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飞雪吧 关注:3贴子:189
  • 11回复贴,共1

庄家的破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股市中,庄家与股市猎庄者之间的对决充满惊心动魄。庄家与他们相互在寻找着对方的破绽,谁的破绽大最终将面临失败。 
庄家在运作股票的时候,并不是天天暴露破绽的,但要做庄,那么大资金运作,总会留下破绽,操盘手人为不自觉的习惯也会留下破绽,这些破绽可以告诉我们的答案有:庄家想干什么?是再做还是要出货了?庄家出逃了吗?其能控盘吗?等等, 
庄家的破绽很多种,通常有 
(1)、底部由于大量收集筹码,盘口变得很轻,因此创了新高也能不放量。(战例:2000/10/18,000710天兴仪表) 
(2)、由于庄家想建仓,但是害怕别人跟风,所以经常做阴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上行。(战例:2000/1月---2月,600118中国卫星) 
(3)、由于庄家想出货,但是害怕别人跟着出,所以经常做阳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下行。(战例:2000/11/1,000735罗牛山) 
(4)、由于是洗盘,而并不想低位丢失很多筹码,因此洗盘要么重心下行不多,要么下行很多但是是瞬间打压。(战例:2000/12/6,000650九江化纤) 
(5)、由于庄家想吸引买盘,于是对倒放量吸引投资者,但是由于并非真实买入,仅是自买自卖不增加仓位,因此重心不明显上行。(战例:2001/12/26,000803美亚股份) 
(6)、由于庄家想吸引卖盘,于是对倒放量,并且收出很多“恐怖”的k线,例如十字星、倒T字,乌云线等,但是由于并非真正出货,因此重心不明显下跌。(战例:2001年3月。600146大元股份) 
(7)、股价急速大跌很快又回复前期高位,由于这样做会增加庄家成本(低抛高吸),如果出现了,庄家花了成本就要有更大的收获,所以还会再做。(战例:98年底,000008亿安科技) 
但由于破绽是偶然出现的、是瞬间的,是庄家被逼无奈或者不小心留下的! (谁会天天暴露破绽呢?),因此这些出现破绽的时间点就是我们做买卖决定的时刻,记住!抉择的时机是一个“点”,而不是连续的。 
怎么解释不是连续的呢?比如上午由于没有破坏分层我们可能是做多的,但是不代表下午还做多,因为下午可能破坏分层现象了。我们再用以下的例子来详细解释对于庄家破绽点我们的对策思路。 
600836界龙实业, 
(1)、 在2002年10月16收出阳盖阴k线组合,是主力洗盘后还要做而露出的破绽,那么10月17日上午回探10月15日阴线的开盘价附近(并止跌)就是我们介入的点位,(分时图实际上是回探“价坑”的坑口位置,这种图形在600782新华股份(2001/2/9),000650九江化纤(2000/12/6)都有过很成功的战例)。 
(2)、介入后当天无法卖出,第二天(10月18日)依托5日均线再度上攻,成交量也均匀,因此继续持股,但是能买吗?不知道,因为18日收阳,庄家没有走但是不代表下一个交易日(21日)庄家不会走,如果21日是平开低走,那么18日买入就要被套! 
(3)、10月21日,缩量回调,但是还在5日均线上方,可以持股,可以买吗?不知道,因为22日可能升但是也可能收阴并且破5日均线大跌,因此无法判断,也就是庄家这几天并没有露出破绽。 
(4)、10月22日 ,该股成交再度缩小,重心维持较好,表明主力还在,可以持股,但是依然没有破绽,无法确定买入。 
(5)、10月23日,该股上午直接小幅度回调,但是成交量萎缩得很小!一小时仅1400手成交,下跌不是连续一波比一波低,而是直接下跌至一个价位后横盘,另外,从成交明细看到,一个上午,仅一笔200手的卖单,其余均是零星几十手的卖单,在本轮最高位置又是前期密集套牢区域却无量横在高位,根据博弈论,表明这是个洗盘动作,主力的破绽再次暴露,也就是可以确定的又一个买点。可以买入或者加仓,但是当天就一定会升吗?不一定,可能是横一个小平台整理,也可以直接发力,直接发力加仓者还可以做T+0操作。该股下午拉起,继续持股。(该价位极小的成交量表明该价位筹码锁定性良好,所以直接拉,如果成交量偏大,表明该价位浮动筹码太多,就会再多洗盘一下) 
(6)、后期同上,一直到重心下移动时候抛出。 
学习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寻找庄家(主力)破绽的技能,并且训练找到破绽之后自己如何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的能力。庄家破绽只在瞬间,因此并不容易找,况且我们在找庄家破绽的时候庄家也在找我们的破绽并且赴之于操盘行为,使之形成绝杀。因此分析技术运用在实战中并非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对使用者各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尽量减少自己的破绽,而多去细心洞察庄家的破绽,并且及时捕捉破绽,才能在股市取得长远的胜利 


1楼2005-01-15 09:09回复
    盘口的秘密

    在分时走势中,可以看到很多主力意图的表现,无论是多么娴熟的操作技巧,多么天衣无缝的事前策划,在股市中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给投资者判断主力的真实想法创造了机会,但是在看盘过程中,如果非常专注于分时走势,再加上自己先入为主的心理,很容易被一些细小的非主要因素误导。 



