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市场的认知
市场的博弈呈现着动态变化,只有顺应市场,理解市场,才能更加快速地知道短线博弈的道理,以及短线博弈的精髓。短线的精髓在于对主流资金进行紧密跟随,对赚钱效应进行解剖与理解,对系统模式进行修正及更新,交易的本质也应动态跟随及变化,时刻寻求最优的策略。
要形成这种动态跟随的短线思维,需要对整体盘面运行逻辑的认知提升,而这相关的认知包括:个股波动原理、板块运行逻辑及周期、整体市场运行的规律。
短线交易,其实执行起来很简单,一要有认知,二要认知深刻,三要认知很深刻。然后将其战法化,变成习惯,才能执行自然,与思维合一。
大盘之势,在于盘面数据的积累及解读,在于时机的把握及应用,在于谋略的策划及执行。要借大盘之势,必须要自建数据库,从数据里寻找规律,不断跟进数据的变化,做事先的预判。
场内的高度板以及最强板块的衰盛情况是反映大盘运行轨迹的基本前提。如果精通数据,对高度板及最强板块理解透彻,大盘短线的波动规律就尽在自己的把握中。
02 实际操作指导
1、以龙头战法为例,分解操作的9个步骤
(1)基于对市场情绪的揣摩。把握市场短线博弈的心理特征和情绪演变过程(情绪总是在贪婪与恐慌之间反复地循环),是投机最基本的前提。
(2)基于对短线资金偏好的理解。场内最为活跃的资金是游资,而游资充当着这种短线交易的主力,挖掘、跟随热点,借着短线活跃资金的力去进行买卖,事半功倍。同时,对散户交易心理的判断,可以通过对量价配合的细致研究,捕捉贪婪盘及崩溃盘变化的迹象。
(3)基于对强势个股细节的积累。收集龙头个股启动的分时形态及时间节点,做成龙头分时细节图,有助于更容易分析捕捉到龙头。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势就在热点之中。
(4)基于对数据变化的细致观察。每天复盘做好数据积累,可包含:涨停溢价、涨停红盘比、涨停家数、跌停家数、涨跌比、连板数量、破板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分类,然后每天做数据分析及预判方向。
(5)基于对题材的提前预判分析,从题材的新旧程度、题材出现的时机、题材认知的广泛性,这三个角度还可以结合有没有被市场提早预知潜伏、题材有没有超预期等信息,去预判断题材的大小。
(6)基于对既定战略方针的执行。游资不应该操作时头脑发热,而是要按照自己平常的买卖习惯,以及自己比较熟悉的操作手法,制订一套符合自己的战略方法,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进行反复地锤炼、修正,直至炉火纯青。
(7)基于出击时机的精准把握。出击的时机是决定交易盈亏的一个重要环节,重于时,借于势,时在前,势在后。交易模式不同,时机点也就不一样。比如下雨了,对卖雨具的是个好时机,但对于卖海鲜干货的却不是。
(8)基于盘中自如的临盘能力。这是多数短线交易者所缺乏的,很多短线交易者做了出击计划,操作时常常忽略盘中反馈回来的负面信息。好比我们准备要出海打鱼,但突然海面刮起大风,船只倾覆风险很大,这时我们应当打道回府。培养这种随机应变的临盘能力,自然就能够清晰地知道主流资金流动的方向,盘面符不符合出击的条件,自然就能够轻松地做出应变,回避大多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9)基于不被市场所引诱的自制力。股票市场就是不断诱惑你犯错的“坏人”,心迷股市转,就像等待足球彩票结果开出来,你看着结果再去研究球队各自胜负的理由一样,永远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由,永远有研究不完的课题。你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股票动态博弈的系统,去理解和定义这个市场的运行轨迹,做到心随境转,再到境由心生,不为市场所引诱。
2、仓位管理方法
短线:
(1)大盘指数在五日均线以下,锁七成仓,以三成仓为满仓。
(2)大盘趋势向好,有势可借时,出击单只股票为两成仓,把握特别大也不超五成仓。
(3)仓位调配:胜率>70%则1/5仓出击,胜率>80%则1/3仓出击,胜率>90%则1/2仓出击。
中长线:
(1)单只股票最大仓位不超三成。
(2)三大指数所有均线务必全部处于多头状态,才能进行布局,这是前提。
(3)假如一轮行情走三个波段,我一定是在第二个波段时介入,右侧交易。
(4)对大势的判断非常重要,没有出现有效的崩溃盘时,不可能布局。
(5)盘面成交清淡时空仓等待,直至成交量放大后,开始限制两成仓位布局。
(6)以损定量法,比如100万的账户,能承受的回撤是10万,如果分两次,那每次最多只能亏损5万,也就是说每次只能总仓位回撤5%,如果分两只股票,则每只股票最大回撤不超10%,如果风险承受力较低的,则应当分仓更细。
中长线重的是趋势,所以把多头均线作为一个前提,这能回避抄在半山腰的问题,中长线不必像短线那样频繁交易,对时机点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中长线仓位管理更重要的是对盘面大局观的判断,很多人认为中长线很简单,买了就不动,跌了就加仓。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的投资法则,不管是短线还是中长线,都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
