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中吧 关注:673贴子:2,512
  • 0回复贴,共1

高中历史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核心考点二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
一、魏晋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中原人口的南迁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本来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表现:
(1)孙吴两晋南北朝:南方初步开发
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农作物品种增加】,南方【土地大量开垦】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都有明显进步】和商业的进步,南方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
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与汉族交融
(2)中唐以后:南方加速发展
表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江南、湖南成为中央粮食基地。南方的很多手工业部门赶上或者超过北方。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二、经济重心南移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地方行政机构治所在设置上一般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政治因素。是否战略要地,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如边境地区;
2、经济因素。商业发展程度,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3、人口因素。经济的发展推动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影响行政区划。如,汉朝在南方设置县的数量低于唐朝,唐朝在南方设置治所的数量远低于宋朝。在南方设置县的面积上来看,汉朝在南方设置县的面积大于唐朝,唐朝在南方设置县的面积大于宋朝。整体上来看,县的人口基本保持不变。
核心考点三 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
一、魏晋隋唐时期的书法
1、魏晋南北朝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1)魏晋南北朝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的原因: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深刻反省汉末以来的社会危机;
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笔墨纸张工具的改进
(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特点:
虚玄灵动、飘逸潇洒;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代表: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2、隋唐时期的书法
(1)隋唐时期的书法的特点:
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重视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体现大国气象
(2)隋唐时期书法特点形成的原因:
经济繁荣、政治统一
(3)隋唐时期的书法代表:
张旭、怀素的草书;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多宝塔碑、玄秘塔碑)
二、魏晋隋唐时期的绘画
1、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特点: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强调以形写神
(2)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特点出现的背景: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反省社会危机,文人觉醒,追求理想个性
(3)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代表: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2、唐朝
(1)唐朝绘画的特点:
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唐朝绘画特点出现的背景:
唐代政治统一及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吸收波斯、印度等外来美术风格
(3)唐朝绘画的代表: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吴带当风)(宗教画)、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
三、唐诗
(1)唐诗繁荣的背景: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科举制度的确立,并以诗赋为主;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唐诗的特点: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
田园诗人,孟浩然;
边塞诗人,岑参、王昌龄;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诗史、白居易,猛烈批判黑暗现实,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下期预告: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楼2023-03-28 08: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