    每天的分时走势组成了股价的短线、中线和长线趋势,中长线趋势无法左右,但短线的以及当日的走势是很容易受到大资金或大筹码的拥有者的影响,对这种短线行为的分析有助于对中长线走势的把握,不过,这种走势很容易让人忽视对全局的认识。散户投资者大多数都会受到股价涨跌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一般情况,股价在明显上涨之后,涨势才会明朗,投资者看清这种趋势时才会考虑买进,这样就形成了分时走势中投资者的先入为主,再分析股价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分析建立在本身已涨的基础之上,这时感情是主导,而当涨的基调深入投资者心中后,盘面点点滴滴的变化都会引导投资者作出向上涨的可能判断,对此是非常难控制的,有时甚至是不知不觉,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会先入为主,就像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目光只会跟着风景走,判断更多的只能是凭直觉了。例如2001年11月23日的南风化工(000737),当日股价高开高走,一刻钟后涨停,很快涨停板打开,之后震荡回落。因为开盘涨势很猛,给投资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如此弱势里,有股票强劲上涨,属强势股无疑,在这种大致和最初简单的判断下,继续观察盘面,该股盘面出现了回调后又上涨的反复,对于持有者来说,涨后的回调是正常的,对于想买的人来说,回调正好给了买入的机会,于是股价继续着回调和上涨的交错,人们在涨的基调之下,对盘面点点滴滴的变化统统作出善意的理解,在分时走势中,是不断的期待和对自己自圆其说的安慰,没有人想到回调是有人出货。但翻看日k线图,结合大势,这种冲高后的回落的确是有人派发,在分时走势里也可以看清楚,最简单的,该股股价虽然上涨了,但全天大部分时间里是在不明显的下跌之中,许多投资者只是看到了前面的上涨,再也不愿看到后面的下跌了。忽视了这种更长时间的下跌,是因为在分时走势中,回调之后总有反弹,尽管反弹力度不断减弱,可先入为主的投资者是可以对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 



    在思考和判断过程中,事实的真相就摆在我们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细心者,但如果将看盘的重点放在小的方面,就没有时间看清大方向,就洞察不到影响股价未来趋势的本质因素了。股市里,一定要深入其中后,适时和及时的站出来,粗中要有细,更重要的是还要细中有粗,才不会模糊了大方向从收盘价看,股票的变化只有两种,一是涨,二是跌,但仅以此判断未来股价的走势远远不够,要想更多了解盘面具体的变化,一定要看分时走势的变化,最普通的比如拉升的时间上就有很多文章,在此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在尾市时急速拉升的案例。 



    尾市急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收盘最后一分钟时股价出现异常的放量拉升,股价的变动呈跳跃波动,这种尾市拉升的手法只是市场投资者短时间的需要,有时可能是为了粉饰帐面利润,有时是为了引起市场关注,多是一种信心不足的表现。这种手法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前一般不会出现,在股价主趋势完成以后才比较常见。第二种,量价配合非常完美,出现正常的价涨量增,此时股价流畅上扬,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让人赏心悦目的上涨,成交量也呈现极有规律的持续放大,因为主力要在有限的资金量下实现股价涨幅的最大化,所以在时间上多选择收市前半小时内完成整个拉升,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涨势非常强劲,上涨已迫不及待。这种尾市的急升主要是主力为了吸引市场投资者参与,集中资金和筹码在短时间里交易,做出极具实力的股价形态。这种结论基于两点:第一,主力并不想增大持仓量,在分时走势的交易中,股价一口气上涨,并不是主力拼命想要货,而是在大量交易下利用投资者心理喜好的变化有效抑制抛盘,上方看起来很大的抛盘实际上是在主力的预期中;第二,主力想要做高股价的幅度已经有限,所以选择尾市,否则完全可以开盘后拉升,就可以买到更多筹码,尾市拉升说明主力已无心恋战;第三,尾市拉升不会给投资者充分的时间思考,一般会依据追涨心理行动,可见主力是想让市场持有者持有,观望者买进。例如,2001年12月3日的浦东不锈(600748),该股已连续拉升数日,在这段仅是拉升的运行过程中,主力完成了拉高吸货、拉升洗盘以及拉高出货,从当日的分时走势看,股价在全天大部分时间里窄幅波动,下午两点后开始震荡上涨,临收盘前半小时,股价开始发力上涨,呈现流畅上扬的态势,成交量也成倍放大,在没有任何回档的情况下从5%至涨停,显而易见,主力急切想推高股价并希望市场都来关注该股的上涨,再依照前面的分析,该股主力是不想付出太大成本而尽量在高位派发筹码。 
    


    3楼2005-01-15 09:11
    回复
      2025-05-23 01:47:30
      广告



      这种分时走势让我们看到了主力的持仓比例的轻重,也看到了主力想要出货但却无法出货的无奈,尤其那种并不意外的跌停,好象力图让人们相信,主力会与我们风雨与共,可事实上大家都明白,主力无非是想等待一个可能会有接盘的位置再出货,而现在盘面的这种钝化表现正是为日后目的的实现作提前的铺垫 
      精致的广告,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多姿多彩,分时走势中,如果股价的上涨轰轰烈烈,也就不是单纯拉升这么简单,就像广告的目的是让人们买,这种为了吸引人们关注的拉升目的也一样是为了让人们买进。 