市场的博弈呈现着动态变化,只有顺应市场,理解市场,才能更加快速地知道短线博弈的道理,以及短线博弈的精髓。短线的精髓在于对主流资金进行紧密跟随,对赚钱效应进行解剖与理解,对系统模式进行修正及更新,交易的本质也应动态跟随及变化,时刻寻求最优的策略。
要形成这种动态跟随的短线思维,需要对整体盘面运行逻辑的认知提升,而这相关的认知包括:个股波动原理、板块运行逻辑及周期、整体市场运行的规律。
短线交易,其实执行起来很简单,一要有认知,二要认知深刻,三要认知很深刻。然后将其战法化,变成习惯,才能执行自然,与思维合一。
大盘之势,在于盘面数据的积累及解读,在于时机的把握及应用,在于谋略的策划及执行。要借大盘之势,必须要自建数据库,从数据里寻找规律,不断跟进数据的变化,做事先的预判。
场内的高度板以及最强板块的衰盛情况是反映大盘运行轨迹的基本前提。如果精通数据,对高度板及最强板块理解透彻,大盘短线的波动规律就尽在自己的把握中。
02 实际操作指导
1、以龙头战法为例,分解操作的9个步骤
(1)基于对市场情绪的揣摩。把握市场短线博弈的心理特征和情绪演变过程(情绪总是在贪婪与恐慌之间反复地循环),是投机最基本的前提。
(2)基于对短线资金偏好的理解。场内最为活跃的资金是游资,而游资充当着这种短线交易的主力,挖掘、跟随热点,借着短线活跃资金的力去进行买卖,事半功倍。同时,对散户交易心理的判断,可以通过对量价配合的细致研究,捕捉贪婪盘及崩溃盘变化的迹象。
(3)基于对强势个股细节的积累。收集龙头个股启动的分时形态及时间节点,做成龙头分时细节图,有助于更容易分析捕捉到龙头。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势就在热点之中。
(4)基于对数据变化的细致观察。每天复盘做好数据积累,可包含:涨停溢价、涨停红盘比、涨停家数、跌停家数、涨跌比、连板数量、破板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分类,然后每天做数据分析及预判方向。
(5)基于对题材的提前预判分析,从题材的新旧程度、题材出现的时机、题材认知的广泛性,这三个角度还可以结合有没有被市场提早预知潜伏、题材有没有超预期等信息,去预判断题材的大小。
(6)基于对既定战略方针的执行。游资不应该操作时头脑发热,而是要按照自己平常的买卖习惯,以及自己比较熟悉的操作手法,制订一套符合自己的战略方法,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进行反复地锤炼、修正,直至炉火纯青。
(7)基于出击时机的精准把握。出击的时机是决定交易盈亏的一个重要环节,重于时,借于势,时在前,势在后。交易模式不同,时机点也就不一样。比如下雨了,对卖雨具的是个好时机,但对于卖海鲜干货的却不是。
(8)基于盘中自如的临盘能力。这是多数短线交易者所缺乏的,很多短线交易者做了出击计划,操作时常常忽略盘中反馈回来的负面信息。好比我们准备要出海打鱼,但突然海面刮起大风,船只倾覆风险很大,这时我们应当打道回府。培养这种随机应变的临盘能力,自然就能够清晰地知道主流资金流动的方向,盘面符不符合出击的条件,自然就能够轻松地做出应变,回避大多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9)基于不被市场所引诱的自制力。股票市场就是不断诱惑你犯错的“坏人”,心迷股市转,就像等待足球彩票结果开出来,你看着结果再去研究球队各自胜负的理由一样,永远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由,永远有研究不完的课题。你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股票动态博弈的系统,去理解和定义这个市场的运行轨迹,做到心随境转,再到境由心生,不为市场所引诱。
2、仓位管理方法
短线:
(1)大盘指数在五日均线以下,锁七成仓,以三成仓为满仓。
(2)大盘趋势向好,有势可借时,出击单只股票为两成仓,把握特别大也不超五成仓。
(3)仓位调配:胜率>70%则1/5仓出击,胜率>80%则1/3仓出击,胜率>90%则1/2仓出击。
中长线:
(1)单只股票最大仓位不超三成。
(2)三大指数所有均线务必全部处于多头状态,才能进行布局,这是前提。
(3)假如一轮行情走三个波段,我一定是在第二个波段时介入,右侧交易。
(4)对大势的判断非常重要,没有出现有效的崩溃盘时,不可能布局。
(5)盘面成交清淡时空仓等待,直至成交量放大后,开始限制两成仓位布局。
(6)以损定量法,比如100万的账户,能承受的回撤是10万,如果分两次,那每次最多只能亏损5万,也就是说每次只能总仓位回撤5%,如果分两只股票,则每只股票最大回撤不超10%,如果风险承受力较低的,则应当分仓更细。
中长线重的是趋势,所以把多头均线作为一个前提,这能回避抄在半山腰的问题,中长线不必像短线那样频繁交易,对时机点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中长线仓位管理更重要的是对盘面大局观的判断,很多人认为中长线很简单,买了就不动,跌了就加仓。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的投资法则,不管是短线还是中长线,都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