾经这样阳光灿烂,曾经这样的青葱明亮,三年岁月的磨砺,千钧的重压,活活将他变成快男舞台上面色凝重的张杰。我也有这样的心酸,这样的难过,但后来发现让我欣慰的是,张杰对于音乐、对自己音乐力量的笃信,其实是从未改变的,就算被磨砺,就算被打击,这份信心始终在他骨子里,这对于一个用音乐说话的歌者,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这力量源于他自己的内心。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情感互动,每次在我为张小杰心酸纠结后,他都会用他的表现反过来给我安慰,这个小孩内心世界的强大和坚定,超过很多人的意料。
继续回忆型秀比赛中可爱的张小杰。
决赛演唱完毕后恭恭敬敬等待评委点评的张小杰,学友跟他说声你好,他竟然条件反射似的冒出一句“你好,张学友”,那样一张稚气的脸讲出这么官方正式的话,逗的全场大笑,可爱的歌神也温暖的笑着回应他一句“你好,张杰”。
衫籽伽被淘汰时,张小杰竟然哭着跑上来抱住了他,这是小杰第一次在镜头前流泪。冥冥中不知谁在安排着什么,三年后快男50进10的赛场上,这个画面竟然重现。这两个拥抱,加上乌云密布的时候虎虎博客里那句坚定的“张杰,我是一定要力挺的”,这段友谊,实在让人唏嘘。
很享受小杰每次唱完歌后,Harry看着他的眼神,亮晶晶的,好象发现了珍稀的宝石,每次Harry都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对小杰送上毫不吝啬的赞美,小杰每次都讷讷的站着,不懂得说几句得体的话来回应,那时的他显然对演艺圈的认识一片空白,手执话筒时除了唱歌,别的东西都是想不到的。
很喜欢看小杰和苟伟大哥在一起的画面,可以看出小杰对苟伟满心的崇拜和景仰,甚至还有几分撒娇式的的感激、依赖,这种情绪后来没有再对任何人表露过,因为苟伟在音乐素养和悟性上对小杰的影响和帮助,应该是最大的,如果给他们良好的创作环境,他们大概真的会象那时的一句预言——成为内地的周杰伦和方文山。
还有“朱元璋”三杰的可爱称呼,另外两个杰也都是可爱的男生,还记得小杰说过他们会带他熟悉上海的道路,教他说上海话,陪他去杀价淘好看的衣服。后来还看了YOYO写在博客中的饺子的故事,再次让我们深刻明白了张小杰同学对于吃东西这件人生大事是如何的着紧。
当然,对于04年的这群孩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小杰身处风暴旋涡最艰难的那段日子,他们虽然人在各方,却纷纷向他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支持,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下,他们的声援会带给小杰多大的温暖,如人饮水。
3.初升的北斗星
重复之前的一句话——能在这样一场纯粹的音乐聚会上胜出,应该是张杰一辈子的骄傲。如果说2007年的张杰已经是天王巨星的雏形,2004年的张小杰,就象一块纯良天然的美玉,有一种未开垦的青涩美好。因为之前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小杰学唱歌的渠道大概是听磁带和看电视,最高档的练歌设备应该就是驻唱酒吧内的卡拉OK,在这样原始和简陋的环境下,小杰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慢慢绽放光芒。在后来,不少人,包括小杰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感慨,如果他能一早进入音乐专业院校学习,会是怎样?而我却认为,一个真正的天才歌手,在早年的成长时,与其用已成系统的声乐训练方法去主导他的成长方向,倒不如让他自由自在的在学校操场、放学路上嘹亮歌唱,能使他的天赋呈现更美的姿态,不会早早沾上框架式的匠气感,说的远一点,也许这就是很多从大山中走出的原生态歌手比专业的民族歌唱演员更能感染人心的原因。凡事必会有所得和所失,没有专业院校学习的经历,对于小杰来说可能错过了学习乐理、创作、乐器等等的机会,却最大程度的将他的天赋保留了原始和天然。04年的张小杰唱歌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他唱歌没有固定模式,随心而来,展现的是对音乐天然敏锐的触感和无懈可击的姿态,加上他天赋的好嗓子,惊人的吸收学习能力,难怪Harry总用那种亮晶晶的眼神注视这块宝石。更加珍贵的是,经过三年时间,这种感觉并没有消失,三年的专业歌手生涯,他的技巧更成熟,收放更加自如,但是专业也好,技巧也好,都没有把他的声音框出形状,那种天然敏锐的音乐触感,依旧是张杰的歌声无与伦比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