      一般情况下,股价出现明显的拉升,甚至是持续的强势上涨,往往已是股价运行的后期阶段,即出货阶段。是短线派发,还是中长线的彻底出货?短期内市场筹码必然是呈明显的分散状态,但是在分时走势中,这种判断并不清晰,因为想要出货的筹码为达到相对高位出货数量的最大化,必会在交易中细致地维护盘面,让投资者尽量买进和尽可能长时间的持股。对于主力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大胆的欲擒故纵的手法,即想卖就拼命的买进,这种方法是出货的极有效方法。理由有三点,第一,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在分时走势中,如果投资者不仔细分析是谁在买卖,看到有人迫切买进,很容易因为从众心理而匆忙介入;第二,对于大成交量抱有希望,当看到股价在放大量交易时,会有理智地想,这些买进的人不会鲁莽行事,却不知主力就是利用投资者这种心理变化迷惑人们;第三,股价有良好的k线形态组合,这是投资者安心参与其中的最大理由,而对于主力而言,想要出货,必会处心积虑,短期好的形态出现也并不难,但会让人们在主力最希望有接盘的时候介入。例如,2001年11月26日的灯塔油漆(000695),在分时走势中,股价开盘后义无返顾的震荡盘上,不顾大盘的下跌,放量上涨,这对主力来说是兵家大忌,但该股已营造了一个星期的价涨量增的标准圆弧底,此时已到了不得不涨的时候。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单笔大单交易,并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股价显出很强的抗跌性和很好的上攻性,但这与盘面的实际情况是矛盾的。在分时走势中盘整阶段,成交量是递增的,分析盘面的结果是压力越来越大,而正常的拉升应该是随着强势盘整的进行,压力越来越轻,还有当日的成交量是前一日的一倍多。该股表现出量过大的异常,如果是正常的拉升,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量在此处分散,综合而言,该股这种上涨是主力想要吸引市场眼球而作的拉升,目的和结果都是出货。 



      有谋划的事多是暗中成事的,以前有无数的例子,当人们看见一只好股票时,发现该股早已默无声息涨了很久,分时走势中这种情形依然存在,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股票会大张旗鼓的张扬,此时是投资者最应该谨慎的时刻 


      筹码的收集是一段较长的过程,但往往总是等股价走出收集区域才会恍然大悟,从实际操作角度看,这种发现显然是滞后的,不过,如果能仔细观察分时走势图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滞后性。 



      在分时走势中,筹码的收集有两种典型的方式:拉升吸货和打压吸货。这两种手法在盘面中表现得很简单,反复上涨和反复下跌,但只从股价的变动形式上是很难判断出主力就在吸货,还要从盘口买卖节奏、买卖数量的变化中不断验证自己的判断。在拉升吸货中,股价的拉升速度是尽可能的慢,这与想要出货的拉升截然想反。当盘整或下跌已没有筹码出局时,为了吸货主力不得不拉升,但同时必然要加大买入成本,为协调这种矛盾,股价在分时走势中必然是尽量缓慢上涨,成交量的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因为是收集筹码,细节的量变具有随机性。打压吸货相对复杂,股价在分时走势中会出现较剧烈的宽幅震荡,主力希望通过股价的下跌震出恐慌盘,通过急跌后的反弹让信心不足者逢高离场,此时成交量的变化呈较规则的下跌放量,反弹缩量。此外,在盘口交易中表现出反向思维和正向思维的交错运用,这主要是主力区别对待不同思维投资者的结果,对于普通投资者,主力运用反向思维可以实现自己的意愿,对于比较成熟的投资者,有时正向思维才可以让他们的操作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以在盘口上的挂单具有多变性,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仍能通过对分时走势的通盘分析明了主力根本的意图。例如,2001年11月27日的龙涤股份(000832)就属于拉升吸货,该股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的下跌后,股价最大跌幅达到50%,对于大量高位持有股票的人来说,有较强的自救需要,但自救之前,首先要在底位回补,即摊平成本的筹码再次收集,当天的分时走势中,股价一路震荡向上,小幅上涨,从股价不急不躁的上涨中,可以发现主力的目的并非是推高股价。盘口交易中,主力有意摆放了许多大单,有时在卖盘连续挂单,有时在买盘挂,有时则是买卖盘同时挂单,盘中交易连续,但成交手笔并不规则,在缓慢的拉升中明显有种较坚决的买入力量,而盘口的反复活跃的变动,反映出主力较迫切的操盘心理。 
      


      5楼2005-01-15 09:11
      回复



        在分时走势的持续变化过程中,主力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无论涨还是跌,无论反向还是正向,主力的目的是一条不变的主线,投资者把握分时走势中的这条线索就可以把握全局 
        在分时走势中,出货的手法多姿多彩,有拉升、有打压等不同的变形,不同出货手法的出现因个股前期不同的获利空间和当时不同的已出货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股价出现较规则的震荡方式出货,则可能是股票已到了出货后期。 



        震荡出货,在分时走势图上呈现股价规则的波动状态,上涨时股价顺利上扬,没有太多明显的回档,股价下跌时则小幅震荡盘下,从时间上看则是急涨和缓跌。显而易见,拉升时是盘内主力是主要的推动者,下跌时则是主力将筹码分散给市场投资者,主力用尽量少的资金量将股价拉起以吸引投资者的参与,而随着人们的不断成熟,更多的人会选择回调时买进,而主力正好趁机小心翼翼的不断卖出,于是股价在分时走势上显出较有规则的上涨和下跌节奏。但仅在分时走势上进行反复的震荡出货不一定会有很大的效用吸引市场投资者,主力在做这种操作时,会事先在日k线上构造非常好的向上趋势的图形,让投资者从整体判断到细节的观察都有很好的连续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分时走势营造的氛围,以期获得投资者的参与。运用这种出货手法,一般情况下股价已到了出货的后期,从资金成本考虑,主力为了节省资金,股价拉升高度必然有限,而且主力会在整个上升形态形成之初采用这手法,以希望因股价短期还没有太大升幅而获得更多投资者介入,短线而言,这种股票会有较好的上涨机会,部分筹码应该有小幅获利的机会,但整体升幅因为主力出货的本质而幅度有限。例如,2001年12月4日的东泰控股(000506),该股近几个交易日出现小幅震荡盘上格局,成交量明显放大,从整个形态上分析,局部走势显示股价正处强势,但综合分析前期股价的走势,以及一系列的利好不断出现,该股可以说炒作已经非常充分,主力想要离场的意愿早在盘面显现。当天,该股分时走势上出现比较明显的急涨缓跌的特点,股价在下跌时非常谨慎,并有较小抛单持续出现,主力想要派发的意愿比较强烈。 



