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悟道吧 关注:3贴子:11
  • 0回复贴,共1

佛是觉性,非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意识分别中,能观察意识、扭转分别的即心;在情绪感受中,能察觉情绪、在感受中清醒的即心;在欲望体验中,能克制欲望、体验深处的离舍即心;心——是爱恨情仇中,放弃自我维护的安然;心——是七情六欲中,接纳欲望的大休息;心随自我爱欲,觉受即生死,于自我觉照安详,纯然无挂即涅槃。
所以修行,只是在我们的心上去努力。
大德们说:
心外无佛,佛在心中,要向心内求。
那么心在哪里呢?我们怎么找到心啊?
我们最表面的这层肉团心,第二层是你内心感受,肉团心里面的感受,感受里面有体验,体验当中有认知,认知当中有觉受——就是行阴流,觉受的深处是觉知,觉知是没有形体的,祂像透明玻璃一样,这个就是心的几层构成。
也就是说,是由阿赖耶识到我们的意识之间的整个过程,把它称为心。
从阿赖耶识到意识之间整个都是心,这个也就是释迦摩尼佛讲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原因。
我们通过正知见,破除了我们内心的这些烦恼和迷惑,通过释迦摩尼佛所说的四念住去打禅、禅定,在禅定当中,找到我们身心深处的舒适、清净的那种寂静,并且能够住在这个地方,长久住在这个地方,那么不属于寂静的,不属于清净的生灭,它们就会自动消散了。
这个时候,一切境界消散,一切生灭消散,一切被认知和所认知的主体消散的时候,那个不被消散所带动的就是你的阿赖耶识,就是大圆镜智。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成就。
所以,我们要向心里面去修。打开心的门是谁?
--自我,自我,自我!就是你现在听我说话的,内心里面很清楚地知道,听我说话的这个“知道”,那个就是你的自我。要通过这个自我去修,要向自我的内在去修,而不要让这个自我去攀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个就是修行最直接的通道。
这与做功德、福报没有半点关系的。一定要把这个自我解除掉。
如何去践行呢?
修行最怕复杂,因为生死不会等你,因为你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修行最怕绕弯子,修行一定要直至人心,人心在哪里呢?
人心就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我维护当中。你的心灵什么时候不再维护自己了,没有一个心灵可言了,那么,被心灵所禁锢住的觉性,你累世累劫,随你六道轮回妄想生死的那个觉性,就会在错觉当中。
在你的贪嗔痴当中去寻找自我,去寻找那个在烦恼、爱欲和恐惧当中,去寻找那个恐惧的你,爱欲的你,执着的你,烦恼的你,找到那个你,将那个你,心灵深处对自己舍不得的那个你,把你最舍不得的那个你,把你最舍不得的欲望放弃,把你最烦恼的痛苦能够宽恕,恐惧消散了,烦恼脱落了,欲望熄灭了。
熄灭的当下,心灵当中能见到自我,能见到烦恼那个见性,祂就不会被所见的东西所牵引、所挂染的时候 那个见性就会转为觉性。
觉性就像是虚空当中遍满了光明一样,不挂任何色彩,不挂任何尘劳,是谓“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那就脱落了六道轮回。
心在哪里啊?
二祖当年断臂求法,达摩祖师说:“将心来,我与你安。”
二祖一找,哪里,心在哪里啊?没心,了不可得啊!我找不着我的心啊!
达摩祖师给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我已经给你安了心啦!二祖言下大悟。这一悟啊,胳膊也不痛了。
什么原因?他一开悟,物质身体是物质,物质不是我,他的心跟它的假象分离开了;分离开了他就不痛了,血也不流了。
这个故事--立雪断臂,就是形容一切法不要住,不住心,不执著就是。
不住一切法并不是一切法没有,仅仅是不住而已,不住的含义就是降伏。怎么降伏其心呢?不住就是降伏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02 22:16回复