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茶历来选用的是高海拔有性繁殖的夏季成熟茶叶与秋季的红苔相配,这个“红苔”(或称紫苔)并不是木化严重的梗条,而是指靠近枝端头三分之一处富含水分的嫩枝梗,表皮呈紫皮红色。红苔需要到了深秋才能长成,在茶树上从顶端往下第五叶处就能看到,大约有10公分长左右,而五叶上仍是绿杆,红苔内含丰富的各类营养物质,尤以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较高。
传统藏茶制作时按不同品类掺加一定比例的红苔,有利于品质的促进与形成。红苔在制作过程中、形成茶砖后的持久反复陈化发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和之后的陈化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才能够进行更好的自然发酵,一定量的红苔和茶梗能增加茶堆(渥堆发酵)、茶砖内的空隙,保证氧气充足、陈化缓慢、留香稳定,也利于茶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茶砖定型的结构力和强度。
传统藏茶经深度自然发酵后,茶原料中带有刺激性的多酚碱类已经醇化为色素、多糖、低生物碱,而酵素和分解酶类物质大量增加,加上红苔中丰富的膳食纤维素和常量微量元素,并且在紧压的形态中反复陈化发酵,对形成养人的功效起到更佳作用。
此外,红苔对茶汤的汤色透红或呈琥珀色和醇度、耐熬煮等特点也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含有一定比例的红苔也是传统藏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