        出货时从日k线的形态上也会反映出反复波动的特征,分时走势上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投资者来说看到股价有规律波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每一种波动形态体现出的盘中主力的真正意图 
        中长线的上涨趋势是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市场投资者在作出判断时,需要做各方面综合的考虑,短线的上涨,尤其一天的走势判断起来就相对简单,就好像一场戏,每一节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投资者只要及时判断出市场中可影响股价走势的资金或筹码想要营造的气氛,就可以把握当天的走势。 



        在分时走势中,最先给投资者一种重要的心理影响的就是开盘价。对于想要营造走势的主力来说,会抓住第一时间让投资者感觉到股价当天的走势趋势,好像对人的印象,有了先入为主,就会比较固执坚持。开盘价有三种情况,高开、平开和低开,通常情况下,这三种方式代表了想要拉升、进行整理、想要打压的主基调,当然这三种可能完全可以出现相反的走势,这当然还需要对k线形态的整体分析。此处我们仅分析正常情况下的分时走势,以高开为例,如果出现大幅度的高开,意味着市场主力想要快速推高股价并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这种迫切可能出于以下三方面的可能,第一,股价长期下跌,或者明显超跌,在大势环境较好的时候有强烈补涨的需要,此时股价上涨极其轻松,而且能够在当日获得市场较充分的认同,至于股票具体如何,往往不在当日考虑范围内,例如2001年11月21日大幅高开的金健米业(600127),就属于这种情况,股价跳空高开6%,之后上封涨停板,盘面走势流畅,市场营造了一种非常明确的毫不犹豫的上涨氛围,类似的还有亚盛集团(600108)等;第二,前期已持续好转,但没有足够的升幅,在大势短线上涨趋势较强时,在确实买盘的推动下,股价出现高开高走,例如2002年1月31日的中视传媒(600088),内蒙宏峰(000594)等,主力运用高开的手法,营造上涨的气氛,目的是吸引人参与买入,阻止人们抛售,并期望进一步的变化;第三,需要完成强势洗盘,这是在强势市场里比较多见的快速洗盘方法,主力利用刻意的高开后回落整理,日k线上就会形成显而易见的大阴线,让一些信心不足的投资者及早离场,在目前的盘面中这种例子少见,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大势仍处弱势,没有多少主力需要这种盘中氛围。 
        


        6楼2005-01-15 09:11
        回复



          股价高开时相应的成交量变化也是判断趋势的重要依据。刻意的高开必然会伴有成交量的明显放大,但这其中还是有放量后相对量大量小的差异,通常情况下,量越大越表现出主力强烈的目的性,同时也反应出主力的信心不足,投资者可依此随时应变。 

          成交量是投资者看盘时最关注的技术指标,成交量代表了双层的含义,直观地反映了买进和卖出力量的大小。在分析股价走势时,投资者往往侧重这一方面的意义,必然会对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测出现意识上的偏差,如果在分析较异常的成交量变化时,一定要与分时走势的具体交易相结合,才会尽可能得出与事实接近的判断。 



          成交量的异动多指日交易量的急剧放大,这时股价走势必然备受关注,一般情况有三种原因可能导致日成交量的急剧放大。第一,股票自身客观存在的原因,比如,以前的内部职工股的上市,转配股上市及战略投资者上市的时候,因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股价单日成交量突然增加;第二,突发性利好或利空消息出现时,投资者会改变操作策略,此时股价会出现相同方向的变化,即利好大涨,利空大跌;第三,市场主力资金因为需要特意“做”出的巨量,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让投资者感觉是没有理由的放量。因为很难体会主力的意图,这种放量走势是最难判断的,但一般情况下股价是放量上涨的,使这种预测有一定规律。这种情况下成交量的放大是在分时走势中的集合竞价开始的,为了达到让市场最多数投资者注意的效果,股价在开盘的时候就会做出先声夺人之势,放巨量交易,之后在较短线时间里快速放量,但这是极其消耗能量的,放量必然是虎头蛇尾,股价的上涨在没有成交量的持续配合下必然越走越弱。例如,2001年11月30日的原水股份(000649),该股开盘后持续放量走高,连续出现每笔几十万股的交易,该股在基本面平静的情况下,突然放量让人不解,从盘口交易看,很难是普通散户所为,而这种快速放量急升的手法也不是有人想要吸货,再看日k线组合,前一交易日成交不足200万股,今天突然放到2500万股,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抛盘和买盘的突然增加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一种可能,深在其中的主力,为吸引市场的关注做出让人注目的走势,就这只个股而言,今天的量不是吸货,对于这种盘很大的股票来说,拉高吸货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更好的机会逢低吸纳,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有人迫切离场;第二,有人想用这种走势吸引人关注,在日后的走势中派发离场。 



