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雪还未退尽,皇都已是一片热闹之景,街面上摆满各种时令物品,虽俗却美。
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色丝绸,耀不急不缓地行走在自己已经无比熟悉的长安城中,但怀里幼小的菊却睁大眼,好奇的左右观望。微微一笑,耀走到一个摊位前,付钱买了才上市的纸鸢,轻薄的宣纸上用浓淡不一的黑墨勾勒出燕子的形状。
菊小心翼翼地把纸鸢捧着,用眼神询问着耀。
没有回答,耀只是加快了走路的速度,半盏茶工夫,已至城郊。放下怀中的稚儿,耀伸出手拿起纸鸢,把细线的一头放在微凉的纤细手掌中,然后手持纸鸢,往前走几步后顺风一抛,那洁白的燕儿已灵巧地在风里飞舞。菊微微一愣,黑色眸子立刻闪出喜悦,手抓住细线,在嫩绿草地上跑起来。
初春的风刮过,撩起稚儿淡紫色的袖摆,印入耀的眼里,牵出一抹温柔的弧度。
手因大意而一松,牵连纸鸢的细线被风刮走,燕子无助地从空中跌落,坠入一汪清池,菊立刻跑过去,跃入池中。
耀连忙跟着走去,一声声焦急地呼唤着孩童的名字,开春的水冰冷刺骨,若是把菊娇弱的身子冻坏了怎么办?菊并未理会身后的呼声,固执地向前挪动,刚才还在空中舞动的燕子已被水浸透,尾巴和翅膀的纸变成了软软的一团,墨在周围顺着水波盘旋。拿着烂碎的燕儿,孩子愣愣无言。
身后清朗而又急切的呼唤将菊的思绪打断,回身,一步步移向那个温暖的人。
“耀…耀哥哥…”
声音有一丝颤抖,果然是冻坏了吧,耀疼惜地将小孩儿从池里抱出,拧干裙摆上的水,菊望着眼前温和的人,唇角动了动,却未言语,一串晶莹从脸上划落。
“怎么了?”手轻抹去稚儿的泪珠,耀问道。“燕子…都是我不好…我的…错…”微微一笑,耀将菊娇小的身体环住,感到孩子的身躯略略颤了一下,才将他抱起,在他耳边倾吐出话语。
“不过是只纸燕子,街边还很多,要是小菊喜欢,我们再去买几只。”“难道…弄坏了耀哥哥的…东西…不用惩罚么…”耀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份难言的温柔。“我只要小菊没事。”
雨落庭前花入帘,
暗香虽到桂香残。
神思过往才留住,
不觉玉盘已高悬。
曾忆共踏城郊青,
纸鸢一线走云端。
咫尺清池唯明月,
何处天涯何月圆。
盛夏,燥热的空气中,蝉鸣阵阵。
耀漫步在竹桥小径中,浅绿的衣袖拂拭着身旁的竹帘。耀很喜欢这里,竹林中藏着一条竹竿筑成的小径,头上是竹子堆砌的顶棚,左右两侧则是轻巧的竹帘,道路尽头是一个水亭,白天可避暑,晚上能赏月,酌酒吟诗,观望萤火。浅葱色的布鞋踏在竹板上,正午的阳光从帘缝漏过,在小径上绘出块块金斑,任由人的脚步踏碎,再重新拼接。
行至水亭,却未料想亭内已有一抹纯白正在沉睡,娇小的身躯贴着坐栏一起一伏。无奈地笑了笑,耀悄然走过去,坐在一旁,伸手轻抚着孩子温热的头。
此时的菊,已不像初见时那么幼小,身躯被光阴拉长,虽还未成为少年,但稚气正在被
沉稳渐渐打消。耀靠着扶栏,望着帘外竹林在菊身上所落的墨迹,随风摇曳着的竹叶细碎地撒下阵阵清香,掠过帘子,清扫着亭中的燥热。
微眯眼,耀享受着绿色的清亮,随后便翻开手里的书细阅着。菊难得的午觉,耀不忍打断。
何日共倚何处行,
又是台前闻蝉鸣。
今朝何去有歌赋,
唯有竹影落碧亭。
天边最后一抹艳红还未沉没,小镇已然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了。
这是一个繁华的江南小城,白日人们赶集旅行,夜晚则游街听曲,或是在街道行进,或是河上乘船赏景,邀上两三好友,在水波微摇中游览全城。
装饰华美的绛朱色大船内,黑发少年安静地跪坐在绣着樱花的柔软坐垫上,默默注视着一旁观景的男子,他的耀哥哥。紫金色的丝绸衣服在街边渐升的灯笼红光下染出层层暗色,越显主人的随性和自如,发被软银链拢成一束搭在肩头,琥珀色眸子里有看不透的幽深,唇角微微轻扬,修长有力的手举着一杯清醇,灯火宛若浮萍在杯中摇曳出点点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