          在分时走势中看到令人诧异的巨量时,首先要查看是否有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其次分析是否有利好或利空消息出现,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就是第三种,有人出局或者准备出局,当然在一些交易规则还没有完全规范时,还会有一些非市场交易因素,这时判断更加复杂,但可以得出较普遍的判断结论,这种股票短线走强的力度有限,不一定考虑立刻卖出,但肯定不是好的买点。 如果主力想出货,拉升的时候就非常吃力,一方面需要始终维持股价的盘面强势,一方面又要尽最大可能的派发筹码,在分时走势中这种目的性体现得极其充分,股价的变动就像在山坡上拉车,是磨磨蹭蹭的上涨。 



          这种分时走势很常见,对于一只个股而言,有的时候还可能是连续的表现,但是一旦这种磨磨蹭蹭的上涨过后,股价会不可避免的下跌。从技术上看,在分时走势中,股价会涨跌有序,成交量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呈连续放大状态,就单日交易而言,因为量的放大是不自然的,必然在整个日k线走势中显得突出;从主力意图角度分析,主力并不想大张旗鼓的出货,可能是做短线部分筹码的差价,也可能是出货量较大,希望尽量拖延股价在高位停留的时间,这样股价必然会极有规律的变化,形象地说就是磨磨蹭蹭的上涨;从市场较多投资者的反应看,因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还有股价的上涨,可能会有三种看法,第一,成交量的放大是有大资金介入,而股价的相对滞涨是因为主力想要在这个价位上吸更多的货,而这一点正是市场主力想要的;第二,成交量的放大是主力用大成产量来洗盘,这个点位的高比率换手代表着主力的成本,日后自然会有获利空间;第三,是看空,放这么大的量,理应有更大的涨幅,该涨不涨理应看空。对投资者的这三种看法,前两种是主力希望的,那么更有可能发生的是第三种。首先,股价的明显放量,没有理由是吸货,对主力而言,吸货时一定是缩量的时候;其次,如果是洗盘,股价不应该是单边上涨,而是宽幅震荡。例如,2001年12月5日的泯江水电(600131)该股股价一路下跌到7。75元后开始持续放量反弹,值得思考的是股价大幅超跌后反弹不应该放量,因为人们惜售和逢低吸纳,但是股价一路放量上涨,涨幅超过50%后开始平台整理,当天股价仍在平台内,而成交量创近期天量,股价全天都是缓慢盘升,成交量从始至终是放大,这不是吸货行为,单边的走势也不是洗盘,主力是用持续的大量掩盖出货,这是一种很累的出货手法,也是在涨势里吸引人参与的普遍方式。 
          


          7楼2005-01-15 09:11
          回复



            磨磨蹭蹭的上涨是可怕的上涨,对于投资者来说,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可以放心买入的,追涨要追缩量的上涨,投资要买跌的股票,关注要找没涨的股票,无论如何,磨磨蹭蹭的上涨总是让人有顾虑,那么按照经典投资理念的建议,这种股票宁可错过,不该参与 
            开盘价往往决定着股票一天的走势,也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很多股票都是在开盘价上做文章,希望因此能对投资者做出有利自己的引导。开盘有多种形式,较引人注目的一种是出现明显幅度的高开。 



            高开有两种可能,第一,有准备的高开。这种现象在股价强势拉升过程中较常见,因个股所处的不同运行阶段有不同的差异,这种有准备的高开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第二,没有准备的高开。市场出现较强烈的求大于供的现象,导致股价以市场行为自然的高开,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突发性利好的时候,例如,2001年11月16日公布降低印花税,对整个市场来说,是系统性利好,市场有较强的短暂的买进需要,当日大多数股价明显高开,属于一种突然性利好导致的高开,同理,对于一只股票而言,有突然性利好时,也会出现高开,不过高开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里又分两种情形,一,主力实力较强,并在利好公布之前已有一段时间的筹码收集行为,这时应对突发性利好,虽然有些匆忙,但会在较短的时间做出相应和正常的变化。在盘面上,这种情况的股票经常高开幅度较大,但在集合竞价时对应的撮合量并不大,因为主力有信心往上拉升,对于开盘后的走势有应变策略;二,市场没有任何准备,或者有些不太明确的反应,但整体而言,属于没有准备的状况,此时运作其中的主力还不想这么早暴露,有突发利好时,股价高开的幅度必然不大,但集合竞价的撮合量却很大,原因和前者相反,主力没有信心,或者说实质上是不想就此拉升。例如,2001年11月28日的宏源证券(000562)没有准备的高开。中国证监会在前一天宣布,决定调整证券公司增资扩股的现行政策,凡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均可自主决定是否增资扩股,证监会不再对证券公司增资扩股设置先决条件,这一新政策对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放宽了条件,简化了程序,对券商来说是重大利好,宏源证券(000562)属标准的券商概念股,于是当天开盘该股在此利好的影响下,高开3%左右,集合竞价撮和量有十万多股,与前一天全天成交不足五十万股比,属明显放大,之后股价出现急速的拉升,但成交量始终没有有效放大,股价最终冲高回落。根据以上的分析,这种现象属于主力并不想借机拉升的走势,由此判断股价的后市走势,可能还会有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而且当天的上涨不能与主力的步伐协调,整理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下延长。 



            这种没有准备的高开很多见,如果得出这种判断,短线的操作策略应该是逢高卖出,在有利好的情况下该涨不涨,日后一定还会有低点,这种盘面走势意味着正面临着较有把握的做差价的机会没有抛盘怎么拉升,这个题目让人心生疑惑,的确,看起来非常矛盾,但是在股价上涨过程中确实就有这种没有抛盘的拉升,仔细观察个股的分时走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种好像不合理的合理存在。 



            在分时走势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股价成交手笔突然放大,并有较强的连续性,不禁会想,为什么会有人突然齐心协力的买进和卖出,但事后看到股价下跌或上涨的结果,可以推测这种买卖可能是市场中大资金和重仓持股者想要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和参与的大张旗鼓的表演。通常情况下,在分时走势中,股价会突然大规模放量,急速上涨,那种涨势不可挡,在很短的时间里,不加任何思考的对上方出现的有规则的均匀的大买单毫不犹豫的通吃,此时有个最明显的特点,股价直线上升,回调时间短暂,甚至以盘代跌,这种盘面的语言仿佛告诉人们,想买就高价追买,而且股价有强烈的上涨欲望。如果说,主力的目的是让这种涨势给市场投资者一种示范效应,希望别人参与,那么主力是想要卖出,但盘面表现主力却在大笔买进,此时只有一种可能,该股在当时其实没有抛盘,所谓主力吃掉的大笔卖单是自己的,初听没有抛盘不太可能,但事实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比如东方电子(000682),股价从24元多一路跌到4元多,在这么一段长长的下跌过程中,该抛的早就抛了,没有人看到4、5元的低价还会再抛,相对而言6元也是非常低的价格,一样不会再想割肉求生了,所以在这种极低的价格区间,如果股价反弹,并不会有抛盘的,这是一种合理的市场情况,那么东方电子(000682)在去年11月放量的上攻,卖出的量只可能是自己的,当然最初买入的量也是自己的,分时走势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种不合情理的有规律的交易,比如2001年11月22日,该股上午停牌,下午复牌后,股价一口气到涨停板,只有一种可能会走出这种走势,就是市场没有人抛售,这是一段没有抛盘的拉升。为什么会这样,解释只能是主力通过这种强烈的上涨势头吸引市场永远存在的投机客而出货,而东方电子跌到几元后仍有人出货,综合分析技术面,这是完全成立的。 
            


            8楼2005-01-15 09:11
            回复


              在分时走势中,涨跌停板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此时价格是以同一价格交易,成交量的变化就成了判断股价后市走势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在平常的交易中,个股不会出现强烈的买进需求,此时往往是为突发性利好或者股价处于最强烈也是最后的拉升阶段,要估计后市股价可能的走势或可能的升幅,需要重点关注分时走势中成交量的变化,还有成交频率的变动。例如,在2001年11月16日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至2‰的利好影响下,沪深股指出现大幅的高开,不少股票以涨停板的价格开盘,但之后大多数股票走出全天性的震荡回落。这种突发性的因素影响下,市场反应各异,有些会在高位匆忙抡进,有些坚决派发,以广电信息(600637)为例,让我们分析一下在涨停板处市场不同投资者对股价后市的不同判断。该股在2001年11月16日时以涨停板的价格开盘,同时伴随巨量成交,但涨停板很快被打开,仍是大单以很大的密度集中成交,之后又在更大的成交量的配合下股价再次封到涨停板,这时股价在持续大量的推进下,抛压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喷涌而出,很快涨停板在成交量持续放大下再次打开,如此这般又有一次涨停、打开的过程,最终放弃上试涨停板的走势,股价震荡回落以接近全日最低点收盘。从日k线上巨大的成交量和光头的大阴线可以明了,主力已完成了相当大量的筹码的派发,再回过来分析分时走势时股价在涨停板处反复的表现,可以判断,涨停板处的高频率的交易和高比例换手是主力利用利好,在最短的时间里积极吸引市场投资者盲目参与的结果。从这段走势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力出货的技巧,利用人们在股价上涨时必然的欣喜的情绪,反复震荡,打乱投资者正常的思路,让人们在又要涨停的短暂时间里,因为唯恐错过的心理吸引人们主动的在高位接货,相比在跌停板时的出货实在是成功得多也容易得多。 



              当股价涨停时,必然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了,可想而知做为主力如果还想要货,怎么抢得过散户,只有散户抢进的理由没有主力不出的道理,尤其在弱势里,这种巨量下的涨停板出货的可靠性会更高,投资者一定要留心这种一个愿卖一个愿买的出货手段 

              强庄股因为筹码已大幅度集中的特点,出货时盘面表现的本质特征比较单一,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股价走势的盘面形式随大势变化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在分时走势及k线形态中有较多的形态的灵活性,但无论表现形式多么繁杂,其出货行为的本质不会改变。 

              强庄股的出货通常选择拉高的手法,杀跌的手段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选用,而且有一个较通常的共性,往往在大盘刚刚止跌后不久就开始了有计划的拉高出货。这是因为,这类股票因为筹码的集中,只要自己不抛售,股价受到的实际上行压力不大,只要大盘不跌,就不会过多的影响拉高行为,而且在大盘止跌初期,市场投资者还没有太多的头绪,此时能异军突起的个股就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另外,如果大盘一旦能真的走强,这类股票更可以借大势的力量大面积的派发,当然,如果大盘再度沉寂,对股票本身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类似的例子很多,近期大盘欲涨还跌的过程里,强庄股出货的情况较常见,例如,兰陵陈香(600735),该股就选择了这样的时机。 

              具体到盘面的细节上,其手法更是有根可循,继续以兰陵陈香(600735)为例,近期该股已出现连续的阳线的走势,在k线图上呈现出极其强劲的升势,而在分时走势图上,该股的点滴走势都反应出想要出货的市场特征,不过这也是类似个股采用类似手法出货的较普遍特征。首先,股价上涨的过程是缓慢推升的过程,很少或者不可能见到常见的强势股,价涨量增流畅上涨的过程,因为强庄股的抛盘是可测的基本恒定的,不像普通的股票抛压是递增的,其上涨过程是有规律的推升,在兰陵陈香(600735)2002年3月26日的分时走势中,股价在上档抛压均衡的情况下持续平稳的推进,充分显示出了强庄股的特点;其次,股价不轻易回调,经常会出现逆势盘整或上涨。在兰陵陈香(600735)近期拉升过程的分时走势中,这是一个重要的盘面特征,如果说前面的稳步的拉升过程只能反应出推高股价的意愿,那么这种抗跌则表现出想要变现筹码的意愿,试想如果不是出货,经过持续的拉升后,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较强烈的回调洗盘,但股价并不情愿下跌,反而极力维持高价位,期间交易非常频繁,成交量的堆积较明显,加上拉升过程单纯的推高股价的目的,可想而知其变现的本质意图;第三,股价下跌时,跌速快同时又尽可能的迅速回抽,在分时走势上经常显示为锯齿型。这种走势的形成原因是,盘中筹码力图最大程度的在高位变现,一方面对买盘现有的挂单尽快抛售,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这种卖出影响市场其它持有者的信心,于是就快速回抽护盘,但这种出货行为本身没有办法阻止股价的下跌,最终股价将会出现持续的盘跌行情,在兰陵陈香(600735)2002年3月26日的分时走势图这种行为极其明显。 

              判断出股票想要出货,并不意味着股价可能会很快大幅下跌,有时恰好相反,股价可能会涨的更快更猛烈,因为成功的出货都是通过拉高出局的,而对于投资者,通过分时走势及k线组合形态判断出股票是否在出货就犹为重要,不仅可以依据其出货的本质有效的抵抗风险,而且还可以利用出货的拉升过程获取最快和最大的市场收益,而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始终把握住拉升出货过程中的涨跌节奏。


              9楼2005-01-15 09:11
              回复
                研判趋势的几个常用方法

                (1)关口分析法 
                即使在日常生活当中,“关口”这个词也是经常被用到的;相信将她“移植”到股市.大家也同样容易理解和接受。 
                什么叫关口?关口就是因某种市场因素导致股价可能或事实上暂时停止继续涨或跌的价格水平。根据关口形成、产生的背景和前提的不同,其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历史关口 因某种市场因素导致股价在某阶段形成的相对的高低点。一般情况下,其距当前时间越近就越不易被突破;反之则可能难以成为桎梏; 
                密集区关口 股价在某阶段形成的.涨跌起伏虽小但波动频率相对较大的图况;其一旦被逾越.行情将顺势展开; 
                整数[心理]关口 一般逢5和0的整数价位在市场人士心目中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或认为其不可逾越. 或认为一经逾越则势不可挡;其实未必。 
                跳空缺口 股价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周)的k线其首尾是相接的;若明显脱离则称为跳空(详见相关书籍里的有关介绍) 
                技术关口 该概念内涵较复杂:“关口”概念本身就属于技术分析范畴;所以通常要看其具体用在何处:形态分析、波浪理论或是其它分析。 
                “解读”关口对研判趋势的指导意义 
                首先,关口就是日常所说的“支持位”.“阻力位”;在股价呈上升趋势但局部处于调整行情时,属“支持位”的关口常常比较可靠;而在主升浪远未到达目标时,属“阻力位”的关口则常常会被轻而易举地突破。所以,解读“关口”依然要遵循“顺势而为”的基本原则。 
                其次,当多个关口集中在同一股价区域时,该关口的地位会变得非常重要;此时,若属面临“阻力位”性质的关口.宜先“落袋为安”。 
                最后,请在经过“复权”处理的图表上解读“关口”。 
                (2)趋势线分析法 
                我们将展示和预示股价运行趋势的辅助划线称之为趋势线。其中连接下跌行情中出现的局部高点的连线叫压力线;连接其局部低点的连线叫反支持线;连接上升行情中出现的局部低点的连线叫支持线;连接其局部高点的连线则叫反压力线。 
                趋势线的特例--颈线,即跨越若干局部涨跌趋势行情的、水平状或接近水平状的压力线或支持线。 
                趋势线的变化运用--上升/下跌通道 将压力线平行移至该下跌行情中出现的局部低点处所形成的一组方向朝下的平行线叫下跌通道;反之则叫上升通道(水平状的叫厢形通道)。 
                (3)移动平均线分析法 
                平均股价的意义:直接反映趋势和检验趋势。 
                平均股价的特点: 
                1. 与股价现价变化相比存在滞后性; 
                2. 指引趋势的功能较稳定; 
                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是股票在单位时间(日、周、月)收市价的平均价(分算术平均价.加权平均价以及其它方法的平均价)的连线。 
                常见的移动平均线的几种组合有 5、10、20;10、20、30 ;10、20、50等,具体如何使用可以因个人的习惯而各异。 
                常见的移动平均线组合的几种表现 :黄金交叉、 死亡交叉。 
                均线理论及其应用: 
                1. 股价持续下跌时均线组合表现为空头排列>--即所有均线均方向朝下; 
                2. 股价进入反弹调整时与均线发生粘连交错.均线组合亦呈现交织; 
                3. 股价最后进入上升趋势时均线组合出现黄金交叉且进一步表现为多头排列>--即所有均线均方向朝上; 
                4. 股价进入调整时与均线交叉但均线组合总体仍呈多头排列; 
                5. 股价最后进入下跌趋势时均线组合出现死亡交叉且进一步表现为空头排列>; 
                6. 应用: 
                只持有均线组合呈多头排列的股票; 
                原则上不买入和持有均线组合呈空头排列的股票。 
                与趋势有关的理论--道氏理论 
                与道氏理论有关的书籍市面上已经很多了;在一些大的门户网站里,只要你键入“道氏理论”进行搜索、至少可以找到10多条与之有关的内容。因此,以下就只从与本书有关的方面予以介绍。 
                道氏理论认为,股票在涨跌交替循环运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 
                1、当股价由个某次低位向上运动并成功突破前度高点时、再度向下一般会在前度高点以上得到支持(即不会重返前度高点以下);而一旦确定在前度高点以上获得了支持、则极有可能回再创新高--由此循环、直至终结。 
                


                11楼2005-01-15 09:12
                回复
                  2025-05-23 01:41:30
                  广告
                  2、上升趋势结束的演变过程是:股价在有规模地创新高后跌破前度高点;进一步下跌至前度上升行情展开时的起点;再度上升无力再创新高;再度下跌时跌破前度低点--如此循环、直至终结。 
                  3、上升趋势形成的重要特征:股价在长期以来的下跌趋势中成功向上突破某(最接近现在的)历史低点且再度下行时未跌破新低点。 
                  道氏理论是历史上最先提出“趋势”概念的,其为技术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后来的波浪理论即是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股票上升目标测量 
                  技术分析3步曲 趋势、性质、目标 
                  我所了解的关于股票上升目标测量的方法有: 
                  1、百分比回辙法:例如关于最近大盘的反弹目标的计算方法之一可以是 
                  (2245.44-1861.78)0.236+1861.78=1950(左右);若回稳以后再度攀升则目标为 
                  (2245.44-1861.78)0.382+1861.78=2010点 
                  2、震荡区域倍数推算法:即在股价有效突破某重要“颈线”后、原股价震荡区域的幅度将为其突破后的可能运动幅度。仍以大盘为例:7月24日以前一直在以2150为颈线的2150--2245区间(此即为“震荡区域”是也)上落;跌破2150后的目标计算方法是:2150-(2245-2150)=2055 



                    在处于浮动亏损的时候要学会忍耐,在进入浮动盈利的时候要懂得冷静。 
                    (炒股)亏钱与否和水平有关,赚钱多少和性格有关。 
                    几乎每个股民都以为在股市操作上只有两种行为,那就是“买”和“卖”;事实上有4种:买、持、卖和观望。“持”是“买”的特殊形式、“观望”是“买”的准备阶段。 
                    导致偶然赚钱的机缘经常是五花八门的,致使经常亏钱的潜因却是日积月累的;所以、对于长期炒股亏钱的人来说,要么退出股市、要么请人代理。 
                    赚取比银行利息更高的收益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大的代价不可;偏偏中国人居然都相信自己在股市里一定能赚钱--而且是不必下功夫的。 
                    赚小钱靠技术就可以了,赚大钱就非得靠意志不可;所以、当你不敢正视如日中天的暴涨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行情”。 
                    人真是怪物:在股票上涨的时候总担心它随时会掉下来,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却相信它随时会涨上去。 
                    会分析和不会分析的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其给人一个感觉仿佛是会不会分析并不重要。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差别:前者出错是偶然、后者出错却是必然--就好象有钱人不带钱出门可以凭信用消费,换成没钱人不带钱出门消费试试看?! 
                    动物有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当一群中的某一只被猎杀时、其余的会疯狂逃命;但在处于被集体“处决”时、“幸存”者却静静地等死。同样的现象出现在股市时是这样的:某一只股票跌了、持有该股的股民可能会认赔离场;但当整个股市狂泻时、绝大多数股民却选择静观。 
                    愚笨的西方人毫无脑子地接受技术分析、居然赚钱了;聪明的中国人敏锐地揭示出技术分析的种种缺陷、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买和卖。至少是在中国、批评家永远比研究者多。 
                    股市定律:满仓吃进的时候总是大盘向下调整的时候,满仓押的股票经常是涨得最慢的;而对于涨得最快的股票,要么没有买、要么买得最少、要么在大涨之前刚刚出手。 
                    “熟视无睹”在股市里的解释就是:看得太多了、往往不知道该买什么股。 
                    不要瞧不起第一个把熟鸡蛋敲瘪让其能立起来的人,发现有时候比发明更难:发明是从无到有,发现是从熟视无睹中找到“更好”。 
                    普通股民学习技术分析干什么?和学开车一样、是为了代步而不是去当赛车手;所以追求的是熟练和不出意外。 
                    不要以为去掉了错误的习惯就等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前者只是让你不再继续“错”、想“对”还得从头开始。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几乎99%的人都能抱着“姑妄听之”的心态去听一位江湖异人说自己的“前生后世”,却只有不到10%的人愿意相信技术分析是有道理的--而愿意相信技术分析有用的就更少了。 
                  


                  12楼2005-01-15 09:12
                  回复
                    • 218.87.10.*


                    15楼2007-04-15 23:32
                    回复
                      • 218.87.94.*
                      谢谢,太妙了


                      16楼2007-06-02 22:34
                      回复
                        现代热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4-08 1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